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劉春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101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產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該院收治的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并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6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照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心理狀態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的手術相關指標均較對照組優,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最終下降值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得分,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有利于患者心理素質的提高,應大力推廣應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 婦產科疾病;糖尿病;圍術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b)-0101-02
在女性疾病中婦產科疾病較為常見,而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常引發糖尿病,婦科疾病患者常并發地伴有糖尿病,但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常有多種,包括婦科疾病在內,并且代謝紊亂是合并癥患者極易出現的癥狀,對患者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1]。針對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應積極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配合科學的護理方法,以降低患者的發病率。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該次研究給予部分合并癥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進入該院接受治療的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婦科疾病的診斷均符合醫學圖書《婦產科疾病》中各類婦產科疾病的診斷標準,合并的糖尿病均為2型糖尿病,排除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6例,觀察組中患者年齡在26~51歲之間,平均年齡(30.16±1.25)歲;病程為1~13個月,平均病程(5.19±1.07)個月。對照組中患者年齡在28~53歲之間,平均年齡(31.09±1.28)歲;病程為2~12個月,平均病程(5.06±1.01)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婦產科疾病與糖尿病相應的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包括對臨床癥狀的觀察,對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的檢測,若有異常出現及時告知醫師并采取相關處理措施,嚴格控制患者血糖,給予基礎的用藥指導。給予觀察組患者圍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給予個性化的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對其進行有關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婦科疾病與糖尿病及其治療方式的了解,使其科學地看待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嚴密監測患者血糖的變化,悉心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嚴格控制其飲食,特別是鹽及糖類的攝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囑咐患者選擇進食低熱量、高營養的食物,比如蔬菜及豆制品等,盡可能地使飲食多樣化,以免患者產生單調無味的排斥心理,嚴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進餐原則;手術前3 d,指導患者使用臭氧對陰部進行清洗,并注意生活起居的衛生,以免發生感染;術前1 d,指導患者排凈腸內的糞便;將手術需要的相關設備器械及藥品準備齊全。②術中護理:向主治醫師準確遞呈手術器械,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及呼吸等生命體征,發生異常時應第一時間告知醫師;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以減少其對疾病疼痛的過度關注,增強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③術后護理:時刻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胰島素治療,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病頻率,定期對患者的尿糖進行檢測,促進身體的更好恢復;每天囑咐患者對陰部進行仔細清洗,保持干燥清潔,注意足部及口腔的清潔,以免病菌感染,若有炎癥、感染及創傷等發生,應及時反饋給主治醫師,并給予有效的治療措施;加強對患者留置尿管的護理,做好留置尿管的清潔工作,防止污染;鼓勵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減少臥床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其中心理狀態采用(SAS)焦慮自量表與(SDS)抑郁自量表進行評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2]。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以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
記錄的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的相關指標均明顯較對照組優(P<0.05),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數據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評分均有顯著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下降幅度較對照組大,最終得分明顯較對照組低,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人體代謝異常而引起的疾病,遺傳及肥胖等原因阻礙了人體體內胰島素的正常分泌,因此患者極易發生高血糖的癥狀,此種癥狀具有較強的持續性,最終造成糖尿病。糖尿病可致使人體如眼睛、心臟及血管等其他組織器官產生慢性病變,極大地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3]。婦科疾病是現代女性常患的疾病,主要包括輸卵管疾病、陰道疾病、盆腔疾病、子宮病變、外陰感染及發生在卵巢的各種疾病等,患者常并發糖尿病。日常生活中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日常不受控制的飲食常常使體內糖代謝能力削弱而引起饑餓反應,從而造成糖代謝的紊亂,引發多種并發癥,極大地阻礙了婦科疾病的治療,常規的護理并不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病情發展[4]。該次研究給予對照組常規的護理方法,患者的手術時間為(98.79±1.26)min,術中出血量為(268.59±1.83)mL,住院時間為(18.25±1.37)d,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較高,說明常規護理后患者的預后不佳。因此在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治療中加強護理干預,嚴格控制患者的生活起居至關重要。通過對患者手術前、中、后的護理干預,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降低其對自身狀況的過度擔心,使其更科學理性地對待自身所患病癥;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可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監督患者進行皮膚及私處的清潔護理,可降低感染;對患者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極大改善了血糖指數[5]。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圍術期的護理干預,患者相關手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圍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有利于患者身體的盡快恢復;護理后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分別為(26.42±1.83)分、(27.86±1.47)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評分(P<0.05),說明患者在得到圍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后,緊張、抑郁等負面心理得到有效緩解,提高了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加強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綜合護理干預,可加快患者預后恢復的進度,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心理素質,使其能在較佳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疾病的治療,促進身體的恢復,應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岑晴,鐘潤芬,陳佳.速效、中效胰島素聯合方案與胰島素泵治療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C):67-68.
[2] 李曉娟.婦科疾病圍術期高危因素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96-100.
[3] 李燕云,馬維紅,黃怡.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27):39-42.
[4] 賴鳳萍.50例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術后的護理措施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9):194.
[5] 趙曉芬.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6,3(17):127-128.
(收稿日期:2017-0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