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趙 琳 蔡萍萍
廈門日報:抓住主場機遇創新重大國際會議報道
□ 文/趙 琳 蔡萍萍
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舉行,賦予廈門日報難得的報道機遇。地方媒體如何報出自己的特色?如何確保正確有效發聲?如何引導社會輿論?廈門日報做了一系列有益的融媒體探索。
金磚 融媒體 互動 短視頻
舉世矚目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已于9月5日在廈門圓滿落幕。廈門會晤是今年我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之一,也是黨的十九大之前主場外交的收官之作。峰會吸引了全球3000多名注冊記者前來采訪,引發了空前的新聞大戰。作為這次重要國際會議所在地的市委機關報,廈門日報社堅定融合發展,全力以赴、精心策劃、踩準節點、循序推進,全媒體立體化報道此次盛會,精彩紛呈,廣受好評。
在金磚廈門會晤期間,廈門日報社作為東道主城市的地方主流媒體,發揮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轉載、精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重要稿件的同時,強勢出擊,精心策劃,依靠廈門日報社融媒體傳播架構,通過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融媒體報道、創意十足的互動活動、全媒體的傳播方式,講述廈門這座魅力之城創新創業的動人“廈門故事”,傳播廈門開放自信的好聲音。
事實上,報道大幕很早就拉開。2016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印度果阿宣布:2017年9月在福建廈門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當晚深夜,廈門日報兩微一端便發出了這一重大消息,喜訊瞬間傳遍了廈門人的朋友圈。接著,報紙和新媒體聯動,連續推出了系列解讀:金磚為什么會花落廈門?廈門,用什么歡迎金磚?遇見金磚,廈門市民有怎樣的期待?
從宣布到會議開幕,有近11個月時間。這期間,如何把握好報道節奏,既要讓全體廈門市民對廈門會晤深切關注、做到“潤物細無聲”,又要把握好“度”、不能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和“疲沓情緒”,廈門日報紙媒和新媒體做了充分準備。
《廈門日報》充分發揮都市型黨報的獨有品質和特性,主動設置議題,日常專欄與特刊相結合、新聞報道和互動活動相結合、紙媒和新媒體相結合,不斷創新報道方式,強化報道節奏,展示廈門形象,宣傳廈門作為。
《廈門日報》相繼開辟了“喜迎金磚會晤,人人爭做貢獻”“喜迎金磚會晤,同心鑄造城市文明品牌”“聚焦城市建設管理再提升”“文明建設再提升,災后重建再發力”等系列專欄;開辟《金磚視角》刊中刊,通過市民身邊的百姓故事、身邊的變化來講述廈門人對金磚的期待和祝福,以及金磚峰會給廈門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倒計時100天、60天、30天、10天等多個重要時間節點,多次推出《盛世盛會》大型系列特刊。廈門會晤召開期間,連續推出60版、44版大型特刊,并推出航拍廈門八連版。既有對廈門會晤背景的解讀和高端訪談,也有對廈門生態花園之美的優雅展示,創新創業活力的溯源,從不同角度對金磚廈門會晤做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解讀,對與會嘉賓及媒體記者的會內會外的互動報道也深化了報道的厚度和深度。
發揮優勢,整合資源。作為東道主媒體,廈門日報社旗下《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西晨報》、新媒體中心和廈門網都獲得媒體采訪權,但是各子報注冊記者名額有限。如何把這些有利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合力?廈門日報社以金磚廈門會晤報道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向深度發展,成立了廈門會晤報道總指揮部,由總編輯江曙曜擔任總指揮,打破過去一直存在的行政壁壘,通過統籌協調與科學管理,首次采用全報社系統“中央廚房”式的前后方聯動報道機制,創設獨立采編流程,實現了廈門日報社系統前方持證采訪記者資源的統一調度使用,自采稿件的統一審核分發,真正實現了大報社背景下的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多渠道傳播。

每一個微笑都是一份期待,每一句話語都是一份祝福。金磚廈門會晤期間,路過廈門人民會堂,你會看到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100張膚色各異的笑臉組成的微笑墻。這是廈門日報“喜迎金磚—全球微笑接力”活動向全球征集到的數千張笑臉中精選出來的,這一活動在倒計時100天之際啟動,一直持續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一張張來自世界各地的笑臉,傳遞著世界人民對中國、對金磚廈門會晤的祝福,展現了“廈庇五洲客 門納萬頃波”的廈門正張開雙臂喜迎天下賓客的到來。
媒體融合時代,惟有將單一指向變成雙向互動,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黏性和參與度,也才能取得報道的有效傳播和效應。
在金磚廈門會晤報道過程中,廈門日報還連續策劃了“全球征集廈門城市形象口號”“邀您設計廈門微信表情包”“給力廈門會晤添彩金磚廈門”征文、周末一起“美”廈門、“越夜越精彩”廈門夜景隨手拍等系列特色主題互動活動,通過這些創新互動的活動形式,吸引各界受眾關注廈門會晤、參與廈門會晤,提升廈門市民的自豪感、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廈門城市形象口號征集期間,北歐漢學家何莫邪、祖籍福建的中國駐埃塞俄比亞外交官、李敖長女李文、天使投資人蔡文勝、美圖CEO吳欣鴻、央視主持人陳偉鴻等眾多外國友人、專家學者、商界精英、創業者及普通市民紛紛用或優美、或樸實、或簡單、或具象的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心中的廈門形象,對廈門城市形象的特性和氣質進行了廣泛討論和挖掘探尋,反響熱烈。活動共征集到來自海內外近千句口號。全世界愛廈門的人共同參與,察古觀今,謀劃發展,為廈門更美好的未來貢獻智慧。整個征集活動以全媒體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擴大了廈門的知名度,提高了市民的榮譽感。
同樣,廈門人專屬的微信表情包出爐制作過程,也是廈門市民廣泛參與的結果。活動伊始,便向全社會征集。經市民投票,最后確定把廈門人熱愛的市花三角梅、市鳥白鷺、鄭成功雕像、日光巖作為表情包的創作形象,同時,為了更契合金磚主題,還特別創作了一個金磚小超人的動畫形象。五組80個表情包發布后,以其濃郁的廈門地域特色獲得了廈門市民的喜愛,成為廈門人日常微信聊天斗圖的必備。金磚廈門會晤期間,這些微信表情包還登上央視直播屏幕,成為央視與觀眾及網民互動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之一。
服務是最好的互動。秉承這樣的理念,廈門日報也是打足服務牌。金磚廈門會晤期間,許多外國嘉賓來廈參會、旅游觀光以及從事新聞報道、商務活動,廈門日報推出了英文特刊,圖文并茂、版式精美,全面介紹廈門在經濟、城市建設、文化藝術、旅游等方面的成就和特色,展示廈門形象,受到了與會外籍官員、外籍記者的好評,成為他們了解廈門的窗口之一,同時受到了廈門市民的熱捧。
在金磚廈門會晤報道中,廈門日報用實際的傳播效果表明,不僅傳統媒體憑借自己的稟賦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媒體也創新不斷,光彩奪目。
優質的原創內容,是廈門日報新媒體在這場新聞大戰中制勝的法寶之一。原創爆款迭出,不乏出現千萬級產品,同時被海內外上百個媒體、網絡、微信公眾號、微博轉發推薦,成為“網紅”。
在對外傳播中,宣傳片已成標配。金磚廈門會晤期間,廈門日報新媒體承擔了制作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城市形象片的任務。摒棄過去的官方背景說教,轉變傳統的傳播思路,立足短視頻易于網絡傳播等特征,從個體視角甚至是外國人眼中的廈門角度來展示廈門眾生百態、活色生香的風俗情態、急速發展的建設成果以及溫馨文明的城市風貌。
《廈門之約》《大廈之門》《鷺島之光》《正港之味》和《鼓浪之波》,從不同的視角講述廈門故事,展示廈門的獨特韻味和人文色彩。五部網絡短視頻每片3分鐘左右,既可獨立自成一篇,又能互相呼應,組成一組“廈門之……”系列。《正港之味》中的原創歌曲更是以其接地氣的歌詞,獨具韻味的閩南小調與現代嘻哈的混搭風贏得了年輕網友的喜愛與傳誦。這組系列短視頻被國內外眾多媒體轉發,在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新浪等平臺上獲得熱烈反響,總播放量超3千萬。
深度融合,速度比拼。媒體融合時代,轟動效應比拼的是新媒體,新媒體比拼的是創意和速度。廈門日報新媒體在金磚報道中大顯身手。
金磚廈門會晤期間,廈門日報新媒體前后推出了10余個H5,其中僅《廈門歡迎您》一條就贏得600多萬人轉發祝福金磚廈門會晤,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報道及互動高潮。
把紙媒氣勢磅礴的特刊做成H5,讓靜止的傳統版面呈現在新媒體上并動起來,讓更多的新生代通過手機來閱讀感知,這已成為廈門日報融媒體常態。事實證明,這樣的轉變不僅讓紙媒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張,也彌補了新媒體內容單薄的缺陷。金磚廈門會晤開幕當天,廈門日報還推出電子版“金磚號外”,外觀皮膚是報紙模樣,內容包括廈門會晤開幕的主標題、五國領導人全家福、一段不斷循環播放氣勢磅礴的廈門航拍視頻。號外得到了廈門日報讀者及用戶的好評,直呼“這報紙太贊了!有聲有色有畫面,有圖有文看視頻”。除了傳統的圖文H5外,廈門日報還推出了《聽,這是來自金磚五國人民的祝福》《我在廈門,廈門歡迎您》等音視頻相結合的H5,讓人身臨其境,獲得極大的參與感和共鳴。
金磚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多次深情點贊廈門,稱廈門“高素質、高顏值,是魅力之城、創新創業之城”。廈門日報新媒體更是發揮快速反應的作戰能力,第一時間利用兩微一端推送習近平總書記為廈門代言及廈門市民群眾熱議總書記講話的系列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引發熱潮,三條微信閱讀數均破百萬。此外新媒體還利用H5、廈門城市航拍視頻配總書記原聲等多種形式進行二次發酵,再迎高潮。
不僅有傳統的報紙、微博、微信,更有城市形象宣傳片、H5、動圖、動漫、號外、新聞短視頻、直播、720°VR空中看廈門、音頻節目等,廈門日報融媒體多點發力、多端齊發、多角度呈現、立體化傳播,在全球媒體同臺競爭中展現了廈報風姿。
(作者趙琳是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任,蔡萍萍是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副主任)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