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俏依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直接傳授知識的地方,課堂對于教學發(fā)揮著主要作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對于小學生來說,本來就存在諸多學習困難,況且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量的增大,詞匯也隨之增多,句子的難度進一步增大,學生就會感覺到學習英語很乏味無趣,英語課堂也就呈現(xiàn)出低效率的現(xiàn)象,努力打造輕負高效小學英語教學值得我們探究。
關鍵詞:英語;高效;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英語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教學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多民族地區(qū)實施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困難,比如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思想意識的影響,個人接受能力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量的增大,詞匯也隨之增多,句子的難度進一步增大,進一步擴大了英語教學的困難,學生常常感覺到學習英語很乏味無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打造輕負高效的英語教學顯得很重要。
一、為學生制定恰當?shù)膶W習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制定目標能夠讓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恰當?shù)哪繕四芗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時,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現(xiàn)狀和心理狀況以及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來確定他們的知識接受能力和興趣點,通過各種手段真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避免目標過髙不容易實現(xiàn),或過低要求沒有實效意義。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夠讓教師更好地為學生制定目標。教師可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比如定期與學生談話,在談話中,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水平,甚至是學生提出的意見,教師能夠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現(xiàn)狀,從而幫助學生制定更為恰當?shù)膶W習目標。另外,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批改、考試情況分析等也是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手段。多民族地區(qū)的老師必須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接受能力、語言氛圍等方面的因素,分層次制定合適的目標,才能解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排斥和乏味感0
二、用理論支撐自己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教師的理論水平?jīng)Q定著自己教學能力的高低。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民族地區(qū)的教學存在很多的困難,學生不但要接受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課程,還要學習本民族的母語,再加上學校開設的英語課,相當于每個學生要學習三門語言,這無形中給英語教學增加了難度。每一位教師都想把自己的學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盲目地、擴充教學知識,施加教學壓力,這無異于拔苗助長,通過教育理論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個性的特點,每個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都不同,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忽略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而過分的要求學生得到的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如果教師一味希望通過增加英語學習量提高學習成績,那么學生將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懼,甚至抗拒的情緒,這不僅不利于教學,反而增加了學習的阻力。但是如果教師通過教育理論的學習,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分析和認識,對教育學有一定的理解,那么就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把握學生的狀態(tài),保證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上,那么不用刻意增加學習負擔,學生也會將最基本的知識學扎實。
三、努力提高自己教學基本功和素質(zh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民族地區(qū)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必須要迎接更多的挑戰(zhàn),要先修養(yǎng)自身,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豐富課堂活動以及課堂表現(xiàn)力。豐富課堂活動和課堂表現(xiàn)力方面,教師應當多學習借鑒國內(nèi)外優(yōu)秀的小學英語教育課堂。豐富的課堂現(xiàn)力有助于學生理解與加深印象。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扮演各種角色,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需要動物情景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面前表演動物,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學動物蹲跳、爬行等。事實證明,一個教師豐富的教學基本功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是對工作負責更是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
四、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豐富的課堂形式對于小學英語教學非常重要,在多民族地區(qū)更是如此,學生要接受國語教學、母語教學和英語教學,三門不同的語言學習讓學生學習壓力很大,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智慧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zhàn)。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在活動中安排適當?shù)慕虒W內(nèi)容,使得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并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嘗試開展具有結(jié)構性的任務型教學方法①。英語課堂上的各項活動即稱之為任務,任務教學在心理學定義上是一種教學法,具有結(jié)構性,它由教學目標、信息輸入、活動方式、師生角色、教學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任務型教學注意信息溝通,活動具有真實性而且活動量大。在英語課堂中應用任務型教學能夠讓學生進行對話互動,進而對英語產(chǎn)—定的感覺。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具有一定的真實性。
多民族地區(qū)小學生學習外語會呈現(xiàn)出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國語、本民族的母語和英語的學習隨著知識難度增大,他們的心理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尤其是對英語學習興趣的逐漸淡化。這都是由于他們特有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開展互動體驗式情景教學②,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引導他們進入情景,刺激學生主動參加課堂活動,給予他們適當?shù)墓膭睿WC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熱情度。
總而言之,受區(qū)域影響的多名族地區(qū)小學英語課堂需要注入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在教育教學的發(fā)展進程中,它需要不斷改進與更新,讓課堂變得高效,讓英語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注釋:
①朱慧.基于任務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寧夏大學,2016.
②荊楠楠.小學英語互動體驗式情景教學探析[J].校園英語,2016,(24):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