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明
摘 要:智能化防誤操作系統主要用來識別配網故障處理中的一些失誤問題與失誤操作,該系統能有效控制配網故障解除時間,維護系統的安全運行,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及時發現故障,保護系統整體的安全。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配網運行現狀,然后剖析了防誤操作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同時分析了這一系統在配網故障處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配網故障;智能防誤操作系統;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隨著配網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服務范圍的拓展,配網故障也不斷出現,要想高效處理其故障,減少故障處理失誤的問題,就必須嘗試性地開發一個智能性防誤操作系統,約束控制配網系統故障。
1.配網運行現狀剖析
配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配網基建事業的發展,高壓配網系統的施工建設正在大面積展開,配網結構也不斷地得以優化,導致電力配網調度部門也在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實際運營過程中,出現多種問題,例如:電力調度部門無法高效工作,配網無法安全、高效、穩定地工作,一些電網的調度與分析工作僅依靠調度操作票。現階段,多數地區電網調度操作票的編制還停留在人為擬定階段,這不僅使得擬票效率低下,還可能出現較大的誤差和風險,當人員對業務的掌握有失精準、出現錯誤時,則可能導致多種問題和事故。對此就需要創建一套智能化防誤操作系統,通過智能化的控制來預防工作失誤,從而維護配網系統的安全、平穩工作。
2.配網故障處理中智能防誤操作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對于配網系統來說,智能房屋操作系統一般涵蓋下面幾大功能:
2.1 Web 圖形管理功能
此防誤操作系統能夠為一個地域的配電網的結構、拓撲等提供清晰地圖式,而且圖示內部也能展示出一個地域環境中的配網的實際運行狀態、連接特點,例如: 變電站的運行狀態,斷路器的靈敏度等。
這一智能化防誤操作系統實際使用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憑借對顏色的辨別來分出供電段、停電段,也能識別不同線路將的拓撲結構,能夠清晰地識別其中的分界點,這一系統能夠達到對整個線路、設備等的全方位查詢、全過程定位。具體如圖1所示。
2.2 智能化地開票與審核
所謂的智能化開票就是充分利用智能防誤操作系統來自動化開出發票。準備檢測、故障處理操作中,按照高效查找的原則能夠及時地發現10kV線路的拓撲結構,其中具體涵蓋預備性運行裝置,根據預操作的實際需要來充分利用這一系統來發出開票命令,從而得到指令票,同時,發出具體的指令報告,通過這一過程能夠實現自動化開票、智能化審核,減少了人為開票的工作壓力,減輕了人為工作量,也提高了開票的準確度,防止出現失誤。
2.3 智能防誤操作功能
智能化防誤操作是一項基于智能技術、智能系統的防誤操作,相關的調度人員能夠借助防誤操作系統來進行預備性演練、試驗性操作,系統具有自動化監測功能,能夠自動化檢查系統發送的調度命令科學、準確與否,實際的預演練操作中,整個的防誤操作系統中也將呈現出一些與操作相關的信息、數據,并發出一些必要提示,當有不合理操作、失誤性操作出現時,則將發出警告性信號,這就意味著整個系統無法繼續操作,也可能意味著操作中出現一定的風險危機。
智能防誤操作系統最顯著的功能就是能夠智能化地預防操作失誤,這是對傳統智能技術的發展,也是維護配網故障處理的一大進步性技術,將這一系統應用于配網故障處理過程中,能夠提高故障處理效率,減少問題和故障的出現。
此操作系統也具有額外的功能,例如:參照處理規定和要求,讓各類設備發出相關的信號、信息、這些信號、信息等能夠為調度人員的調度工作創造條件,使他們享受到應有的便利。
3.配網故障處理中智能防誤操作系統的應用
3.1故障處理的時間模型
因為配網在實際處理故障過程中,會涉及一系列因素,例如:專業因素、單位因素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配網故障的處理,對此將一切與調度相關的層面設置特定的名稱為:調度環節。如果配網經過運行,逐漸面臨著故障和問題,對調度帶來不良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故障接線圖無法及時、高效地被查詢,與此有關的資料、數據、信息等也將增加時間的損耗,指令票的填寫、記錄與報告等可能消耗更多時間,實際的故障處理操作中,現在設這兩大關鍵點所耗費時間分別為:t1,t2,則能夠得出以下公式:
t=[t1 t2] 這就是調度環節的時間矩陣模型,現實的運算中,不同異接線狀態下的10kV線路故障,t1和t2之間也有所差別,要全面、全方位地分析這一差異在現實中的運用,可以將10kV線路接線做出下面的分類:單輻射接線模式、多分段兩聯絡接線模式等四大接線模式,可以利用以下幾個量來代替:cm1,cm2,cm3,cm4,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得到異接線模式在調度環節故障處理耗時的矩陣模型,結合矩陣中的數據模型,可以對其簡單化處理,對應明確調度環節的耗時矩陣T得出以下關系式:
T=[t1Σt2Σ t3Σ t4Σ]T
現實的配網故障處理操作中,不能只針對一條10kV線路進行故障處理,而是要將目光轉移至整個電力系統,也就是一個系統所負責的整個線路故障處理,要將所有時間累加起來。
3.2 系統構建規則
(1)操作模型規則
應該根據用戶所參照的圖形界面對應的設備實踐任務對應評價操作模式,如果是獨立的場站設備一般選擇綜合令模式,相反,則選擇逐項命令模式。
(2)分散操作任務規則
結合調度狀態命令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實際的調度倒閘操作票內部,各個操作任務都涉及不同部件的工作狀態,可以將操作開關視作一個例子,系統獲得這一操作命令,必將利用此規則來對命令加以分解,再對應將命令分解、轉換。
(3)設備操作規則
這一數據庫不僅設置了設備操作的合理范圍,同時也對如何防止誤操作的發生做出了規定。例如:地刀閘合閘操作中,其內部規則一般意味著處于輸電服務的范圍內,讓刀閘走向拉開模式,開關也不可以閉合。
結語
配網故障的處理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其中涉及復電、調度處理等,為了減少故障處理中的失誤,就要引進智能防誤操作系統,此系統能夠利用其智能化作用,有效預防配網故障,從而保護配網系統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敏智.配電網故障搶修效率提升策略探析[J].電子測試,2013(11):47-49.
[2]蔡樂,鄧佑滿,朱小平.改進的配電網故障定位、隔離與恢復算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25(16):48-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