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 目的 分析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應用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56例胎方位異常分娩患者, 計算機隨機分成A組和B組, 每組28例。A組給予間苯三酚的同時配合同側俯臥位, B組實施自由體位。比較兩組產程用時、分娩方式及宮頸水腫發生情況。結果 A組活躍期、第一產程用時均短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第三產程用時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自然分娩率高于B組, 陰道助產率和剖宮產率均低于B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A組的宮頸水腫發生率為3.57%, 明顯低于B組的5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應用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安全有效。
【關鍵詞】 間苯三酚;同側俯臥位;胎方位異常;分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91
胎方位異常是母嬰死亡的重要因素, 屬于頭位難產, 常見的頭位難產類型是持續性枕后位和枕橫位[1], 一般要通過手術糾正, 如何快速糾正胎方位異常是產科重點研究課題。為了分析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 本文將56例胎方位異常分娩患者作為對象展開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從本院收治的胎方位異常分娩患者中抽取56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均為單胎妊娠, 無經產婦, 胎兒頭盆評分>7分, 產程期間停滯分娩時間>2 h。病例選取時間為2014年7月1日~2017年5月31日。采取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56例患者分成A組和B組, 每組28例。其中, A組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8.26±3.11)歲;分娩孕周37~40周,
平均分娩孕周(38.21±0.61)周。B組年齡20~36歲, 平均年齡(28.42±3.23)歲;分娩孕周37~41周, 平均分娩孕周(38.34±0.91)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在產程活躍期定時檢查陰道, 每隔2 h一次, 觀察胎膜破裂情況, 若未破裂則進行人工破膜, 應用B超對胎方位進行探查。確診后, A組立即靜脈推注80 mg間苯三酚, 協助患者取同側俯臥位, 保證體位和胎兒脊柱方向相同, 例如, 患者為左枕后位, 則體位保持左側俯臥位, 伸直下肢, 腹部和床緊貼, 另一側肢體隨意擺放, 觀察宮口擴張情況, 擴張至7 cm且宮縮時, 將雙下肢分開, 上肢置于床擋上, 利于胎頭下降, 若宮縮乏力, 則靜脈滴注縮宮素, 若胎方位糾正失敗, 則采取徒手轉胎方位的手段。B組確診后, 協助患者取自由臥位, 進行常規處理。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活躍期、第一產程、第三產程用時。②觀察兩組分娩方式, 計算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以及自然分娩率。③對兩組患者宮頸的水腫情況進行檢查, 計算每組的宮頸水腫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各產程用時 A組活躍期用時為(134.25±65.20)min, 第一產程用時為(51.53±24.13)min, 第三產程用時為(7.64±2.21)min;B組活躍期用時為(236.48±69.34)min, 第一產程用時為(82.41±39.10)min, 第三產程用時為(7.71±2.08)min。A組活躍期、第一產程用時均短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第三產程用時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分娩方式 A組剖宮產1例(3.57%), 陰道助產
2例(7.14%), 自然分娩25例(89.29%);B組剖宮產9例(32.14%), 陰道助產11例(39.29%), 自然分娩8例(28.57%)。A組自然分娩率高于B組, 陰道助產率和剖宮產率均低于
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3 兩組宮頸水腫發生情況 A組出現宮頸水腫1例(3.57%), B組14例(50.00%)。A組的宮頸水腫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在分娩過程中, 難產的主要因素是胎方位異常, 常見且利于分娩的胎方位包括枕右前位和枕左前位, 罕見且不利于順利分娩的胎方位包括枕左橫位、枕右橫位、枕右后位等, 胎方位異常會延長產程[2], 情況比較嚴重者會對母嬰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及時糾正異常的胎方位有利于自然分娩。母體骨盆和胎兒先露部位指示點的關系稱為胎方位, 產婦骨盆和胎盤位置無法改變[3], 通過改變骨盆和胎盤位置糾正異常的胎方位幾乎不可能實現。
臨床實踐發現, 調整產婦分娩時的體位可糾正異常胎方位, 協助胎方位異常分娩產婦取同側俯臥位后, 可借助宮縮力、羊水浮力等外力促進胎兒在腹中以背部朝向運動到產婦腹部位置[4, 5], 適當調整異常胎方位。宮口擴張速度會影響產程, 長期作用下, 宮頸會發生水腫, 影響宮口擴張速度[6], 即使產力增加, 但在促進自然分娩方面效果較差, 因此, 解決產婦宮頸水腫問題比較關鍵[7-9]。
間苯三酚屬于解痙藥物, 存在親肌性, 能夠在發生痙攣的平滑肌上作用, 達到解除痙攣的目的, 改善宮頸水腫癥狀, 加快宮頸擴張速度, 應用間苯三酚解除痙攣不會影響正常宮縮, 同時也不會引發心血管不良事件。靜脈注射間苯三酚后, 血液濃度半衰期可維持10 min左右, 用藥15 min后, 在小腸組織、肝腎部位的血藥濃度較高, 在腦組織中的血藥濃度較低, 血藥濃度在給藥4 h后可快速降低, 隨后緩慢降低, 殘留在體內的藥物較少, 安全性較高, 是改善宮頸水腫、解除痙攣癥狀的有效藥物[10, 11]。endprint
本次研究發現, A組活躍期、第一產程用時均短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第三產程用時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間苯三酚配合同側俯臥位可縮短產程。A組自然分娩率高于B組, 陰道助產率和剖宮產率均低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間苯三酚與同側俯臥位聯合有利于自然分娩。A組的宮頸水腫發生率為3.57%, 明顯低于B組的5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表明間苯三酚預防和改善宮頸水腫效果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 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應用間苯三酚的同時聯合同側俯臥位能夠縮短產程, 提高自然分娩率, 改善宮頸水腫癥狀, 效果可靠。
參考文獻
[1] 何素梅.腰硬聯合鎮痛配合對側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臨床研究.蛇志, 2016, 28(2):172-173.
[2] 陳雪, 張建潔, 季秋梅, 等.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0):2085-2086.
[3] 慈紅娣.產程中體位矯正胎方位異常臨床分析.繼續醫學教育, 2016, 30(3):89-90.
[4] 齊育英.活躍期應用間苯三酚并配合自由體位分娩的臨床應用效果.生殖醫學雜志, 2016, 25(5):462-465.
[5] 王雅慧, 胡美麗, 王秀芳, 等.間苯三酚聯合分娩鎮痛導樂儀在促進自然分娩中應用的臨床觀察.武警醫學, 2014, 25(10):994-996.
[6] 鄭興宗.產程活躍期應用間苯三酚聯合縮宮素的療效觀察.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14, 12(2):202-203.
[7] 荊蕊平, 陳殿紅, 盧麗云.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臨床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19):2743-2746.
[8] 陳殿紅. 活躍期應用安定聯合間苯三酚配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醫刊, 2010, 37(20):1714-1716.
[9] 董霞.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5, 24(11):34-35.
[10] 駱艷, 何曦, 彭菁.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臨床醫藥實踐, 2017(6):442-443.
[11] 丁付綠, 張盛燕, 金麗桂, 等. 同側俯臥位聯合間苯三酚在產程活躍期中糾正枕后位的臨床價值.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30):5062-5064.
[收稿日期:2017-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