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摘 要:田徑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項目的特點,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并缺乏對田徑技術學習的興趣。因此,提高小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是搞好田徑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課;興趣
一、前言
田徑運動是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具有“體育之母”之稱,它能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有效促進其他運動的發展。如何提高小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提高田徑課的教學質量,成了我們必須重視的工作。
二、小學生對田徑課不感興趣的原因
1.田徑課本身的原因
田徑課是實施體育教學的一部分也是基本環節之一。田徑以人的基本活動“走、跑、跳、投”為主,是能全面、合理、科學的鍛煉和發展小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途徑,但是在實施教學中,田徑課與其他的體育學科相比又顯得比較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教師對所授課程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充分調動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順利圓滿地完成體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工作。
2.教育教學方式的原因
現在田徑教學模式大多從競技體育中演化而來,競技體育的“訓練情結”成為禁錮體育課活潑的鐵鎖。目的性強、完成成績為主要指導的田徑課,沒有考慮到小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和心理條件,有悖于素質教育的思想,不僅使教學成績差,還會使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降低,從而影響了體質的強化。
3.教學者的原因
由于現在教學者只是本著艱苦訓練的思想教學,忽略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學生掌握課堂上的情緒,不能很好的調動起學生對田徑課熱情,沒有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還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批評和訓斥,缺少鼓勵性的教導,嚴重了影響了小學生對田徑運動信心,失去了對教學者的親切感,使學生越來越對田徑沒有興趣。
三、提高學生在田徑運動中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它能夠極大地激發教學中學生對田徑課的熱情,有助于挖掘學生潛在的體能和練習中學生運動能力的發揮。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改進教學方法、滿足學生樂趣、合理安排組織形式、改進教學評價標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
四、提高小學生對田徑課興趣的方法
1.創新田徑運動的教學方式
田徑課的教學方法、授課方式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活潑輕松的田徑教學手段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并且能使學生從厭倦的情緒中走進富有興趣的訓練和學習中,興趣存在于教學,存在于學生心中,即使不斷重復的枯燥基礎練習也成了開心的重播,很好的鞏固了學生的田徑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自然而然的提高了教學成果。一成不變的刻板教學只會嚇跑學生,在體育的教學中,教師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大膽改革是啟蒙學生終生體育思想的開端,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來進行互動,增強小學生對體育的參與性和體驗性的學習,不斷變化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2.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用科學的教學方式
小學生處于生長的黃金時期,是身體各個方面的絕佳發育階段,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要求教師必須依據具體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重視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合理性。練習時期既不能過早,強度不能過大,也不能松散學生的體育教育,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協調能力,不要大負荷耐力性的練習的量的,以免小學生骨骺提前閉合,影響生長,加強有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生活潑好動是天性,注意力很難集中。田徑運動的單調的訓練很容易使小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對田徑運動產生消極悲觀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教學者要注意靈活的采取玩游戲、比賽的形式達到教學目的,而且巧妙地將耐力練習穿插在課堂中,促使小學生的耐力性的增長,并且是隨著身體發育自然、穩定、持續的增長。小學生的田徑教學中最重要的也是在培養小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延長他們的體育生命。
3.重視田徑運動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
在小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經常拿授課老師的行為進行模仿。這樣,教師的言行舉止、道德水平、技術能力和愛好興趣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于體育態度。教師的教學態度極易感染學生,如果教師是滿腔熱情的活力教學,學生必然會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去。教師在進行技能考核的時候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這是影響學生心理的至關重要的,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更能激發學生的熱情,所以教學中以鼓勵和肯定性的話語為主,適時準確的運用鼓勵,是促使學生產生興趣的關鍵,但是不應濫用,以免造成學生的自大心理。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是學生成功的象征,這種力量能夠激發比平常好幾倍的勁頭和認真精神,增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主動而愉快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直接的批評,在同學面前嚴厲的指出學生的大量錯誤,會引起學生的情緒悲傷的波動,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教學效果產生消極影響。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同學生一起訓練或者游戲,教師的參與能夠大大的增加學生的表現欲,從而不自覺的產生對田徑運動的向往和追求,養成自覺主動鍛煉的習慣。
小學生中蘊藏著許多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抓好小學生的田徑訓練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體育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提高發展性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真正體會到學習田徑的樂趣,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徐錫杰.田徑課程與教學潛在危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05.
[2]羅勇,孔煜.淺談田徑課程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實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9,36.
[3]鄭保華.論田徑課程教學目標的多元性[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