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迎接十九大特刊地方篇評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壽 川
展開砥礪前進的系列畫卷
——《人民日報》迎接十九大特刊地方篇評析
□ 文/壽 川
從8月7日起,《人民日報》在9-16版推出特刊《砥礪奮進的5年 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每天8個專版,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多個方面,全面反映5年來各省區市在黨中央領導下取得的發展成就。特刊聚焦新亮點、突出獲得感,數據說話、創新表達,使《人民日報》的十九大預熱報道邁向高潮。本文是其特色分析。
十九大 特刊 特色 人民日報

壽 川人民日報社研究部
這組特別報道,時間跨度一個半月,30多個省區市、32期特刊、256個版面,既要求大同,又要做出差異化的特色,展示地方發展各自的亮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8月7日至9月19日的32期特刊來看,可謂開局良好,質量穩定,亮點頻現,可圈可點。
這組特刊的策劃體現出整體性與統一性。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黨建等主題的引領下,集中展示各地在砥礪奮進的5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刊的封面和頭條,都統一刊發地方主要領導的署名文章,闡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開創出的新局面,特刊2-7版都是共同主題的分別展示,特刊8版的封底則都是用圖片反映當地發展建設的奮進步伐,較好地顯示出策劃的統一性與整體性。
在分別展示成就的2-7版,自由發揮的空間比較大,5期特刊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北京篇、河北篇、遼寧篇等,將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講話內容放在文頭進行突出處理,報道與之相對應,解讀梳理各自的實踐、落實情況,凸顯出核心意識與大局意識。
天津篇在報道經濟發展喜人成就的同時,圖片專版以“一家人與一座城”為題,講述美麗天津這5年的故事,以小見大,視角獨特。
山西篇通過答卷、氣魄、責任、路徑、新貌、魄力、印象等關鍵詞展示新征程,并將如何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山西答卷”放在特刊2版的重要版面,體現了當地政治生態由“亂”到“治”的轉變,很有山西特色。
云南、內蒙古和西藏篇,突出心手相連,團結奮斗這一中心,突出新使命與新答卷這一主題,通過數據曬百姓幸福感,借用圖片展示和諧社會生態、發展的前行步伐,特色鮮明。特別是新疆篇,組織策劃上緊緊圍繞穩定、治理、團結、開放等幾個關鍵詞,突出了新疆特點。特刊2版頭條《天山南北 人心思穩人心思治》、特刊3版頭條《有事大家幫 節日一起過》、特刊5版《書寫一帶一路建設新疆篇章》、特刊7版《五千援疆項目助力富民興邊》等,都緊扣關鍵詞,展示成就有針對性,非常令人信服。
這組特刊的最后一期是兵團篇,內容上以“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新邊城”“幸福地”“綠衛士”和“兵團魂”為抓手,全面展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五年來的新發展與新成就,用共和國的寵子、赤子、才子、驕子的比喻抒發維穩戍邊的兵團人的赤子情,既有別于前面的地方報道,又凸顯了自己的特色。
“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的另一大特色是重視數據解讀,絕大多數版面都配發了數據圖表,并注重民生話題,反映群眾獲得感。數據圖表不僅活躍了版面,也幫助讀者快速閱讀,提升了閱讀體驗。
北京篇頭版的“數讀”,選取人們最為關注的3組數據,反映5年來北京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來北京市GDP及第三產業占比和2013-2016年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展示成績,一目了然。
天津篇的4版是《數字解碼“美麗天津”》,對天津5年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建設方面的亮眼數據,以圖表的方式進行集中展示,用圖表描畫美麗天津的發展全貌,并將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和專業點評相結合,有視覺沖擊力。
山西篇的4版展示山西的民生成績單,版上分別制作了增收、就業、養老、教育、醫療、扶貧、社保等專項圖表,來反映山西民生福祉的持續增進,簡潔明快,賞心悅目。
四川篇的特刊4版,用圖表反映全面深化改革的四川成績和全面創新改革的四川做法,緊扣“改革創新”的版面主旨,有序也有章法。
西藏篇特刊1版“數據里的幸福西藏”欄目,通過5組數據的展示,反映截至2016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收入、通訊、出行、醫療、壽命等五方面的情況,欄目標題有內涵,數據清晰直觀,說服力強。
特刊頭版統一采用縱向二分法切割版面,左側為地方主要領導的署名文章,右側上為“數讀”,下為“導讀”,中間是手寫體的地方簡稱。簡稱襯底為當地標志性景觀。這樣的設計使特刊頭版簡潔清晰,地方特色突出,令人眼前一亮。其他版面如天津篇的2-3版通版設計,很有氣勢;山西篇的6、7版,壓底照片與版上照片相呼應,數字圖表與文字報道相穿插,美觀得體;廣東篇特刊4版中心,以一扇窗的設計,反映廣東自貿區提高開放層次、對接更高水平開放的新窗口。設計有巧思,也很吸引人;海南篇以《海南游 火全球》為題,以地球儀式的圓形圖片為中心,套以多張照片,突出“火全球”主題,讓人眼前一亮。
圖片運用講究。這組特刊可以說圖片和圖表撐起了半壁江山,圖片內容貼合版性,呼應主題,色彩亮麗,很好地起到烘托版面的效果。天津篇將特刊2-3版打通,用城市夜景的俯瞰圖貫穿,頗有氣勢。上海篇特刊2-3版的通版,用黃浦江及沿岸建筑的大圖片襯底,既壯觀,又有上海味道。山西篇特刊4版,主題為民生成績單,主圖為街道上排列整齊的共享單車,車輪上“綠色出行 低碳生活”字樣清晰可見,6幅小圖共同突出人們的笑臉,有工人、農民、老人,還有母嬰、兒童、青年,用他們真實、由衷、燦爛、幸福笑容,反映山西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另外,這組特刊的最后一版都是圖片專版,有當地建設和故事,也有各方風采和風景,地方特色濃,也擴大了文字報道的信息量。
標題有時代氣息。如北京篇的《從“地相接”到“人相親”》《讓每個夢想都找到一個家》《北京刷新城市顏值》《獲得感,群眾眼里看得見》,天津篇的《聽!津門奮進的鏗鏘足音》《數字解碼“美麗天津”》《津門百姓,滿滿的獲得感》《一家人與一座城》,河北篇的《“早進京津石,當晚可回家”》《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山西篇的《改革開放擴大朋友圈》《“訂單攔都攔不住!”》,遼寧篇《干部擰緊思想開關》《丹東干部下了鄉 農民賣貨不再慌》,吉林篇《牢記囑托 擼起袖子加油干》《黑土地飛出“米鳳凰”》等,有的借用網絡語言,有的采用文學形式,有的動感十足,有的鏗鏘有力,也有的口語化表達,都給人新鮮感,也能吸引眼球。
突出閱讀體驗,傳播且行且創新。縱覽32期特刊,總體感覺開局良好,策劃有聲勢、內容有特色、表達有創新。但這組報道戰線拉得長,一個半月下來讀者難免會產生視覺疲勞,對此,編輯記者們是下了一番功夫,有不斷調整中實現了常變常新。具體表現為:
(一)內容上更多注重讀者感受,更多用講故事、親歷者說等方式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上海篇在特刊2-3版推出一組漫畫,圍繞“先行先試 全面突破”這一主題,展示過去5年上海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探索與奮進,四幅漫畫聚焦自貿區建設、科技創新、社會治理和從嚴治黨四方面取得的成績,形式新穎活潑,讓人耳目一新。
貴州篇特刊2版,“黨建·駐村故事”欄目《第一書記進村來》文章,開頭的情景:“黑黢黢的碗,熱騰騰的粥,顫巍巍的手,鄰居70多歲的老太太,推開了第一書記吳曲波住的破舊小屋的門。吳曲波不禁眼睛一熱,‘咕咚咕咚’把粥喝了下去。時隔兩年,吳曲波記憶猶新,他說,這哪是一碗粥?這是鄉親們的感情,將永遠成為他干事前行的最大動力。”一下拉近了黨建話題與讀者的距離,有血有肉有情感溫度,增強了閱讀吸引力。
河南篇特刊2版的“一線故事”欄目,通過三個小故事,展現河南基層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虧了家人富了鄉親》《黨員追分 村風向善》《企業有活力 社會增誠信》,角度不同,以小見大,令人信服。
湖南篇特刊7版《硬骨頭,咋啃?》《鬧心事,沒了!》,通過基層干部和村民親口講述的方式,反映當地扶貧攻堅、精準扶貧取得的成效,以親身感受的形式呈現,有新意,更讓人愛看。
(二)版式上盡量將長文打碎變短,采用小標題+提要的方式,把長文隔短,為閱讀提供便捷。吉林篇的特刊2版《牢記囑托 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文,共有4個兩行小標題,分別對應糧食、藥品、創新、裝備制造業四方面,反映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考察時隔兩年后發生的變化,每個小標題下,都用一段習主席視察當地時的場景作引,并以此統領這一章節,不僅使長文變短了,而且文章也活潑了不少。
上海篇特刊5版《走好超大城市創新轉型之路——訪上海市市長應勇》一文,四個小標題采用黑體字,把文章切成四部分,每一部又以問答的形式出現,并且將提問部分的文字變成楷體,全文近2500字就這樣被有效打碎,在給人帶來閱讀舒適感之余,為吸引讀者通讀全篇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三)標題也越來越在既活潑、輕松,又蘊含深意上下功夫,提升了標題的思想性和版面的鮮活度。江蘇篇特刊6版《不傷筋動骨 難脫胎換骨(引)五級河長守護10萬河道(主)》,體現了江蘇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鐵腕治污、整治環境的決心與舉措,引題朗朗上口,蘊含深刻哲理,主題的“一五一十”,體現了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已步入制度化軌道,并實現了全覆蓋監控,有意蘊也有內涵。

福建篇特刊4版《自貿試驗區探索發展新空間(引)大膽試 大膽闖自主改(主)》,通過“營商環境麻煩留給自己 方便留給企業”“貿易服務 數據線上跑路 辦事不用跑腿”“ 兩岸融合 臺灣上午采摘 大陸下午上架”“ 互聯互通 貨物駛出口岸 新鮮帶回家門”四個小標題內容的深入解讀,反映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活力,引題提煉精準,主題有韻律感,更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發展脈動。
江西篇特刊4版《生態文明是“甜的”》,用事實詳細解讀了江西資溪人對當地優良生態環境的自豪感,通過說成績、話舉措,提煉“空氣是甜的,水是甜的,青菜是甜的……生活更甜了!”這一主題,讀標題、看文章,都感覺清新撲面。
(四)“融”意識越來越強。這組特刊,越來越注重二維碼鏈接視頻,其中河北篇配發了8個,上海篇5個,廣西篇4個,貴州篇6個、甘肅篇7個、寧夏篇6個,青海篇14個,其它省份都有2-3個,值得一提的是,從8月14日第六期特刊開始,由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客戶端在特刊一版推出了“我給家鄉點個贊”二維碼,請網友給自己的家鄉投票,很好地將網上網下“融”在一起,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五)視覺專版的內容也越來越實,更注重從風景展示向成就展示的轉向。除上面提到的天津篇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篇,整版內容緊扣“邁向卓越 立志全球第一流”這一版面主題,從高度、廣度、速度、精度、溫度這“五度”切入,與照片形成有機結合,與特刊主題更加貼合,內容也更加厚重。
寧夏篇則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成就,整版以“我的寧夏我的家”為題,通過90年代中期來到寧夏工作、定居的打工者的親歷,展示寧夏20多年的變化,比較接地氣,同時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六)與網友互動欄目有所增加。在報道中,越來越多地增加了讓相關人士、普通百姓談感受的內容,在報道外,還有讓網友講述當地成就,說出心中期盼的小欄目,上海篇特刊2-3版“專家點評”欄目,以《上海改革 站高望遠》為主題,請五位專家學者談感悟,雖然每人只有一兩句話,但這一報道之外的視角,卻成為上海篇的一個亮點。另外,浙江篇特刊3版的“基層干部說干事”欄目、山東篇特刊7版的“百姓心聲”專欄、河南篇特刊2版的“一線故事”和特刊5版的“脫貧故事”、廣東篇特刊7版的“中國夢檔案”欄目、重慶篇特刊3版的“外國人看山城”圖文報道、特刊7版的“十九大代表心聲”專欄、四川篇特刊5版的“新面孔”欄目、貴州篇特刊3版的“點贊”欄目、內蒙古篇特刊6版的“心聲”欄目,新疆篇在5個版都推出的“大家談”欄目,都很好地實現了報內報外的互動,體現了人民情懷,富有時代氣息,豐富了報道視角,做到了既“頂天”,又“立地”。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社研究部)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