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125
[摘要] 目的 探討對糖尿病合并妊娠(GDM)致胎兒窘迫患者開展護理干預后,觀察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GDM致胎兒窘迫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憑借數字奇偶法對該次研究收治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分組;對照組: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護理模式應用常規;觀察組: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護理模式應用綜合;最終對血糖水平改善差異以及黃疸與羊水過多等并發癥總發生率差異回顧性分析。 結果 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結果比較,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獲得顯著性改善(P<0.05);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出現黃疸與羊水過多等系列并發癥總發生率(50.98%)對比,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11.76%)獲得顯著性降低(P<0.05)。結論 臨床在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合理創建綜合護理模式加以完成,對于血糖水平的改善以及妊娠結局的優化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優化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預后能力。
[關鍵詞] 糖尿病;妊娠;胎兒窘迫;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b)-0125-02
對于GDM患者而言,其表現出極為復雜的糖代謝情況,并且正因為此種現象,使得自身疾病情況呈現出逐漸嚴重的情況,此種狀態下的患者GDM患者,母嬰安全以及健康亦受到威脅,從而隨之呈現出低血糖癥狀、胎兒窘迫癥狀以及早產等系列情況[1]。對于胎兒窘迫癥狀,于臨床施以診斷治療,對于病癥的改善可以發揮顯著效果。該次研究將明確最佳模式完成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護理工作作為研究目的,以此說明在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綜合護理模式的創建應用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GDM致胎兒窘迫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憑借數字奇偶法對該次研究收治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分組;對照組(5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2~39歲,平均年齡為(28.09±3.83)歲;患者的孕周為23~36周,平均孕周為(30.19+±2.42)周;觀察組(5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3~41歲,平均年齡為(28.12±3.85)歲;患者的孕周為26~37周,平均孕周為(30.25+±2.46)周;對兩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年齡分布以及孕周分布施以對比,呈現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護理模式應用常規;觀察組: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護理模式應用綜合;對照組主要就對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生命體征施以監測、對飲食施以針對性控制以及將巡視次數合理性增加等方面完成[2],觀察組為以下幾點。
1.2.1 合理開展產期護理工作 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在住院過程中,需要就胎兒表現出的心率變化方面加以認真觀察,并且合理完成變化曲線的繪制,如果患者呈現出胎心異常波動的現象,針對胎兒需要合理進行氧氣的補充,對于胎心聽取方法需要加以充分指導,并且針對胎兒表現出的變動規律加以準確記錄,如果呈現出變化異常的現象,需要立即對護理人員進行告知[3]。
1.2.2 合理開展體位護理工作 協助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完成左側臥位的選擇,將對患者造成的子宮壓迫進行有效緩解[4]。
1.2.3 合理開展心理護理工作 在對GDM致胎兒窘迫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期間,需要將護理人員具有的責任感顯著提高,并且就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自身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工作做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除了將患者的消極心理情緒加以疏導之外,還能夠有效提高GDM致胎兒窘迫的護理配合依從性[5]。
1.2.4 合理開展血糖護理工作 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在施以血糖護理工作期間,禁止選擇雙胍降糖類藥物對患者施治,依據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當前表現,合理完成食譜的創建,之后利用食物療法展開臨床治療干預。如果未獲得顯著降糖效果,則于臨床準備胰島素藥物對患者施以針對性治療[6]。
1.3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研究收治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護理結果分析,計量資料(血糖控制情況對比)以(x±s)形式完成t檢驗,計數資料(妊娠結局對比)以[n(%)]形式完成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結果比較,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獲得顯著性改善(P<0.05),見表1。
2.2 妊娠結局對比
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出現黃疸與羊水過多等系列并發癥總發生率(50.98%)對比,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11.76%)獲得顯著性降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漸升高的形式下,人們對應的體力活動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減少,并且生活方式往往表現出非健康的現象,從而使得此種狀態下出現糖尿病的患者例數明顯增加,并且GDM患者例數也逐漸增多[7]。對于GDM患者而言,因為疾病癥狀控制較為復雜,從而使得諸多并發癥并發的概率有所增加。通常情況下,對于GDM患者施治期間,除了準備胰島素加以施治之外,還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展開護理配合工作[8]。
該次研究中,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結果比較,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獲得顯著性改善(P<0.05);同對照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出現黃疸與羊水過多等系列并發癥總發生率(50.98%)對比,觀察組GDM致胎兒窘迫患者(11.76%)獲得顯著性降低(P<0.05)。從而證明,對GDM致胎兒窘迫患者施以護理干預后,可以使得患者的自身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獲得顯著提高。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而言,因為內心產生的焦慮擔憂感影響,使得患者對應性呈現出系列負面情緒的現象,從而使得自身血糖水平控制難度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在開展護理工作期間,將心理護理力度有效提高,可以將護理人員具有的責任感有效提高,從而使其同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工作以及溝通工作順利進行,從而在此過程中,就不良情緒的出現對疾病恢復的產生的影響可以加以強調,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良好心態的保持發揮顯著的促進作用,最終對于血糖水平的控制發揮明顯的促進作用。此外在對GDM致胎兒窘迫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期間,針對體位護理加以密切關注,協助患者完成左側臥位的選擇后,可以使得患者的子宮壓迫感得以顯著緩解,從而使得患者的血液循環得以顯著改善,從而使得胎兒表現出的缺氧情況獲得顯著緩解,從而將患兒呈現出的系列不良結局加以有效避免。除外,在施以產前護理工作過程中,通過對胎兒心率變化加以觀察,并且配合進行氧氣補充工作,最終可以使得胎兒呈現出的血氧飽和度不足癥狀以及胎兒缺氧癥狀獲得針對性緩解,進而對于胎兒窘迫以及黃疸的出現加以有效避免。
綜上所述,臨床在開展GDM致胎兒窘迫護理工作期間,合理創建綜合護理模式,并且加以充分應用,對于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系列血糖指標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并且可以使得GDM致胎兒窘迫患者出現黃疸與羊水過多等系列并發癥總發生率獲得顯著降低,從而對于妊娠結局的優化做出充分保證,對于母嬰安全加以充分確保,從而優化GDM致胎兒窘迫患者的預后能力。
[參考文獻]
[1] 安靜娜.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9(8):758-759.
[2] 郭玉花.個性化全科護理模式在孕婦圍產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7(11):3103-3105.
[3] 鐘美香.糖尿病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3):169-170.
[4] 王桂英.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6(18):9,56.
[5] 李菊英.胎兒窘迫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5,1(12):27-29.
[6] 尹靜.研究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及其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醫學信息,2015,13(45):178.
[7] 李燕飛.護理措施與評估對胎兒窘迫早期監測診療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7(1下旬版):286.
[8] 王蕊.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兒窘迫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 2(34):425-426.
(收稿日期:2017-03-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