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秀梅+馮鑫+程海燕
【摘 要】《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某些問題?!庇變簣@數學活動的教學更加注重趣味性,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要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幼兒園數學活動目標有明確要求: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關鍵詞】創設數學環境,激發學習興趣;生活中的數學,在體驗中解決問題;在游戲中學習,體驗中鞏固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在《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及要求,在活動中更加注重興趣的培養,并正式將數學活動納入科學領域,數學活動的內容及形式更加引起關注,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順其自然的在環境中滲透,在活動中發展,在游戲中鞏固。
一、創設數學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的影響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數學活動的進行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兑幊獭分兄赋觯骸皠撛O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币虼耍瑸橛變簞撛O數學活動環境便成為數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師不能局限在幼兒園的某個邊角,而是隨處可見數學啟蒙的內容,由環境影響幼兒數學活動的興趣。
首先,在活動室一面墻上設置秋天主題時,可以制作一顆蘋果樹,若干蘋果,讓幼兒在粘貼蘋果的過程中體會多少的概念,也可制作另外一棵梨樹,在比較中知道多少的概念;可以將水果分大小,讓幼兒在體驗中知道大小的概念。為幼兒準備適量的筐的圖片,讓幼兒采摘水果,并在采摘的過程中學會分類,蘋果放一個籃子,梨放一個籃子。也可以按數字摘桃子,讓幼兒在采摘中認識數的概念。
其次,在幼兒生活區中將毛巾水杯按數字排序,讓幼兒按數字順序讀數字,知道數字的排序。
二、生活中的數學,在體驗中解決問題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隨處都有數學活動的影子。例如在吃早餐時可以讓幼兒數自己吃了幾個早點,可以讓幼兒拿著一個早點,看老師將要分發的早點,讓幼兒知道一和許多;讓幼兒尋找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物品,例如計算器、小食品包裝、手機、日歷、卷尺、溫度計等物品,與幼兒一起研究并總結,了解各種物品的用途,并解決生活中與到的問題。在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幼兒比較外面樹葉的大小多少;看操場上的圖案認識圖形;比較戶外活動器材的大小、長短、粗細、高矮等量的差異;在戶外活動中知道上下左右等空間方位;分組活動時進行戶外活動器材的整理,學會分類……教師在一日活動中主動發掘活動內容,讓數學活動變得更有趣,在體驗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活動的興趣。
三、在游戲中學習,體驗中鞏固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一系列活動都離不開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可以積累經驗,在游戲中可以讓幼兒輕松愉悅的進行活動,幼兒通過對游戲材料的感知操作,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幼兒在愉悅的體驗中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首先,在教育活動中增加游戲內容,比如,可以進行小猴子摘桃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只摘大的桃子,看誰的摘的最大,在游戲中知道大?。贿€可以比較多少,并在活動中對摘的最大和最多的幼兒進行獎勵。
其次,在戶外活動中增加數學活動內容。例如玩跳房子的游戲,格子中寫上數字,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學會正數和倒數;可以在進行游戲的同時對戶外活動器材的形狀進行了解,并在游戲同時強調并加深印象。還可以進行“螞蟻搬家”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運物品,準備各種形狀的物品,在游戲中認識形狀。
最后,在區域活動中投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在大班的區域活動中,可以投放各種圖形的卡片,讓幼兒用圖形去拼圖,可以拼各種圖案,在區域中設置要求,可以用三角形組成什么圖形,可以利用圓形組成什么圖形等,并在活動結束要求幼兒將區域材料按照準備好的貼有圖形卡片的盒子進行分類,在分類中對加深對圖形的認知,幼兒活動興趣較高,并能在幼兒之間的交流中玩出各種玩法;在建構區游戲時,教師進行適當的知道,讓幼兒初步認知立體圖形,在與幼兒搭建高樓的時候告訴幼兒柱體正方體的概念,個別幼兒對立體圖形感興趣,并能在游戲中互相協作,例如幫助拿積木的過程中,幼兒回不自覺的說出圖形的名稱;另外,對各個區域中玩具進行分類擺放,幼兒會按照圖標進行分類,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使數學活動滲透到各個區域中去,使數學活動不再枯燥乏味,讓幼兒在快樂的體驗中完成數學活動目標。
總之,幼兒園的數學教育興趣培養,存在于幼兒園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數學活動,在實踐中得到鞏固,教師要注意發現教育契機,在幼兒身邊啟發幼兒,要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多思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幼兒在教師的啟迪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快樂的氛圍中發展孩子的創造性,使數學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