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衛東
摘 要:隨著國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共同發展,這使得當前國內城市基礎建設加快、城市規模擴大,但這同時也對消防安全管理及監督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隨著城市大型建筑的不斷增多和各個建筑的分布繁雜、人口的不斷增長,傳統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目前的社會消防安全需求。因此,我們要針對傳統的消防監督工作出現的問題來進行改革,對消防監督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監督管理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何在城市建筑增多、城市建筑繁雜的情況下,強化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監督管理,都是當前社會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9-0192-02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中出現了許多大型建筑,而消防安全管理以及消防監督工作卻不到位,導致高負荷、立體型、大面積的現代消防事故頻繁出現,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目前來看,我國消防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消防監督工作中主要表現為:消防監督管理資源不足;消防監督管理理念落后;消防監督執行力差。這些問題也暴露我國當前消防安全基礎設施不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民眾消防意識差等社會消防安全現狀。所以,為了使消防事故得到有力控制,就需要創新完善我國消防監督管理模式,讓國內現有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其創新基本方向應當適應世界潮流,擺脫“保姆式”的消防安全供給模式,建立出一個多元化競爭合作的消防安全管理網絡結構,以此來實現公共治理這一理念。
1 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消防安全監管問題被納入了討論議題,人大代表們對此作了深入的討論。如今的消防安全管理狀況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城市消防安全基礎設施落后,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消防安全保障功能,與現代社會脫軌,并且民眾消防安全意識十分淺薄。這些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導致了我國消防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在2016年,全國發生火災事故高達31.2萬起,傷亡達到1582人,一旦發生火災,就會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火災形勢難以控制等情況。除此之外,消防安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1 重經濟輕安全
某些單位都存在注重經濟利益,從而忽視安全生產的必要,也正是這種狀況,導致了這些單位對于消防安全工作的不重視,讓各種消防監管制度不能有效的落實到單位安全生產中,雖然各單位也開展消防安全監管、巡查等工作,但大部分都是只做表面工作,實際工作卻沒有做到位,不具備現實意義[2]。同時,其對于消防設施的養護工作疏于管理,這就造成了火災隱患長期存在。
1.2 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不前
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前提,城市建筑設施在不斷的升級改造,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卻沒有進行創新改造,導致了許多設施出現問題,第一,消防站建設與城市發展規模相比十分滯后;第二,消防車道被占用,導致車道不通暢,不能及時趕到火災現場搶救;第三,消防設施供水量不足,消防設施基礎差、底子薄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四,建筑設計太注重利益,而忽略了消防安全標準,一些必須要安裝在建筑內的消防設施為了節約建筑成本而沒有進行安裝,使得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不完備。
1.3 違反消防法規行為屢教不改
最近幾年,公安消防機構對于違反消防法規行為進行了重點整治,但消防安全問題依舊存在著,有些商場或者賓館為了利益,不顧消防法規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并且部分民眾還有占用消防車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封閉疏散通道、常閉式防火門處于常開狀態、隨意關閉消防設施等行為,造成了極大的火災隱患。
1.4 公共消防服務職能不到位
在國內,政府決策、監督、管理公共消防安全的機構不健全,消防工作被商家、民眾視為軟任務,而這也讓政府對于公共消防協調能力弱化、公共消防管理能力弱化、公共消防服務能力弱化,這導致地方政府在提供消防服務的職能不到位。
1.5 負責單位消防安全人員缺乏過硬的專業素質
一些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缺乏消防安全專業素質,并且還有一些單位將消防安全部門與其它部門融合,沒用形成專一的部門進行消防安全管理,使得在消防安全管理素質上參差不齊,有些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甚至不能夠正確的使用消防設施,缺乏對消防安全的認知,整體素質無法提升。
2 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消防安全管理是消防監督管理的基礎,當前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已經于社會發展脫離了軌道,消防安全保障功能沒有得到體現[3],民眾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這些問題導致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出現了下列問題:
(1)消防監督管理理念不夠先進;(2)消防監管力度不夠大;(3)消防監督管理投入資金不足。
3 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當前國內消防監管工作的貫徹執行力還很弱,存在著許多消防安全隱患,因此,若想讓消防監管真正有效,就必須要對消防安全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從而采取有效的監管模式來改變消防監督管理現狀。
3.1 對消防監督管理進行分等級分類別管理
根據《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19號)規定,任何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的義務。對于人員密集場所,其每年都要接受公安消防機構的監督檢查,這樣的管理看似嚴格,但是太過于絕對化。現在的消防警力還不夠充沛,但消防工作卻隨著城市的發展而日漸增加,在這種形式下,傳統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消防工作的諸多要求,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出一種新型監督管理模式,比如“一卡式”消防監督管理模式,“一卡式”就是分等級分類別來進行消防安全管理,由所在地的消防機構和公安派出所將各級單位按照生產規模大小、火災程度來劃分監督等級,根據評定等級來分類別進行監督管理,對于等級劃分高、消防安全設施到位、消防安全意識強的單位進行隨機抽查,而對一些等級劃分低、消防安全意薄弱、安全隱患大的單位增加檢查次數,并且依據法律法規對該單位進行嚴厲懲處。從而建立出一個健全、井然有序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
3.2 建立社會消防監督管理隊伍模式
在上海閔行區,建立了“社會消防檢查隊伍”,這種全新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監督管理該地區的消防安全,并且解決消防監管任務重、消防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同時,消防監督管理隊伍模式還需要構建消防安全部門聯動體系,在消防部門的指揮下,接受各項派給的任務,這樣一來,有了社會消防檢查隊伍,任何消防監管的盲點都難以逃脫了,從而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3.3 建立主體多元化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力量薄弱,急需借助其他的力量來進行補充。公共決策與公共服務從單一化轉變為多元化,屬于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而消防監督管理屬于公共管理活動,需要全社會各個階層來幫助建立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公安機關以及當地派出所、消防部門、保險公司以及消防安全志愿者組織應該構建一個系統化的監管網絡,消防部門負責主要決策,而當地派出所要仔細巡查管轄區的安全隱患,志愿者組織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識,從而使志愿者組織能夠適應當前的消防安全現狀,為消防監督管理出一份力量。
4 結語
對于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不僅是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的職責,每個國民都應該從自身進行排查,這樣才有可能杜絕人為因素形成消防事故消防監督管理的特征決定了它只有走創新之路,才可以將消防監管現狀中的頑癥消滅,但是,我國的消防監管模式還需要走很長的路,這就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共同構造消防監督管理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鄧志明.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6):247-248.
[2]李佳.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452.
[3]李上振.淺談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7):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