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肖飛
【摘要】劉海粟的藝術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他堅持自我,最后在山水畫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造詣。劉海粟曾經在1912年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并多次去歐洲學習,在國外進修的這段時間他完成了自己思想上的轉變,將后期印象派的藝術手法與中國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探索出中西融合的藝術變革。劉海粟藝術思想上的改變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上,豪放、粗獷的潑墨藝術山水畫就是他獨特的藝術風格。本文將以劉海粟的山水畫為例對劉海粟的藝術風格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劉海粟;山水畫;潑墨
劉海粟的山水畫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尊重并合理運用傳統繪畫的方式,但是卻不拘束于傳統繪畫的格局。劉海粟在繪畫創作中有意識地將西方的繪畫藝術融入到自己的畫中,將中國繪畫的精髓與西方繪畫較為成熟的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作為一個本土的中國畫家,他對中國的繪畫藝術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對筆、墨、水、章法、意境的運用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后期在國外進修過程中受到后期印象派的影響,使得劉海粟的繪畫中顯現出中西文化的兩種特性。劉海粟的繪畫是中國繪畫界一次成功的探索,他的成功為我國繪畫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
一、劉海粟山水畫的藝術特點
劉海粟在繪畫藝術上的發展情況可以稱之為大器晚成,在早期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使得國內的人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到劉海粟繪畫中的藝術價值,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繪畫藝術的沉淀使得劉海粟的繪畫藝術變得更加成熟,到了后期的潑彩畫就是他藝術風格的真正體現,并得到了國內繪畫界乃至于世界的認可。他的潑彩畫以中國傳統繪畫工藝為基礎,加上西方抽象繪畫元素,在畫中體現生活的意境。在后期的藝術風格中有著中國書法的畫風,古代文人的畫骨和西方自由思想,從而形成了一種豪邁大氣、不拘一格的藝術風格。
(一)山水畫中用筆的藝術
中國的繪畫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在中國的歷史中有著很多優秀的畫家,他們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不同時期繪畫的意義,每個畫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縱觀中國歷代畫家他們都是通過筆墨來進行繪畫、抒情、達意,在畫境中融入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和思想,這樣就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繪畫語言。中國繪畫中筆、墨的使用方法很多,不同的使用方式代表不同的藝術風格,藝術家在選用筆、墨類型的作畫過程中也表達出當時藝術家的心境和藝術風格,在揮灑筆墨的過程中藝術家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他們的心中筆墨就是藝術,就是當時他們所擁有的最珍貴的財富,藝術家在揮灑的過程中隨心所欲,通過筆墨在白紙上表達心中的美好,這就是筆墨傳情的意境。黃賓虹在《畫語錄》中指出:“中國畫有三不朽:即用墨不朽也;詩、書、畫合一不朽也;能遠取其勢,近取其質不朽也。”劉海粟的潑彩山水畫藝術繼承了筆墨揮灑的這一特性,在畫中無論畫感的動態有多么的狂野都能將畫的意境完美的定型在白紙上,這就是用筆作畫的獨有特性,是動與靜的完美結合。他認為中國畫中筆的運用有著很大的學問,控制的不只是力度還有更加細微的變化,例如在《萬松暮霞鏡心》這幅畫中主要的色調是朱青色和墨的融合,形成山體的背景顏色,而松樹和右邊一組山石是采用屋漏痕中鋒線條的方式畫出的,整個畫面顏色和墨跡相互搭配,在線面上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特殊效果就是劉海粟對傳統國畫用筆深刻認識基礎上的合理運用。
(二)墨彩的運用
張大千是一位和劉海粟一樣都喜歡運用潑彩作畫方式的藝術家,他們在潑彩作畫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藝術造詣,但是他們的藝術風格和作畫類型還是有一些區別,從潑彩作畫的形成方面上可以看出張大千的潑彩靈感大多是從唐代壁畫和自然界的青綠山水中得來,而且張大千喜歡在畫室中慢慢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劉海粟的潑彩作畫是在國外深造學習中受到后期印象派光色處理的啟發而產生的,主要是將西方的色彩技法與中國的繪畫工藝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來說,張大千在作畫過程中采用的是墨色分潑技法,比較擅長局部的潑彩補角;而劉海粟采取的作畫方式與張大千有所不同,他一般采用的是墨彩并用及粉彩并用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對傳統作畫方式的一種延伸和擴充。同時劉海粟還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的創新,大膽地運用臟墨和臟色來作畫,近處看時會覺得白紙上是滿紙狼藉,但是在遠距離觀察下就會有一種通體透亮的視覺效果。在這方面張大千潑墨潑彩的畫中是不會出現的,他追求的是一種干凈、純潔、完美、透明化的畫境,不會出現畫的瑕疵。劉海粟的潑彩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自由性,注重的是整體上的完美,所以在精細方面比不過張大千。
(三)山水畫中的修飾
劉海粟的山水畫畫風豪邁奔放、色彩濃重,是一種介乎于抽象與具體之間的狀態,由于劉海粟在繼承了中國畫風的基礎上還吸收了西方藝術的新興元素使得他的畫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在保留自身風格的基礎上適應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劉海粟充分運用了繪畫中的修飾藝術,使得大多數人都能看懂他的畫,欣賞他的畫。以《黃山一線天奇峰》為例,畫中的黃山有一種大氣磅礴的氣勢,筆飛墨舞,揮灑自如,這些都可以體現出劉海粟個人深厚的繪畫功底。畫面中注重色彩與場景的搭配,色彩華麗,流云具有一定的飄逸動態美,結合恢弘大氣的黃山,使得整個畫面具有一種狂美的動感。這幅畫在不同的距離中會給人不同的視覺效果,帶有西方油畫艷麗的美感和中國畫嚴謹的畫風,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
二、劉海粟山水畫對我國藝術界的影響
劉海粟在美術界有著很高的藝術成就,身為一個地道的中國藝術家他精通中國畫,在國外進修使得他在西方油畫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優秀的繪畫創作,同時在書法、詩詞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國畫中的潑墨潑彩山水畫是他藝術事業成就的最高點,他在山水畫上的研究和成就對于中國美術界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劉海粟的山水畫是中國文化與西方元素成功結合的產物,并在他個人的努力下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欣賞。劉海粟山水畫發展的歷程非常的曲折,他的畫作的成功和獨特風格的形成都是他個人不斷堅持、努力創新的成果,他的成功為我國的繪畫界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推進了中國繪畫事業的發展。以中融西的繪畫作品中比較著名的有《黃山人字瀑》《黃山一線天奇峰》《江山如此多嬌》等,潑彩山水畫開創了一種新的中國畫的表現技法,打開了中國畫多年來止步不前的局面。
結語
總之,劉海粟在自己追求藝術的道路中,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與艱險,堅持自我,努力創新,最終成為一代繪畫大師。這種不畏艱險、敢于創新的精神是值得后輩藝術家學習的。另外,劉海粟所創作的潑彩山水畫,從藝術成就上來說,有著很高的造詣,這種精妙的作畫手法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對于藝術家的教育和藝術事業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黃建軍.潑墨淋漓貫長虹——淺談劉海粟的山水畫[J].藝術市場,2005(08).
[2]劉曦林.畫到潑彩是峰巔——從劉海粟的三張山水畫談起[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3(01).
[3]陳皎月.張大千、劉海粟潑彩山水畫風格特征的比較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09.
[4]白堅.詩書畫交融并美的光輝典范——簡論劉海粟的題畫藝術[J].藝苑(美術版),1994(03).
[5]樸勇.淺談劉海粟的潑彩山水畫藝術[J].長城,2010(04).
[6]張蔚星.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劉海粟國畫創作的三個階段[J].榮寶齋,2007(01).
[7]陳祥明.壯闊雄奇光色交響——劉海粟黃山畫藝術初探[J].藝苑(美術版),199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