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孔瑩
所謂前置性作業通俗的理解就是將作業前置。它的特征是:教師在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將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作為一項課外作業布置,這類作業既可以是對新知識的整體預習,讓學生把握下一節課內容的主要脈絡,也可以是對某些相關問題的思考;既可以是學生個體的行為,也可以是學生學習小組的集體行為,通過互助學習來完成;或者是學生對新知識的一種探究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多種學習方式來進行,或上網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或做一些簡單的實驗探索等,為學習新知識做預備、做鋪墊、做指引。因此如何設計布置“前置性作業”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節。
一、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的目的和作用
之所以要學生進行前置學習,是因為要讓每個孩子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為了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讓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泛。而且教師的教是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和知識基礎)來確定教的內容和教的形式,來更好的為學生的學服務。優質的前置性作業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它給我們的課堂,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們更自信,最大程度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也給我們的課堂帶來廣闊的知識和學習樂趣。
同時,我也認識到設計前置性作業對教師的要求:熟悉并吃透教材,領悟相應的重難點,教學目標要定位準確。如果教師布置前置性作業時對目標把握的不明確、不準確,那么課堂上學生的交流也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談的淺層次上,教師更不能引領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我認為數學老師應依據本學科的特點,把握住清晰、準確、合適的目標定位,在不改變現行教材編排的基礎上一是要考慮如何精心設計前置性學習的內容;二是要思考哪些具有開放且有價值的問題需要學生充分的探索與研究。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和備課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科學的前置性作業的完成,使得課內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使得例如數學學習的思維性、開放性、邏輯化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有備而來的學,這也才是生命的課堂、平等的課堂。
二、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布置的原則
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研究容量應該是“少而精”,數學一般新授課和復習整理課比較適宜布置前置性作業;前置性作業內容一定要適中,就學生心理層面應該是“接受并喜歡”,千萬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同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及年齡特點,選擇課前和課中相結合的前置性作業形式,可課前先學,也可課中先學,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為學生的學服務。前置性作業設計絕對不是簡單問題、相應習題的堆砌,我認為數學老師應依據本學科的特點,把握住清晰、準確、合適的目標定位,它的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于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在布置前置性作業和備課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科學的前置性作業的完成,使得課內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使得例如數學學習的思維性、開放性、邏輯化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有備而來的學,這也才是生命的課堂、平等的課堂。
三、如何設計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設計前置性作業讓學生在先學的基礎上,能夠了解學情,發現問題,課堂教學就可以有的放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先學雖然只是學習的一個起始環節,但學生通過先學可以獲得更加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因此,老師在設計前置性作業時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學情,圍繞課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設計。
前置學習目標的確定應該具體,針對不同的年級又有所不同。低年級學生由于認知水平有限,側重于自學習慣的培養,對他們在新授課的前置性作業用不著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兩個或兩三個主要的知識點,再加上少量的練習題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在小組和班級交流中體會,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會更樂于自學。
在低年級數學的前置學習主要是根據下節課的內容找身邊的、生活中相關的數學例子,帶例子是一種既有一定范圍、又可以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活動。帶來的例子,可以用書面或口頭交流。或者是讓學生自學內容,談談“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問題?”“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學生接觸過思考過就可以。
如《認識人民幣》,可以讓學生在剪學具的過程中,弄明白剪的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怎樣認識的。如《面積的含義》可以讓學生自學課本后,結合實物說說什么是面積。知道了關鍵的知識點,課堂上學生就會積極參與。這也許就是低入高出吧!
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他們的前置性作業可以把這課時的教學要求比較全面具體地提出來,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研究的內容,讓他們能通過自學掌握知識要點,課堂上再對所掌握的內容進行反饋,交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學生會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比如學習圓的周長的計算推導,就可以設計一個研究表格讓學生測量幾個圓的周長和直徑并進行計算來發現規律,推導圓的計算公式、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前置學習內容:①自學課本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給大家演示方法來說明。②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么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嗎?自學中明白了這幾個要點,學生的探究、邏輯能力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是有用的。
前置性作業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能有效形成主動積極的態度、良好的問題意識和開拓的創新精神。精心設計和實施前置性作業,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空間,讓他們獨立做事,給學生時間,讓他們選擇、思考、感悟、創造、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