文|宗 述
環境保護部推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之星
文|宗 述
第9輪第7督查組:由江蘇省派出的常州市環境監察支隊王愷、錢愷勃,常州市天寧區環保局錢偉忠,常州市新北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吳榮炳、秦培智,常州市武進區環保局監察大隊蔣振寧、胡江,常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管理中心張浩等8名同志共同組成,對河北省滄州市開展駐點督查。
他們在人員到位后立即成立臨時黨支部,強化組織紀律,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確保大氣強化督查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積極謀劃,切準要點,做好督查準備。他們利用晚上時間集中研究河北省及滄州市“1+18”專項方案。在此基礎上,首先到任丘市和泊頭市各相關部門開展交流座談、調閱資料、問詢相關情況,對任丘市和泊頭市相關工作的統籌推進情況進行摸底,找準切入點,制定詳細督查方案,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明確督查方向,提前進行督查培訓。配齊配全移動執法記錄儀和快速檢測設備,全面保障督查效率。
二是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實施精準督查。根據人員特長進行組合分工,將督查組分為4個小組,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利用熱點網格、奧維地圖、無人機、揮發性有機物(VOCs)快速測定儀等先進技術與裝備,實施精準督查。采用點位抽查與面上全覆蓋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各自督查與密切協作相結合的督查方式,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展開督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利用各組員專業和業務專長互相支援,既提高了督查效率又讓環境問題無所遁形。
三是及時總結,快速反饋,推進問題整改。每天現場督查結束后,隨即召開碰頭會,匯總當天督查情況,分析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優化督查計劃,明確第二天督查重點,并將問題立即反饋當地相關部門落實整改。
據統計,8月4—10日,他們共檢查滄州任丘市和泊頭市“1+18”專項方案中的469個具體點位,發現156個點位存在問題,發現問題數量占河北省本周發現問題總數的39.1%,綜合評價為第9輪第1周第一名。
第9輪第4督查組:由遼寧省派出的沈陽市環境監察支隊侯云騰、胡巍,鐵西分局環境監察大隊欒建國,經濟技術開區分局環境監察大隊張浩哲,和平分局環境監察大隊丁雷,大東分局環境監察大隊賈巍,蘇家屯分局環境監察大隊李程,皇姑分局環境監察大隊孫威等8名同志共同組成,對河北省唐山市開展駐點督查。
一是高度重視,積極謀劃,切實做好督查準備工作。遼寧省環保廳和沈陽市環保局高度重視此次抽調工作,結合“大練兵”活動,選派8名骨干人員組成督查組,積極組織參加環保部培訓班,學習督查業務要求;認真研究河北省“1+18”方案,查閱總結前八輪督查經驗;他們與唐山市環保部門積極溝通,了解各區縣基本情況、產業結構、污染現狀等信息,制定督查方案,統一思想細化分工、責任落實到人,保障督查工作效率。
二是突出重點,確保壓力持續傳導。進駐唐山后,沈陽組深入3個區縣40個鄉(鎮、街道、開發區),他們堅持突出督政要求,對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督查交流,掌握基本情況和任務底數。他們下沉到鄉鎮一級,了解基層網格化管理的任務清單、推進情況和實際困難。逐個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網格化督企督查。最后3天對前期問題區域和點位進行“回頭看”,實施點穴式精準督查。8月11—17日,他們共排查251個點位,發現問題率29.7%。發現的問題全部均第一時間使用環保護執法APP在線上報,并移交屬地解決,確保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傳導到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
三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效果,推進問題整改。沈陽組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持每晚召開例會總結,并對次日工作安排部署;實施“四表兩報一總結”的材料工作模式,實現了“一表多能”(記錄、篩查、匯總、調度)、“一點多查”(一個點位排查多項“1+18”工作),251個點位共排查 314 項“1+18”工作;他們使用奧維衛星地圖定位,前方排查后方調度,共同摸排隱藏在農村“散亂污”集群企業點位。
據統計,8月11—17日,他們共檢查唐山市“1+18”專項方案中的251個具體點位,發現57個點位存在問題,發現問題數量占河北省本周發現問題總數的29.7%,圓滿地完成了本周強化督查的任務。
第10輪第9督查組:由遼寧省派出的大連市環境監察支隊周振華、張勇,大連市環境保護局監控中心劉旭、黃福波,沙河口區分局劉曉海,甘井子分局華裕超,大孤山分局郭文廣,普蘭店區環境監察大隊沙耀方等8名同志共同組成,對河北省邢臺市開展駐點督查。
遼寧省環保廳和大連市環保局高度重視此次強化督查工作,認真制定強化督查人員抽調方案,結合日常工作和連續兩年“大練兵”表現情況,選派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扎實、監察水平高的同志組成督查組,并結合督查任務,挑選擅長自動監測設施現場檢查和多次參加過環保督政工作的同志參與本次督查。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研究督查內容,提前做足功課。他們提前入手,做足準備,認真研究河北省“1+18”方案和強化督查方案,查閱邢臺市產業結構和行業特征,及時關注環保部“雙微”發布的督查信息,提前掌握督查重點和主攻方向。組織督查人員開展多次培訓,認真學習《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選取鋼鐵、水泥、焦化、火電等重點行業實戰演練,提高檢查技巧。
他們抓住壓茬機會,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與上一組同志做好對接,交接周前三天選派2名同志會同上輪同志深入現場,盡早熟悉APP軟件、高架源和熱點網格等工具的使用,另2人負責研究被督查區縣的專項方案、任務清單等;后四天,4名同志白天全部參加現場督查,夜間研究即將督查地區的工作內容,通過學習經驗、總結做法、邊理論、邊實踐的方式迅速適應工作。

二是理順工作思路,突出督查重點,全力做好督政督企。督查組8人會合后,首先按研究資料、收集清單、上報簡報、編寫總結等要求將各項任務落實到個人,明確任務。在此基礎上,他們精心研究被督查區縣的行業特點和產業布局,結合該地區的污染源分布情況、重點企業達標情況、信訪投訴情況開展督查,明確目標,做到有的放矢、直奔問題點位、抓住關鍵環節。
他們在聽取地方政府及各部門匯報中,堅持將匯報內容與地方整治方案要求逐一比對,與地方上報清單逐一比對,與檔案材料逐一比對,堅持問題導向,在各種材料中尋求突破,查找問題點。
他們堅持晝夜奮戰,白天檢查點位、晚上碰頭總結、凌晨制定工作計劃,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不僅按照地方上報任務清單逐一核實方案落實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同時不限于名單范圍內企業和點位,全面排查,平均每天檢查點位保持在100個以上。
三是創新督查方式方法,突出效果,確保督查取得成效。根據前期掌握的情況,按照以點擴面、產業鏈條、掛圖作戰等方式,全面查處名單外“散亂污”企業。他們將邢臺市行政地圖張掛上墻,結合點位分布、村莊位置確定檢查路線。在督查途中根據散煤經銷、加油站等行業多在路邊的特點,注意觀察周邊情況,及時介入調查。在檢查礦山企業時,根據產業鏈條,周邊一般均存在碎石廠、加工廠等附屬產業,擴大檢查范圍即可發現相關產業集群。
據統計,8月18—24日,他們共檢查邢臺市隆堯縣、巨鹿縣的23個鄉鎮,現場檢查點位644個,發現問題73個,發現問題數量占河北省本周發現問題總數的34.9%,圓滿地完成了本周強化督查的任務。
第10輪第22督查組:由江蘇省鹽城市派出的鹽城市環境監察局李曙光、成功、周曉東、李鄭州,大豐區環境保護局駱繼軍、亭湖區環境保護局陳孫喜、建湖縣環境保護局吳靖、東臺市環境保護局路軍等8名同志共同組成,對河南省鄭州市開展駐點督查。
江蘇省環保廳、鹽城市環保局高度重視此次強化督查工作,選派擅長自動監控、現場工作經驗豐富、多次參加過強化督查的同志組成督查組。他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主動與第11輪次督查人員聯系,制定本周工作方案,根據雙方人員特點,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扎實推動本周督查工作。
一是加強資料收集,細化工作任務,繼續保持強化督查高壓態勢。他們在上一周工作的基礎上,繼續發揮臨時黨支部的積極作用,充分運用奧維地圖、熱點網格等信息化手段精準定位,對督查區域相關企業進行沿線排查。同時注重臺賬、資料收集,細化工作任務。督察組堅持晝夜奮戰,白天檢查點位、晚上碰頭總結、凌晨制定工作計劃,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除了按照地方上報任務清單逐一核實方案落實和任務完成情況外,全面排查周邊企業和點位,平均每天檢查點位保持在70個左右。
二是分析存在問題,調整工作重心,加大重點任務檢查力度。通過本輪次第一周檢查發現,新密、新鄭、滎陽三市均存在“散亂污”整治取締不徹底、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不到位的情況。他們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同時,結合上一周的檢查內容,對督查的內容進行了微調,加大了對“散亂污”企業整治取締、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等存在突出問題任務的督查,對“疑難雜癥”進行精確打擊,確保督查工作取得實效。
三是發現典型案例,督促積極整改,強化壓力傳導。在督查過程中,及時總結發現的問題,積極探索,挖掘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督查組始終抓牢工作目標,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政府加強整改,并對典型問題進行回頭看,力求問題整改不反復,對重點典型案例尤其是曝光的案件“回頭看”,確保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督查區域的整治工作。
據統計,8月25—31日,他們下沉至新密市、新鄭市、滎陽市3個市,督查點位436個(其中名單外點位94個),發現43個點位存在問題,發現問題數量占河南省本周發現問題總數的42.3%,圓滿地完成了本周強化督查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