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紅
摘要: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是世界探討的很熱烈的話題。在課堂教學改革研究中,不少專家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針對性很有限,幾乎不能覆蓋到農村偏遠地區的教學現狀。本文試探討在新形勢下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有效性;英語課堂教學;農村
在大力推進規范辦學行為新形勢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英語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深層的挖掘學生學習潛能,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得英語課堂真正輕松高效已是現在教育形勢的迫切需要。但是,從目前農村中學的教學現狀來看,那些高耗低效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學生雖然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可是如果要讓他們達到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的地步,還相差甚遠。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課堂教學的問題。
一、現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名農村英語教師,我深深的感觸到那種將教學內容滿堂灌的現象在多數教師中仍然存在,那種“填鴨式”的課堂教育模式仍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很普遍。教師一味的在講臺上不厭其煩的講,學生在下面匆匆忙忙的記。一堂課下來學生記得滿滿的,問他們會了多少,結果不知道,最后導致學生苦、教師累、效率低。因此,要想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與效果,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就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探究改進課堂教學有效途徑。
目前的課堂教學確實需要改革,這種需要在農村英語教學中更為迫切,那么怎樣才能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打造出輕松高效的英語課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英語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方法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則學的輕松有趣,學得靈活,學得好;教學不得當,學生則學得吃力,學得枯燥,甚至厭學,最終導致棄學。因此,作為英語老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進教育教學思路和方法,積極運用現代科學的教育教學手段,巧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創設有力的教學情景和活動載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實現最優的教育教學效果,全面實現英語教育教學目標。
2、英語教師要有建立不斷學習的長效機制。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有效的利用現有的教育和學習資源,抓住盡可能抓住的學習機會,不間斷的給自己“充電”,使自己不僅擁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和用英語進行聽說讀書的交際能力。還要掌握更為豐富的英語語言國家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禁忌習俗等有關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博學多能的英語教師。
(二)銳意改革,努力打造輕松、高效課堂。
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創設趣味、民主的情景,以有趣的課堂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學習的動力,使他們變苦學為樂學。
在教學中我注重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創設他們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如shopping、party等,把這些話題和情景大膽的引入課堂,這樣大大激發了同學的學習熱情,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積極適應新形勢,主動實現課堂角色的轉變。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做法,教師是導演而不是主演。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教師必須實現角色的轉變。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題,從實踐中也不難看出,高效課堂并不在于教師講的多精彩,也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內容,而是在于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學生掌握了多少,他們真正的會靈活運用多少,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他們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及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因此,教師要努力打造高效課堂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輕松、愉快、高效的課堂又取決于課堂教學方法及教師是否實現角色的轉變,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憑著一張口,一支粉筆,嚴重地阻礙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狠抓課堂改革,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適應政府規范辦學行為的新形勢,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做到巧妙導課,以趣啟思,銳意改革,積極進取,打造高效課堂,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