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特色專業
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專業設立于1980年,迄今已經培養了33屆畢業生。自創設以來,為構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培育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經濟學專業建設總體目標,經濟學專業不斷完善培養方案,提高教學質量,加強經濟量化分析能力培養和雙語教學力度,在構建因材施教的多層次經濟學教學體系基礎上,確立了突出體現流通經濟特色的專業建設思路。多年來,經濟學專業圍繞流通特色,通過優化師資隊伍、搭建科研平臺、調整課程設置、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等一系列舉措,充分發揮流通經濟方面教學與科研優勢,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改革以及實踐教學等方面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2005年,經濟學專業獲批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2008年,經濟學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為更好地提高經濟學課程教學層次和水平,推動經濟學專業發展,經濟學院根據經濟學教學與科研發展需要,以經濟學教研室為依托,組建了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致力于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加強教學研討與經驗交流,積極開發教學資源,打造了一支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能夠講授多門課程、能夠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的教學團隊。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獲批校級優秀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并獲得北京市教育工委“首都教育先鋒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專業現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7人,占教師總數的41.2%;副教授7人,占教師總數的41.2%;講師3人,占教師總數的17.6%。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4人,占教師總數的82.4%。2010年,趙嫻教授被評為第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車卉淳教授被評為北京高校育人標兵。2012年,“特色融合,實踐貫穿,國際化視野,研究性學習,全方位培養流通經濟領域專業人才”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經濟學教學團隊根據北京物資學院辦學特色以及自身在流通經濟領域長期積累的優勢,遵循“寬口徑、厚基礎、重特色、高素質”的教育思想,設計了通才培養與專才培養相結合、體現行業背景與專業特色、強化國際化視野的專業培養方案。根據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將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原有課程基礎上,陸續增設了流通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運輸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空間經濟學以及區域經濟學等體現專業特色的課程,并在教學實踐中持續推陳出新,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課程內容。近年來,經濟學專業建設條件持續改進,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經濟學專業現擁有經濟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現代流通發展與創新研究科技創新平臺、經濟學實驗教學與數據處理中心以及中國流通網專用網站等教學與科研資源,為經濟學特色專業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更好地改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經濟學教學團隊在課程設置、學生科研以及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配套教學改革。例如,積極探索以分級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改革、以考教分離為主的考試方式改革;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經濟學知識競賽以及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定期出版學生主辦的雜志——《經濟學刊》,鼓勵學生積極實踐經濟學理論知識;建立經濟學實驗教學與數據處理中心和物流經濟信息研究中心,為學生提供課程實驗和經濟數據量化分析研究平臺等,形成了行業背景與專業特色突出的人才培養模式。

經濟學特色專業培養方案論證會
經濟學專業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研究型教學,鼓勵并吸納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對流通領域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最后形成文摘類刊物——《流通經濟研究動態》,不斷提高學生專業素養與科研能力,使特色專業建設落到實處,為社會培養了一批流通領域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無論在品德修養、專業素質還是在實踐技能方面均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社會影響力逐年提升。

經濟學教學團隊召開工作會議
經濟學專業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根據特色專業建設需要,一方面積極引進具有潛力的科研骨干,一方面致力于營造良好研究氛圍,從內部著手加強人才培養。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經濟學專業已經形成了一支優秀的教學和科研隊伍,特別是在流通經濟方面凝練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明確的方向,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經濟學特色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近五年來,共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60%發表于國內外著名引文索引收錄期刊(如SSCI、CSSCI來源期刊等),承擔科研項目29項,其中2項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材《流通經濟學》榮獲第二屆物華圖書獎三等獎,教材《物流經濟學》入選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高質量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流通經濟理論研究的發展,促進了研究特色向課程體系的滲透,支撐了特色專業的建設。
經濟學專業在積極開展流通經濟理論研究的同時,不斷加強與流通企業的合作,積極探索校企“雙贏”實踐教學模式,充分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2014年10月,經濟學專業與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校企聯合授課、外聘專家、建立實驗室、課題研究合作、定制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與共同發展,將校企合作不斷推向深入。
此外,經濟學專業還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聯系與合作,緊密結合現實經濟問題拓展研究空間和研究領域,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實踐性。近五年來,先后為新疆伊寧市、奎屯市,河南省洛陽市,遼寧省彰武縣等地制訂商貿物流發展規劃,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學生在第十屆經濟文化節上
(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