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山
摘 要: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無公害水果市場的需求量也迅速擴大,水果品種的多樣化也逐漸增多,在科學技術的迅速提升下,人們也在追求更高的農作物品質,并且實現了農業的高品質和產量,因此,這就充分的實現了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優勢,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新的防治措施正在逐步完善,本文針對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詳細的論述,發展綠色果品方面的成功經驗,希望為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人員提供有利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解析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產業大國,生產綠色農產品是最基本的目標,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都是以農藥為主,這種方法雖然對病蟲害的防治有效抑制,但是也有很高的副作用。對人們的身邊以及果樹本身帶來安全隱患,為了提高農作物總產量增加農業生產總值,就需要使用無公害技術防治病蟲害的侵襲,所以,要重視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但是在防治工作上依然存在很多方面問題,只有通過科學的途徑來解決農作物問題,才能有效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
一、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化學農藥防治的選擇問題。化學農藥防治的選擇問題對于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所選取的化學農藥不適合此類果品,那么將造成大規模的減產以及其他問題的產生,因此,在進行農藥的選擇時一定要慎重,其次也要注意施藥的時期以及施藥量的確定。
2.病蟲害綜合防治思想的貫徹問題。在進行實際的果樹病蟲害防治之前,應當事先樹立起綜合防治的思想,擺脫傳統的只依靠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思想,將各種防治方法進行綜合利用,以便更好的解決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
3.果樹病蟲害的防治不及時。從目前的情況看,在病蟲害的防治工程中,對于時機把握不好,在剛有病蟲害痕跡的時候,都不留心注意,在巡視的時候只是看大范圍的情況,針對細節不做處理,錯失了防治的最佳時間。直到病蟲害大面積爆發后,才引起農民的重視,但這時的病蟲害已經相當嚴重了,此時的農民多半會大量的噴灑農藥和殺蟲劑,認為濃度越高,藥效就越好,忽視了農藥對果樹的傷害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造成的負面因素很有可能延緩農作物的生長周期,降低當年的產量。
二、無公害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合理的進行規劃以及建園工作。由于無公害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強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以及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在建立果園的初期就應當充分的考慮環境的污染問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盡量的在空氣清新、水質良好的地區進行果園的建立工作。當果園建立完畢,要在果園的周圍建立防護林,此過程中主要需注意的問題是要避免種植與果樹有相同病蟲害的林木,防治其遭受病蟲害的侵襲。
2.做好植物檢疫。隨著外來引種的增多,在果樹建園苗木調運和苗木育種上,植物檢疫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從源頭上防治病蟲害的關鍵環節,能有效防止危險性生物隨果品、種苗、接穗及新產品人為引入傳播。我國有關林業部門不斷加強和提高植物檢疫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嚴格檢疫制度,積極組織生產單位和個人建立無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種苗繁育基地,指導選育抗性品種。對種苗繁育基地一年進行兩次產地檢疫,對檢疫不合格的,不簽發《產地檢疫合格證》,不得擅自調運。特別對植物檢疫工作中的調運檢疫這個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并加大了執法力度,很大程度上杜絕了病蟲害的人為傳播,確保了當地林果生產的安全性。
3.加強果樹的管理工作。對于果樹來說,其生長的強弱與病蟲害的發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果果樹的生長過弱,那么會導致樹體的抗逆性逐漸減弱,因此容易患上病害。如果果樹的生長過旺,則會導致枝條徒長,樹冠郁閉的現象產生,除此之外,果實也會大量的減少,容易造成病蟲害的發生。嚴格控制化學防治措施,建園時宜選擇對當地易發病蟲害有一定抗性的果樹品種,以減輕病蟲害發生的程度。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推行無公害果樹生產。但在目前的農業條件和技術水平下,化學防治仍然是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人們對果品質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推行果樹無公害生產,勢必要對果樹病蟲害進行無公害防治,這樣,化學防治方法應作為一項輔助措施,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盡量選擇生物源和植物源制劑以及低毒、低殘留,對人、畜、植物安全的綠色有機農藥,科學合理使用,進行適時防治,對癥防治。
4.對果樹進行合理的修剪。果樹的修剪工作是果樹生產中一項重要技術,其不僅能夠促進果樹的生長,也能夠有效的防治病蟲害危害。在果樹的修建過程中,主要提倡選用通風透光性樹冠,盡量采用中小樹形。對于現有的樹形來說,如果樹枝過于濃密,就要進行控冠改形操作,以此來形成通透性樹冠,達到枝不磨,梢不碰的效果,有效減少病原菌和病蟲害的孽生場所。
5.果實套袋以及樹體涂白工作。果實套袋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商品外觀,使果面光潔美麗,著色均勻,增加果農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實現果品出口創匯。與此同時,果實的套袋可以有效的減少農藥的殘留、機械損傷以及病蟲害危害,對樹干和主枝進行涂白,不僅可消滅樹干和樹縫中的越冬害蟲,還能夠減少“日灼”對樹體的危害。在涂白劑中加入一些固體的石硫合劑,還可以預防老鼠和牲畜的危害(見圖1)。
6.病蟲害的物理防治工作。利用害蟲有較強的趨光、趨波以及趨味的特性,可以將光波設定在特定的范圍之內,進行害蟲的引誘以及捕殺。應用頻振殺蟲燈,對多種鱗翅目等害蟲有誘殺作用,還可利用粘性色板誘殺作為害蟲測報和防治措施。適當使用農藥是控制病蟲害,保證產量的必要措施,但應科學的選擇與合理的使用農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止環境污染,是無公害的關鍵。
7.嚴格控制化學防治措施。建園時宜選擇對當地易發病蟲害有一定抗性的樹種和品種,以減輕病蟲害發生的程度。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推行無公害果樹生產。但在目前的農業條件和技術水平下,化學防治仍然是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隨著人們對果品質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推行果樹無公害生產,勢必要對果樹病蟲害進行無公害防治,這樣,化學防治方法應作為一項輔助措施,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盡量選擇生物源和植物源制劑以及低毒、低殘留,對人、畜、植物安全的綠色有機農藥,科學合理使用,進行適時防治,對癥防治。
三、結語
近些年,我國雖然在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上有所改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就需要結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手段對果樹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根據出現的問題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為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益海.王宗菊.無農藥污染農產品生產的治理對策[J].植物醫生,2015(02)113-114.
[2] 張春良.呂蒲城.控制農藥污染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J].植保技術與推廣,2016(05)18-20.
[3] 文義澤.淺議無公害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解析[J].植物醫生,2016(06)223-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