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衛
【摘 要】現代職業教育對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作用,但作為職業教育的原始股-—企業辦學,在現代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正處于尷尬境地。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企業辦學;迅猛發展;尷尬境地
隨著國家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現代職業教育在其中起著推波助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作為職業教育的原始大軍——企業所辦的職業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正處于尷尬境地。
一、企業辦校存在的問題
1.地方保護嚴重,招生市場混亂,生存發展困難
做為企業所辦的職業教育,在無任何資金來源前提下,生源即為財源。但近年來各地采取地方保護政策,從市到縣、縣到鄉,政府逐級下任務定指標,并將其列為各地中學校長業績考核重要指標,各中學為完成任務,不顧當地職業教育質量好壞,采取準入、分流(只針對政府所辦職業院校,當地企業辦學不納入其中)等不公平制度,拒絕外來職校招生。
另一方面,為搶奪生源市場,各職業院校都采取了各種措施,比如公辦職業院校加大地方保護,民辦職業院校加大招生投入,采用“買賣生源”,為增大收益,在學生培養中采取“短、頻、快”的方式,致使職業教育質量降低,學生、家長、企業均對職業教育失去信心,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形象,而做為企業辦學的職業院校,在招生方面,地方保護不容,采用民辦方式企業不許(資金受企業嚴格把控),處于兩難境地。
2.利益差異較大,機制保障不足,校企融合困難
自90年代末,企業進入市場經濟,其所辦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分離,部分歸地方政府,部分仍屬企業。
做為企業辦學更能融合“三化”(即“學校企業化,員工經理化,學生員工化”)、“四中”(即“廠中校、校中廠、學中做、做中學”)教育,與企業有效對接,培養企業所需人才。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競爭日益加劇,做為企業所謀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職業教育所創造的經濟價值與其主業相比,已微乎其微,因此企業將主線轉移至主業,無暇顧及職業教育部分的發展,對職業教育觀注度不夠,扶持力度不大,僅滿足在能夠維持其生存的基本層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辦學即沒有充足的經濟支持,又沒有良好的機制保障,致使校企融合困難。
3.政策落實不夠,經費保障缺失,境地極為尷尬
雖說國家鼓勵企業舉辦職業院校,但缺乏依據,無指導性政策,所以在各種政策傾向、經費投入、土地使用、職工福利等諸多方面政府與企業都不予投入、關心、支持,導致企業辦學經費缺失,車間簡陋、設備陳舊,員工收入偏低,這種“爹不疼,媽不愛”的尷尬境地已成為企業辦學發展的最大瓶頸。
企業辦學做為職業教育大軍中的有生力量,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即肩負著與其他職業院校相同的社會責任,也承擔著行業、企業內人才隊伍建設、轉型升級的重任,做為國家職能部門應為其發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二、企業辦學未來積極發展的措施
1.統籌安排,合理分布,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分配
(1)優化職業教育區域布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應統籌安排,合理規劃,取消地方保護主義,將企業辦學納入到地區招生范疇,允許企業辦學入校宣傳。同時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嚴厲打擊“買賣生源”,遵循科學性原則,以地方人口數量適當設立職業院校數量(建議按25萬以上人口的縣市按照國家標準只辦一所職業院校),在政策及資金上鼓勵行業或企業創辦職業教育,但要嚴把質量關。
(2)優化職業教育區域資源。調整區域性專業結構,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制,推進協調發展,集好政策、重資金,重點打造,使部分職業院校形成規模化、現代化、信息化、服務化、品牌化,按當地市場需求和專業發展,促使其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對接。
(3)以點帶面,形成區域性的示范輻射作用。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以廣泛的產教結合、校企聯盟為途徑,積極創造條件,穩步推進,通過實習實訓基地共建,以職教集團教學、科研、促進就業和社會服務的作用,真正形成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的職業教育的全新格局。
2.法規約束,創造條件,加強職業院校校企合作
(1)進一步制定法規、政策,明確責權利。通過制定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健全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以及用工就業準入等制度,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規章、政策體系,避免校企合作成為職業學校“一頭熱”,企業辦學與企業分離現象,使其充分認識職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實現校企合作。
(2)為企業及企業辦學創造條件。通過政策,如對企業參與舉辦職業院校的行為給以減免稅收、各種招投標優先考慮等多種政策,減輕企業與企業所辦職業院校壓力,使企業有精力、有動力關注職業教育發展,進一步實現校企對接,實現企業與企業辦學互動和雙贏。
(3)不斷深化,實現校企融合。使企業辦學與企業經營戰略緊密結合,從企業現實和發展需要出發設置專業、開設課程、確定模式、安排時間,遵循“面向生產,按需施教,學用結合,注重實效”的方針,堅持干什么學什么,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為原則,使企業辦學本土化,充分反映企業辦學“學以致用”的基本特征,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3.落實政策,保障到位,確立企業辦學重要作用
(1)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建立財政保障機制。高層監管,對已有的各項優惠政策要確保其落到實處,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消除企業辦學后顧之憂。政府通過政策法規,使普教與職教雙證融通,有力推動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觀念轉變的步伐,提高職校生在企業的地位和待遇,讓企業及行業、企業所辦職業院校、學生、家長都嘗到甜頭。
(2)確保職教經費及時到位,合理有效使用。針對企業所辦職業教育,制定政策,不顧此薄彼,一視同仁,按時足額撥付職教經費(目前企業辦學無任何生均費、教師工資、設備采購、校園基礎建設等各項費用),同時政府加強監管,使各項費用合理有效使用,真正為企業所辦職業院校釋放枷鎖,使其專心投入到職業教育內涵建設上。
(3)充分肯定行業、企業辦學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作用。企業辦學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本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最了解本行業領域的技術前沿、內在運作規律和人才需求等情況,能夠有效地解決學校對專業和企業需求的準確把握,這種辦學模式不僅深刻反映了企業對職業教育內在需求,同時也深刻體現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本質特征,利于實現校企深度融合,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是一種雙贏模式,因此要通過政策法規充分肯定行業、企業辦學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作用。
總之,企業所辦的職業教育在實現校企深度融合,培養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推行“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實訓基地及特色專業建設,為構建全面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進程,充分發揮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等諸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堅信伴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這種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校企雙贏局面會更加明顯,因此,應將行業、企業所辦職業教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加大政策扶持,經濟投入,使其擺脫尷尬境地,切不可將其邊緣化。
參考文獻:
[1]李懷倫.企業自顧不暇,企辦學校如何辦.《中國教育報》
[2]張宗輝.對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的幾點認識.《中國培訓》
[3]趙筱紅.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與思考.《職業》
[4]朱雅奕.企業辦中職學校的困境與對策研究.《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