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1月13日報道,原題:東南亞影響力之爭,習領先于特朗普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正在東南亞爭奪影響力,其中一方似乎進展更大。習近平主席推動談判自由貿易協定,并在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之下斬獲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這種情況下,中國在地區的影響日益凸顯。
另一邊是特朗普。這位美國總統11月中旬的亞洲之行,是25年里美國領導人訪問該地區時間最長久的。但是,在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因為他更喜歡通過雙邊協議的“美國優先”方式——之后,地區各政府正急急忙忙地調整貿易框架。
最終還是錢說了算,以下是美中兩國如何在東南亞較量之一覽。
貿易。貿易談判仍是亞太經合組織和東盟領導人會議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明顯問題。今年以來,全球貿易加速,但在TP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均不完整的情況下,貿易框架不牢固。就與東南亞的貿易而言,中國對美國的領先優勢明顯擴大。而10年前,兩國對東南亞的貿易總額幾乎差不多。
投資。投資方面的競爭波動要大得多。東盟數據顯示,美中兩國企業對東南亞投資均有起伏。 2010年以來,美國常常擊敗中國,但去年美方的優勢縮小,目前兩國對東南亞的外商直接投資僅有24億美元的差距,是5年里差距最小的。
有一點要注意,據新加坡的東南亞研究所一份報告稱,中國有些對外投資是經由香港的,這就掩蓋了中國在東盟的實際影響。過去7年中,香港的投資與中國內地的不相上下。今后,由于中國計劃增加對東南亞和其他地區“一帶一路”項目的支出,中國的投資數字將會上升。
旅游。越來越多中國游客涌入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東盟數字顯示,該地區中國游客比例2015年為17%,高于4年前的9%。而同期,美國游客數量幾無變化,在最新數據中僅占3%。
匯款。至少在這方面,美國在東南亞輕松占優。不過,在爭取東南亞人好感方面,美中可能都面臨不小的挑戰。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亞太地區38%的人認為特朗普任總統期間與美國的關系會變壞。中國也不會輕松。民調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東南亞國家那里得到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
(作者米歇爾·賈姆里斯科,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