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艷
摘 要:山區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工作范疇廣闊,具有極高的推行價值,對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較高的社會口碑。對山區農民而言,農業機械可協助其開展農業增產增收活動,幫助山區經濟實現勻速發展;同時農民對農機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意識也代表著其對安全意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知程度。而推行開展和維護上述思想行為進程的主動力就是山區農機安全管理工作者,由此可見山區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以平壩鎮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現狀為點題開頭,由此逐步分析相應的解決對策,望能為山區農機管理工作良好有序發展提供些理論幫助。
關鍵詞:山區農機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平壩鎮屬于半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大鎮,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業機械的使用在其農業生產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自2009年實施中央農機購置補貼以來,農業機械化得到了較快發展,到2016年末全鎮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580萬瓦特,鄉村從業人員共4500人,擁有農用運輸車35輛,拖拉機40臺,微型耕整機286臺,農用排灌機械1160臺,機動噴霧器1573臺,畜牧養殖機械2007臺,農產品加工機械902臺。累計完成機耕機耙面積1.32萬畝,農機化經營總收入261萬元,農機戶經營純收入109萬元。理論上若地區農業發達則相對的農機監管和使用工作都應處于高速運轉環節中,但就平壩鎮農機使用現狀及事故隱患覆蓋面而言,很明顯其農機管理從各個方面都存在缺陷因素。即有整體監管的意識認知誤差,又有長期田間作業不良習慣所致,但無論何種原因,農機的安全管理都與農機使用效益與農機作業者的人身安全相關聯,因此山區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完全具備研究思考必的要性,本文特此對平壩鎮現狀進行簡單探究。
一、平壩鎮農機安全現狀
1.農村道路交通條件差,交通安全設施缺乏
平壩鎮平均經濟水平從整體而言仍處于中下地位,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通過各種途徑積極想辦法引進龍頭企業到我鎮發展農業產業,通過帶動發展,農戶產業發展途徑也得到不斷的擴充,但是由于受交通地理條件和個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安全系數較低的小型微耕機就充當了農業運輸的交通工具,受現有交通條件的限制,微耕機運輸為平壩鎮交通安全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鎮上正在積極增加合作方培養本土經濟大戶,發展需要時間,同時交通屬于長期公共設施,因此就山區交通條件而言,能夠完整修筑兩端安全地界和路基的道路都不多見,更不要說具備安全防護裝置。交通路面存在安全隱患,而危險道路也未能及時進行標注,這對于農機駕駛人員而言便是極大的預定危險。以2016年平壩鎮微耕機統計數據為例,2016年平壩鎮共有微耕機286臺,分布在全鎮13個村委會。這些微耕機不但承載著犁田耙地的任務,更重要的是作為農戶運輸及載人的工具,這無疑對農機使用者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但是由于現有的法律法規對農業機械管理沒有作出明顯的界定,導致農機管理人員常會認為有關于交通路面的管制并不算在農機管理內,但事實上道路也是農機使用中的重要階段,若交通安全質量極差,則定會加快農機設備的損耗和駕駛人員的生命威脅。
2.山區交通不便,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缺失
從平壩鎮的地理條件來看,山區地形占平壩鎮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農產品運輸受道路建設條件的限制,因經濟限制村民常將農機運輸設備雙向使用,既參與農業生產也常被用作交通運輸工具。而運輸設備從性能上講不適應長期壓力運輸,長期以往定會出現交通安全事故。同時多數農機多為未登記項目,也是安全管理盲點的最大構成。
3.農業機械數量多,工作面廣
平壩鎮經濟作為以烤煙、辣椒、萬壽菊為主,這些作物運輸需求量較大,特別是萬壽菊運輸中微耕機成了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而加工設備的數量與區域作物種植面積具有正向關聯效果。平壩鎮農作物種植區域面積高達五萬余畝,由此可推其所有加工機械及作物機械的整體數量。雖然平壩鎮農機推廣工作還未深入每個村寨,但也保證了每個地區農戶都具備了基礎設備。一方面這意味著平壩鎮的農機推廣工作更處于上調趨勢,但另一層面這也意味著本就因經濟和地形原因難以擴散開展的安全管理工作,將面對更加繁重的設備管理量問題。方法還未經探尋,工作量便遙遙領先,這便是平壩鎮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大開展矛盾問題。
4.農民安全意識淡薄,農機安全監管存在偏差
監管問題具有兩方面活性因素,其一是農民自身行為意識。雖然很惋惜,但的確因消息渠道和當地生長的因素,會使得農民在使用農機設備時存在能操作就能控制的心態。一般像微耕機這種小型設備基本都是由種植者自己操作,該設備操作簡單易上手,同時具有活性移動功能。于是部分農民就忽視了農機設備的專一效用特性,常常將微耕機用途于短程或中程運輸。并且多數農民農機安全意識較低,認為微耕機不屬于車輛毋需維護管理和遵守規則。其二為安全管制人員的行為意識。微耕機的確屬于輕型簡單設備,其操作危險性確實較為客觀。于是監管人員便忽略此方面的法規定制,完全不將設備操作算在交通管制進程內。而危險系數雖小但絕不等同于零,因此正如上述監管人員思想問題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才使得原有的設備壽命以及作業安全性被大大打薄,也加深了農民的抗法、不懂法程度。
二、提升平壩鎮農機安全工作效率的對策
1.強化領導,明確責任,確保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實現統一管制的最佳手段即為制定責任體系,而責任體系的完成需要一位固定的高層監管人作為道德標桿逐層強化監管層次感。農機事業與國家產業指標和人民生命息息相關,對此,相關高層監理人員要強化監管結構,在監管開始之初設立統一目標并要求全體人員以目標為行動方向,規整方向調節力度,將目標內容關聯至每一位行動者身上,徹查監管死角。用統一規劃認真實現的強化手段徹底規整平壩鎮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結構。
2.加強山區農機安全全方位宣傳教育,提高山區全民的農機安全意識
解決問題要從根源抓起,這是徹底管制的唯一手段也是長期實踐的最高效手段。相關管理實現人員要經常組織有內容、有規格的安全教育培訓,針對農機使用人員進行長期思想規整教育工作,旨在改良其思想動向,規范其自身農機使用習慣。同時要加強農民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知度,幫助其架構基礎法律意識,以將違法誤操作行為及時清除。而后也要有針對性的開展以農機類型為主的操作培訓課程,建立農民農機主人的維護保養意識,也可為其提供保養維修途徑以加深農民農機維護主動性。
3.農機監管與服務并存,營造農機安全良好環境
農機監管與服務并存,營造農機安全良好環境。強化農機安全監管檢查,認真開展農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聯合公安、安監、交通等部門及時查處拖拉機無證駕駛,無牌行駛,違章載人,酒后駕駛及私自改裝農業機械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規范農機操作,糾正安全農機作業,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加強基層農機隊伍建設,上級農機部門要加強對鄉鎮農機人員的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的業務指導,提升他們的素質和裝備,深入村組農機戶,在農機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對轄區農機安全生產進行巡查及隱患排查,對違章違規行為進行勸導制止,從源頭上防止農機事故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