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蘇昆
江西新余:助力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特色區建設
文|李蘇昆
近年來,江西省新余市環境保護管理行政執法支隊(以下簡稱新余支隊)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提出的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為動力,以新余市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特色區為目標,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在省市環保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為目標,認真履行環境監察職能,不斷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努力提高環保服務意識,致力改善環境質量,有力推動了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特色區和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余支隊始終把加強隊伍建設放在各項工作首位,不斷提升執法人員能力和素養,以提升隊伍素質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執法形勢。
強化業務技能學習。堅持每周一次政策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交流,積極參加各級業務培訓。先后參加了環境保護部組織的《全國監察干部崗位培訓》《業務骨干培訓》《垃圾焚燒行業環境監察執法培訓》《環境應急管理崗位培訓》12人次;參加每年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的《環境監察員崗位培訓》80余人次。2017年4月,邀請北京中科宇圖專家親臨支隊授課,舉辦了《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及設備操作培訓班》,多次邀請省、市法律專家進行授課,有力地提升了執法人員運用法律法規的能力。同時,結合環保大練兵實戰經驗,強化了隊員的崗位技能和執法能力。

強化執法辦案制度建設。大力推進環境監察標準化能力建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案制度和執法辦案程序。通過環境監察能力建設“二級達標單位”。
強化廉潔奉公服務意識。牢固樹立“環境保護無小事”意識,堅持秉公執法,支隊執法人員均簽訂了廉潔自律責任狀,經常性開展警示主題教育活動。支隊主要領導起模范帶頭作用,嚴格執行廉政紀律。黨支部連年受到省廳和市局表彰,支隊隊員先后獲得國家和省廳嘉獎的先進個人12人次。
敢辦首案。幾年來,新余支隊始終堅持環境執法監察常態化,較真碰硬,銳利出擊,樹立環境執法權威。查處全省首例環境刑事案件(江西一力生物重金屬超標排放污染環境案)。依法查處袁兵碳化硅加工廠非法排放污染物案件,對其污染設施實施查封。對國科科技公司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移送行政拘留,成為全市第一例因污染環境實施行政拘留的案件。這兩起案例被編入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典型案例》。近年來,還查處了新余市良鑫工貿公司非法提取貴重金屬銦、非法排放重金屬污水案件;個體戶敖某因非法收購煉制出售廢機油等一批涉嫌污染環境犯罪案件。到目前已有18人入刑,環境違法者受到應有懲罰。2017年在開展執法大練兵過程中,新余支隊對永利帶鋼公司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污染環境刑事案件的查處,極大地震懾了新余市同類企業,增強了同行的守法遵規意識。
善辦鐵案。在執法過程中堅持以證據和事實為第一要務,對每一個案件都認真討論,仔細研究,吃透法律精神,嚴格規范執法程序,將案卷做牢做實,使每一個案件都做成鐵案。到目前為止,未出現一例復議、訴訟的敗訴案件。例如,新余市羅坊鎮的簡念東廢電容器加工廠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嫌疑人在國慶假期僅試生產2天,支隊便接到網格負責人舉報,執法人員利用休息日及時進行查處,當晚對加工廠實施查封,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并對案件舉報人實行獎勵。該案已榮獲17年環保部監察干部崗位培訓優秀案例一等獎。同時,支隊還不斷深入縣區對執法程序和執法技巧等進行業務指導,提高基層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
創新辦案。新余支隊加強與公檢法部門之間的聯系,聯合下發《關于加強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工作的實施意見》,初步建立環境行政與環境司法銜接平臺和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探索環境執法與司法銜接工作機制。為有效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新余支隊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執法方式和執法理念,對排污單位分別開展夜查、雨查、惡劣天氣查,零點執法、錯時執法、異地交叉執法;對重點排污企業實施約談或行政問責等方式。聯合城管、農業、公安等部門開展執法查處案件36起,有效打擊了違法排污行為。同時,創新監管模式,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將在線監控委托第三方監理服務,充分運用科學監管手段,進行專業性監管,更加體現了執法的公正性。
認真開展各類環保專項行動。新余支隊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主導開展的“保家行動”“藍天行動”等專項環保執法行動。結合全國環保大練兵活動,先后開展了涉危企業環境風險大檢查、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化工企業環境污染隱患排查整治、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礦企業及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整治、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二期履約驗收工作、長江經濟帶化工生產企業和園區摸底排查、飲用水源地環境專項整治等各級各類專項行動。重點對飲用水源地、工業園區、鋼鐵、涉危、涉重、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填埋場進行專項執法整治。現場監督檢查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監測污染物排放濃度,確保設施運行正常,達標排放。共出動執法人員1260余人次,排查企業258家,責令整改118家,責令停產整頓75家,關停取締50家;對12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查封扣押案5件,移送司法機關環境違法案5起,同時發現各類環境污染問題138起。對全市影響城區空氣質量的6大類、60余項問題,分門別類進行轉辦督辦,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妥善處理應急事件和信訪糾紛。新余支隊牢固樹立做好環境信訪工作是踐行“環保為民”的宗旨意識。堅持執政為民理念,高度重視信訪調處工作,專門設置信訪接待室,對來訪群眾熱心接待,耐心聽取當事人的訴求。渝水區珠珊鎮村民丁某等3人上訪反映承包池塘遭周邊加工廠工業廢渣污染,接到上訪后,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對當事人違法行為進行勸解,多次召開協調會進行行政調解,要求當事人糾正違法行為。最后,加工廠接受了調解,進行了搬遷,還村民健康的環境。2017年初,執法支隊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新架設電線通往偏僻山坳中,職業敏感性促使執法人員順藤摸瓜,發現小山溝中正在大興土木,經詢問得知,該建設項目是年產10萬噸的磁選鐵礦精粉廠且不符合環保法規要求。支隊當即要求停止建設,并于下午對當事人進行耐心的法律法規宣傳和解釋,說服了當事人停止投資,避免了當事人計劃投資2000萬元的盲目投資,事后得到當事人的贊許。近年以來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294起,其中:國家、省轉辦34起;市長熱線電話及12369投訴熱線轉辦248起;新聞媒體及市領導批示轉辦11起;處理率100%,辦結率100%。在處理過程中始終堅持“及時、公平、公正”和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做到重點案件及時趕赴現場,及時查處。全市未出現重復、越級上訪的現象。
加大環保宣傳力度,提升全民環保意識。近年來,隨著環保法的不斷修改,新余支隊積極開展企業環保知識宣講工作,多次組織全市重點單位深入學習《環境保護法》培訓講座。先后深入鋼鐵、電力等重點單位,開展環保法宣傳。并深入各社區、學校、村委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同時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先后在中央和省級媒體發表各類新聞報道35篇。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對廣大市民進行環保法律法規的傳播。不斷提升全民環保意識。目前,新余支隊正以精益求精、精準打擊、熱情服務的形象,努力為環保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