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連++萬雪梅
摘要: 自主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游戲,自主游戲中的分享活動是提高幼兒自主游戲質量的有效途徑,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的有效性包括分享內容、分享時間、分享形式的有效。
關鍵詞: 自主游戲 分享活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036-02
自主游戲中的分享活動,是指教師以幼兒在自主游戲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代表性或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主要內容,以觀察、交流、分析等多種形式進行分享,以提高幼兒自主游戲質量的一種活動。
一、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開展的現狀
我們在研究初期對屏山縣多個鄉鎮幼兒園游戲中教師分享活動的開展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百分之九十的鄉鎮幼兒教師把“自主游戲中的分享活動”理解為幼兒對物品的分享,百分之八十的教師表示不知曉教師需要開展游戲分享活動,百分之二十的教師開展過游戲的分享活動,但一般以口頭總結游戲中的紀律與安全為主,忽視游戲分享活動對提高游戲質量、促進幼兒良好游戲習慣的養成的積極作用,因而,對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有效性開展就更是談不上。
二、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的特點
游戲分享活動,是提升幼兒自主游戲質量的有效途徑。它通過教師組織幼兒對游戲活動中具有代表性或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的認知、分析和評價,避免幼兒無意義重復性地游戲,從而提升幼兒對游戲的認知,讓幼兒的游戲變得有目的性,其本身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點。主要表現在:
(一)及時性
幼兒的記憶力持續時間較短,教師及時組織自主游戲的分享活動,分享游戲活動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讓幼兒剛剛經歷的活動得以真實還原,能很快喚醒幼兒記憶,并積極參與到分享活動中來,有利于幼兒經驗的提升。
(二)真實性
自主游戲分享活動多以游戲過程的圖片、視頻來開展。幼兒看到圖片、視頻中的自己與同伴游戲活動過程的重現,能很快喚醒幼兒對游戲當時情景的記憶,對于自己表述困難的游戲體驗就能隨著提示順利表述,并能進行評價。對有益的游戲技能、技巧能認可與鞏固,同時對錯誤的游戲行為和不良現象通過分享活動,也可以得到糾正和改進。
(三)開放性
自主游戲分享活動的開展,多數時候都是在幼兒游戲活動結束后進行,屬于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教學活動,不同于其他事先已經生成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正是因為這種隨意性,讓幼兒在分享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更為全面。教師也因此更容易獲得豐富的游戲活動指導策略。
三、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的有效性策略
發揮自主游戲的分享活動的重要作用,前提是需要分享活動有效開展。在實踐中可以從分享活動的形式、分享活動的內容、分享活動的時間三個方面的有效性來促進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自主游戲分享活動形式的有效性
適宜的游戲分享活動形式,能最大限度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研究中我們一般采用游戲圖片、游戲視頻、游戲情境再現等形式進行分享。
1.游戲圖片分享
用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具有代表性和教育價值的圖片進行分享,是游戲分享活動最為常見的形式。在幼兒自主游戲時,教師及時抓拍具有教育契機的圖片,在分享活動時把該圖片轉換為教育內容,幼兒看到以自己或者熟悉的同伴為主角的圖片,能及時喚醒自己游戲時的心理感受,貼近幼兒的實際,使分享活動不再懸空。
2.游戲視頻分享
游戲視頻也是分享活動常用的形式。在自主游戲分享活動環節,可以根據需要選取視頻:在分析討論幼兒游戲過程中具有代表性做法時,可選用幼兒活動現場的視頻;在幼兒游戲遇到困難,需要學習或豐富其他生活經驗時,可選生活中相關視頻,如:小班幼兒在玩區角活動“娃娃廚房”時,對角色的分配,廚房工作的流程等經驗不足時,教師可提供有關廚房的視頻幫助幼兒熟悉廚房的角色,了解廚房工作流程,彌補幼兒經驗的不足,進而指導幼兒有效地開展游戲。
3.游戲情景再現
該分享活動形式對幼兒游戲習慣的養成具有特殊作用。例如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出現錯誤做法,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再現幼兒的游戲過程,讓幼兒以旁觀者的身份發現該做法的不妥之處,討論交流出正確的做法并進行情境表演,以鞏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自主游戲分享活動內容的有效性
適宜的游戲分享內容,是自主游戲分享活動有效性的關鍵因素。而有價值的游戲分享內容的選擇則是建立在教師對幼兒的游戲過程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有價值的分享內容通常有以下幾種:
(1)幼兒在自主游戲中自己創設的有價值的游戲內容、明顯進步的游戲成果。通過分享活動進行拓展,使其得到其他幼兒的理解和認可,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
(2)社會交往能力。社會交往,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技能。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往往遇到關于交往的矛盾和問題。將有關幼兒社會交往的內容確定為游戲分享內容,對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是最為有效的。
(3)幼兒行為習慣。幼兒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因此將自主游戲中有關幼兒行為習慣的具有代表性的個案作為游戲分享的內容,對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積極作用。
(4)創造性思維。把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玩法作為游戲分享的內容,通過與其他幼兒的交流和討論,有利于幼兒成功的經驗及時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和互通,幼兒通過向同伴學習創造性的玩法,幼兒自己的思維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提高。
(5)其他內容。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有關感恩、克服恐懼心理、勇敢表現、堅持不懈等良好意志品質和其他方面對幼兒發展有積極作用的內容。
(三)自主游戲分享活動時間的有效性
自主游戲分享活動的時間包含兩種意義上的時間,一是在何時開展游戲分享活動有效?即在游戲前、游戲后、還是游戲中?何種分享內容在哪個時間段分享合適?二是分享活動開展的時間長短多少有效?
對于何時開展游戲分享活動,教師要根據游戲分享的內容和參與分享的幼兒具體情況決定。培養游戲習慣、豐富游戲經驗的內容可以選擇在游戲活動開展之前。而關于幼兒創造性思維、交往能力、游戲成果等內容的分享,則在游戲活動過后開展為宜。在游戲活動中進行的分享活動較少,往往是涉及安全問題、遇到困難無法繼續時可進行。
游戲分享活動開展的時間長短,則取決于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小班幼兒分享活動時間控制在5-8分鐘以內較為有效,中班幼兒游戲分享活動時間控制在6-10分鐘較為有效,大班孩子游戲分享活動時間控制在8-12分鐘較為有效。
總之,自主游戲中分享活動的有效開展,對幼兒自主游戲質量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一環節,開展有效的分享活動,從而促進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劉焱.幼兒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唐立寧.幼兒積木游戲中模擬搭建行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倪焱翩.淺談角色游戲中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交流分享活動[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1)
[4]張冬梅.幼兒分享教育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5).
[5]張天水.幼兒園自主游戲分享環節的教育功能研究[D].華東師大,2013.
責任編輯: 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