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璐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政府補助和社會福利體制也將日趨增加,我國近幾年年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以政府補助情況也逐漸增加,這樣使政府補助的各項會計制度將如何處理就成為我國的重要問題,并且由于政府福利與補助的發放形式多種多樣,而對于企業有著巨大的幫助,這也使政府補助的會計準則建立變的更加重要。我國的政府補助會計準則,前期建立時間較晚,在隨后的發展中不斷根據我國市場變化而進行調整,建立出具有我國特色的政府補助會計準則。所以對比我國政府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差異,有利于我國政府補助會計準則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政府補助 會計準則 國際比較改進
我國在上個世紀由于戰爭的原因,使我國的經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相關的法律法規處于學習階段,而政府補助也是在我國這幾年經濟發展良好的環境下逐漸產生,我國第一部管理政府補助的會計準則辦法與2006年的2月正式發布,并在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也說明了我國的會計制度不與國際接軌的態勢,而國際會計準則是在1982年首次發布了《政府補助會計和政府援助的披露》其中有過兩次調整和修改,不過在1994年以后就為有改動,并使用至今。從時間上來看我們也能知道國際會計準則的使用和發展更加完善和便捷,所以為了幫助我國會計制度的發展,對比我國與國際的會計準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比國際會計準則來對我國的政府補助會計準則進行改進,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
一、我國政府補助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比較
(一)定義有差異
我國對于政府補助的概念是“政府無償對企業或者個人提供貨幣資產或者非貨幣資產”,而國際會計準則的概念是“政府通過向企業轉移資源、以換取企業在過去或未來按照某種條件進行有關經營活動的援助。不包括那些無法合理作價的援助以及與企業正常交易無法分清的、與政府間的交易。”。從上述我國會計準則里面對于政府補助的概念相比于國際會計法中對于會計準則的定義,顯得如此淺薄與簡單。國際會計準則里面對于政府補助是由政府援助和政府補助兩種。其中第一種,政府援助是通過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對于符合標準的企業或者行業進行意見的援助,這種援助是不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的,通過間接提供工作環境的手段提高進行間接的援助。后一種,政府補助是政府通過對企業輸出或者轉移一部分資源,轉移可以幫助到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和作用,進行有效的管理。這種對政府補助進行詳細分解的準則,就在我國會計準則中最為缺失的,并且我國補助的力度、方法、形式相對于國際還是比較欠缺的,對于補助對象也沒有進行明確的描述,這些在國際會計準則中都有了明確的記錄,使國際會計法可以避免政府補助不無法正常交易的企業。
(二)計量的一般原則有差異
我國和國際會計準則在計量上存在的一定的差異,我國對于政府補助的貨幣和非貨幣的入賬形式都有著明確的規定,要求貨幣補助必須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量,而國際會計準則上規定可以吧貨幣補助義名義金額入賬。對于非貨幣資產的補助,首先考慮的時候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對于無法取得公允價值的才需要按照名義金額計量,國際會計準則對于非貨幣資產補助的規定是可以估計公允價值入賬也可以按照名義金額入賬。從上面的分析可看出我國非貨幣資產的會計準則處理方法和國際會計準則相差無幾,只是國際會計準則對于貨幣資金的計量沒有強制的規定。
(三)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確認與計量有差異
在我國的會計準則中對于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與計量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中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我國的會計準則中規定了在政府補償后的企業的期間費用和損失需要確認為遞延收益,而且需要在相關的費用期間算入當期損益,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在國際會計準則中對于規定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在收益表內作為一個貸項單列,或者諸如“其他收益”的一般項目中反映,也可采用另一種方法,即報告有關費用項目時將其扣除。我國的會計準則的處理辦法和國際會計準則中的第二種處理方式十分相識,但卻沒有國際會計準則全面和靈活。
二、政府補助的披露方面比較
在政府補助披露方面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也有著一定的差異,首先我國會計準中規定了我國企業需要披露與政府補助相關的信息有:本期返還的政府補助金額及原因;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政府補助的種類及金額。國際會計準則規定企業需要披露有關政府補助的相關信息有:財務報表中的列報方法;對財務報表中所確認的政府補助的性質和范圍;在政府援助己確認的情況下尚未履行的附加條件及其他或有事項。通過對我國會計準則需要披露的事項與國際會計準則中需要披露事項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國際會計準則更加的規范和全面。
三、政府補助會計準則的改進建議
(一)對準則概念和結構的改進
首先通過上面的分析對比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政府補助的相關會計準則與國際上關于政府補助的相關會計準則存在的較多的差異,我國的會計準則在用詞上過于簡單,缺少了許多相關的概念要點,需要學習國際會計準則對相關理論概念闡述方法。其次,我國會計準則相比國際會計準則的機構和思路都比較混亂,在企業使用我國會計準則的時候經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參考資料和具體的法規才能理解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這就是我國會計準則嚴重不足的地方,學習國際會計準則中那種簡單整體設計的思維邏輯,在建立會計準則的時候需要有大局感,形成一個全面完善、邏輯緊密的會計準則。最后,在補助的分類方面,我國的會計準則也過于簡單,而國際會計準則對于補助分類有著更加全面具體的研究,我國會計準則需要跟上國際會計準則的步伐,隨時修改自己的補助分類。
(二)對會計確認與計量方法的改進
在會計確認與計量方法上的具體改進有以下兩點:第一點,我國政府不知道相關規定中的,與資產相關的補助,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確認收益。這項規定和配比原則有著嚴重的沖突,在企業的生存初期,由于機械設備都是新的所以生產能力十分強大,需要的維護支出費用也十分少,這樣自然會產生高利潤。在機器設備老舊后,它們的生存力大幅度減弱,并且維修費用也大量提升,這樣就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所以我國會計準則中對于資產相關補助需要進行修改,需要對這就資產進行相關的補助,安資產計提折舊的比例在相同期間內確認為收益:而對與非應折舊資產相關的補助,可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第二點,我國的對于政府補助的相關會計準則中要求“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用于補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人當期損益”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已發生”三個字,這里的“己發送”和“將發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這也將會直接影響到補助的金額和當期的利潤,這就是企業可以對財務報表進行一些人為的合法處理,提高企業賬面的盈余。面對這種問題已經不是會計準則的修改可以解決的了,這需要多方面的全面協助來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補助發放系統,建立完善的政府補助使用監督系統。
(三)從貿易救濟角度出發的改進
美國商務部在07年的時候對中國出口的銅版紙進行反補貼初裁,這是第一次美國對中國進行這種反補貼措施,對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們需要從中找出問題的關鍵,在嚴峻的國際貿易市場找到出路。這里就需要會計制度的輔助,需要我國對于政府補助的相關會計準則做出調整和修改,使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同質化,只有和國際會計準則同質化較強的會計準則才可以幫助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市場中得到國際市場的人口,也可以保障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訴訟中得到國際的認可。我國在這幾年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政府補助的會計準則已經和國際會計準則大致相同,不過還是有一些需要改善的。比如:我國的政府補助不考慮國家與企業間的債務豁免問題,而國際會計準則規定:“對于政府提供的可免予歸還的貸款,如果可以合理地保證企業將滿足免予歸還貸款的條件,則可作政府補助處理。”從這里的就可以發現國際會計準則是十分嚴謹和全面的,這就需要我國對政府補助的相關項目和政策進行公示,并對政府補助試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披露,這樣對于我國的貿易環境將會有著巨大的提高
四、結語
從上文分析發現,我國政府補助會計準則還存在較多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進行調整,要不斷跟隨國際會計準則的步伐,這樣才可以保障我國會計準則的先進性。政府補助是我國政府的支持政策,所以需要合理的利用好政府補助幫助我國的企業取得較好的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