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剛+馬斌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計劃生育和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讓許多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讓許多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甚至自私,不顧他人感受的性格。這樣是不對的,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許多時候、許多家長是可以放任、忽視的,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是可以“過而不止”。
我聽到過這樣的言論:現在的孩子少(指每個家庭),都很精貴,一家幾個人都得圍著孩子轉,生怕照顧不好。現實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我發現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了,家長們都會面帶微笑的過去,即使有些嚴重的錯誤。記得小時候,我要是犯了嚴重的錯誤,那是非常擔心、害怕的。小時候,是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的,要是自己不小心犯下了大錯,特別擔心被家長、老師知道。即使有時候是一些小問題、小錯誤,要是被家長知道了也是很難為情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們都怎么了?他們很多時候不能分清是非善惡,而且可以大膽的為所欲為。現在的家長們又怎么了?對孩子過分的包容,導致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連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是非觀的機會都不能夠提供。
學校是孩子們學習成長的主要地方,他們在這里要健康的學習成長,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我們學校就特別重視對孩子的正確教育。國旗下講話、班隊會、黑板報、手抄報等各種活動,都滲透著對孩子們的正面教育。學校組織教職工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和理念,組織家長們開家長會、家長委員會、正面管教等活動,也是為了不斷提高對學生的管理教育水平,和家長們一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通過各種活動,讓可愛的孩子們明理、知禮、健康、懂得感恩和奉獻。讓每個孩子都能明白,自己不可以任性的自我,我們還有家人、親朋好友、同學、老師,我們做事說話還要為周圍的人考慮。
其實“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個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我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學生,暫且叫他小淘氣吧,才小學三年級,竟然無法無天,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被他招惹過。小淘氣經常上課時發出怪聲音,做出出格的事情,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導致課堂被打斷,擾亂秩序,弄得老師十分頭痛。找他談話,批評他,他可以邊聽邊低著頭笑。很明顯,他覺得這很好玩,不會意識到有什么嚴重的問題。找他家長談話,家長也知道這個孩子調皮,回家后還打過他,可是第二天他還是依舊我行我素,能奈何呢!一次我上課,一個孩子和我反映,他的一支筆被小淘氣拿走了,而且沒有還。我找到小淘氣,問他為什么要拿別人的筆,他說是為了好玩。當時他說的“好玩”,我的理解就是:拿了別人的東西,看到別人著急、難受,他就感覺到過癮、好玩。這好似電視劇“神雕俠侶”里的老頑童似的,以讓別人著急、難受為樂趣。這還了得!當即對他進行了一番教育后,問他把筆放哪兒了,他說藏在廁所里了,我和他一起去找,結果無功而返,他說不知道去哪兒了,而且還是很認真、端正的樣子。很明顯,小淘氣把我也給裝進去了。必須要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負責任!我要求他明天賠給同學一支筆,而且我要查實,他答應了。第二天,筆被拿走的那個孩子沒有等到賠付,就去追問小淘氣,小淘氣對他說這輩子都別想讓他再賠筆了。筆被拿走的那個孩子含著淚找到我,我們又一起找到小淘氣,他告訴我們父母不給錢,沒法買筆賠付。我想,大概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太多了,他的家長已經沒法應對了吧。最后,我幫他賠付了一支筆,并且讓他道歉,保證今后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整天擾的大家不得安寧,并且嚴重的影響到了其他孩子的學習成長和老師的工作。其他家長多次找到學校,要求解決問題,甚至還有家長邀請小淘氣的父母到咖啡廳見面,商量如何管教小淘氣。年級組也多次會同學校的政教處、教務處開過會,專題研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究其原因,小淘氣是因為沒有在明辨是非的學習成長階段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家長沒能及時的幫助孩子面對錯誤,彌補、改正錯誤,而是逃避、放任。在與小淘氣交流的過程,我發現他沒有朋友玩,沒辦法,有時候只能主動的去招惹其他同學,這說明他感到孤獨,需要朋友,也需要認可。于是,我們老師商量,就從他需要的方面入手,慢慢的幫助他。只要他有好的表現,老師就會當著同學的面表揚他;會給他安排一些他有能力完成的事情,讓他能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和他父母溝通,家長在家要以身示范;經常找他談話,讓其明事理、知是非、有榮辱;……漸漸的,他有變化了,同學愿意和他說話了,愿意和他一起玩了,學習也進步了,有一個月還被評為“進步星”。
小淘氣這個孩子雖然是病在肌膚,但我們挽救的及時,沒有任由其發展下去,通過我們的努力,有可能改變了他的人生。因此,他是幸運的,我們是幸福的!然而,現實中這樣的孩子還有千千萬,我想只要我們能尋找到癥因所在,幫助每個孩子從小就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通過正面管教和引導,和孩子一起努力,每個家庭都將充滿歡樂,每個校園都會更加美麗,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和諧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