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謝
摘 要: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應該從學習方面的管理向著全面管理轉變,本節主要探討有關中學生“德與行”方面的管理探索,對于中學的學生來說,是他們由青少年成向著成年人過渡的時期,有效的班級管理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重視初中班主任對于初中生的德育與問題管理。本文根據教學實踐分享管理工作經驗,并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進行策略性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德育工作;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實踐創新的深入開展,對于初中生的班級管理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班主任應該打破思想的束縛,由單純的學習管理和紀律管理向著全面管理轉變,管理過程中應該從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更加公平、平等的雙向關系,讓學生與班主任之間有充足的表達交流機會和空間。班主任應以更加開放、積極、人性化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教學管理,革新傳統的權威、制度化管理模式。
1推崇“學生本位”的教育思想,對班級實行民主化管理
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開展,也要遵循教育新課標的宗旨,發展“學生本位”的教育思想。教師應該把維護和發展學生的道德思想、做人品質作為班級管理的一部分,在班級管理上多考慮學生,以學生的視角來制定管理措施,讓他們參與教學設置與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創建民主、和諧、積極的班級氛圍。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要忽略學生學習以外的需求和想法,應該積極的組織學生討論,確定管理辦法等,不要一切為了應試,一切圍繞學習目標,而擱置其它方面的教學管理。所以作為初中班主任,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以外的班級管理討論中。例如,衛生輪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班會的形式進行討論,讓勞動委員整理形成討論意見稿,最后再由班干部成立的決議討論組確定形成最終方案。
2重視與德育老師的溝通,培養德行兼備的中學生
學生的德行離不開教師的教育感化,作為初中的班主任老師,我們都知道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道德品質不是單純的口號,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班主任老師長抓不懈。因此,需要結合德育老師教學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管理,多溝通了解每個學生的德育學習情況,結合班級表現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組建班干部團隊,利用分權來進行班級管理
初中班主任老師,可以通過選舉的方式組建起班級的班干部團隊,通過班干部團隊成員的反應來了解班級的情況,及時把握班級的實際情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動態信息。班主任通過分權來提升班干部之間的責任意識和處理突發問題的應對力。另外,也要注重對班干部素質素養的約束,讓他們以身作則,進而達到班級的有效管理。班主任分權的同時,也要把嚴于律己,規范自身的行為,提升自身的道德感、責任感作為考核班干部的指標,長期執行下去,讓優良的班風在班干部的組織下得以形成。
4轉化問題學生,良好的形態不能少
初中生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心態以及形態,不能對問題學生進行冷嘲熱諷,或者以暴制惡。想要轉化問題學生,這樣做是行不通的。因此,作為初中生的班主任必須要正確對待“問題生”。例如,對于一些不服管、逆反情緒明顯的,老師應該及時與其他學科老師聯系,而不是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找家長,因為學生有這樣的行為,通常在家長面前是避而不談的。如果班主任不懂得學生的心理,就會讓他們更加的逆反,所以要根據這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到他較為信任的老師,然后對癥下藥,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變輕松,還能真正的轉化學生的不良品行。
5加強家校溝通,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一般有問題的中學生,往往和家庭成長環境和學習情況帶來的心理壓力分不開,很多學生具有嚴重的逆反心理,往往是不良的親子關系導致的。班主任應該去主動聯系學生家長,建立家校溝通的長效機制,從而及時的反饋學生信息,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對于有問題的學生,應該通過家校溝通全面透徹地了解問題學生的產生原因,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共同促進班級管理工作。
班主任,還應該就目前存在的學生普遍問題,以主題班會的形式,或家長會的形式,進行集體研討。也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溝通手段,如建立微信群,和家長實時反映情況,及時溝通,互通有無。通過家校聯合,與學生的家長一起探討班級管理工作,集思廣益,共同管理,共同促進班級進步。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應該從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開始,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班級管理,利用好班干部的分權機制,家校溝通機制,班主任與德育老師、學科老師協同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學生的德與行的德育工作進展實效。
參考文獻:
[1]鄭志強.淺議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8).
[2]王爾敏.以學生為本創建和諧校園[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