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要:語文是小學課程中的重點學科之一,而閱讀則是語文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教師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進行正確的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水平,進而促進語文課程的學習。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式進行正確引導,以促進其整體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讀好的文章確實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但要想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還必須要讀整本書。現在市面上出版書籍眾多,魚龍混雜,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圖書非常重要。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學生在完成指定的課外閱讀任務的前提下,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從而更好地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使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在閱讀中攝取更多的營養。下面主要從四方面談談引導小學生正確課外閱讀的策略。
一、選擇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書籍進行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讓那些方塊字吸引住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真正讓課外閱讀成為他們心靈的語言。然而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立竿見影。學生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出現“如饑似渴”的狀態,必須諄諄善誘。例如,舉行故事會,對于不愿課外去閱讀的學生來說,聽故事沒有負擔,反而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對古今中外名人、書籍中動人的故事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故事后書中名人不知不覺給學生樹立了榜樣,引導他們向人物學習。同時也激發了他們讀課外書的欲望。又如,開展朗誦會,在學生閱讀到精彩篇章之后,舉行學生朗誦比賽,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誦水平,又提高了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善于挖掘和語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豐富學生的知識
教師在教學語文課文時,要恰當地為學生推薦和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在選擇推薦課外讀物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如學了《三顧茅廬》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了《太陽》等說明文,向學生推薦科普知識的《十萬個為什么》。結合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因而,向他們推薦淺近的童話、寓言、兒歌、童謠等。中年級較關心作品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因而,向他們推薦名人故事、歷史故事等;高年級學生較易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因而,向他們推薦小說、散文等。結合師生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動,有助于引領學生自愿、自覺的跨進浩瀚的書海。在學校、班級開展活動之前,可給學生推薦相關課外書籍。結合重大節日,向學生推薦重大節日來歷相關的歷史故事書籍,促進學生對祖國的了解,增強學生愛國之心。
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制定合適的閱讀方法
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根據其年齡特點,一般此階段的學生喜歡節奏明快,富有刺激性的故事,情節跌宕,想像奇特,天馬行空的故事往往是他們一味追求的目標,課外書讀了不少,但只是較多地看熱鬧,收獲甚微。因此,教師教學生課外閱讀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給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在閱讀中,給學生定時定量,甚至方法。同時,指導學生積累和寫心得體會,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把書中的妙詞佳句分門別類摘抄積累下來,對于自已感受較深的讀物,可以寫寫心得體會、書評等。學生做好以上的事項的同時,開辟讀書成長紀錄試驗田,學生讀完每一本書后,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記錄卡上記下閱讀日期、篇名,作摘錄,寫感想,記問題,配圖案,學期結束后把它們匯集成冊。這樣學生就會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四、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愛上閱讀
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并持久的閱讀習慣,就應該采取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其保持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養成是保證閱讀量的關鍵,為了使學生對課外書籍愛不釋手,教師想方設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讀后活動,讓學生加深對讀物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自身進步、收獲的喜悅。教師可以在每天上課之前設置“讀書擂臺賽”,在課前幾分鐘,針對學生閱讀的內容,學生自已選擇參賽方式——談、讀、講、演甚至唱都可以,這樣學生不僅能自主的反饋讀書情況,也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除了讓學生動口外,還可以讓學生不定期動手,對課外閱讀內容分門別類地辦專題手抄報,出校刊、班刊。把課外閱讀搞得繪聲繪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遷移。遷移就是舉一反三,就是應用。讀的遷移就是由課內到課外,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課外閱讀除了能夠使學生增長知識,培養美德,提高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這是因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一樣,是有感知、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動和行為構成的,同時還有閱讀需要動機、興趣、態度等,各種意向因素的滲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而且有益于學生智力的開發,而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總之,通過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采取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閱讀質量和水平,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