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啟程
林蕾,故事的主人公。
在武夷,她擁有自己的茶山,從小就在茶的韻味中成長。茶,對她來說不僅是修養身心的東西,更陪伴她如親人一般。
2010年,她考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習會展設計與策劃專業。一個偶然的機會,林蕾接觸到了校園里的藝術大棚,這勾起了她家鄉自然環境和茶文化的熱愛與懷念:在大棚里做茶,既有趣又有意義。于是,她接管了大棚內的飲品銷售,轉型做正宗武夷巖茶。這一次的選擇,讓她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開始,來喝茶的人還不多,林蕾記得有一位老師帶著他的朋友來喝茶。這位朋友在入座時,跟林蕾說他并不愛喝大紅袍,因為他對大紅袍的印象是又苦又澀。林蕾尊重茶友,但也對故鄉的茶葉充滿信心,于是跟他說,你不妨先嘗一嘗我家的大紅袍,隨后可以再送他一壺別樣的茶。可當林蕾把另一種茶準備好端過去時,這位朋友卻說:“蕾蕾,你確定這是大紅袍嗎?我怎么這么喜歡喝!?”這一次偶然的相遇,讓林蕾又為武夷山的巖茶、武夷山的大紅袍找到了一位知音,愛茶的知音。這次意外的驚喜之后,老師的這位朋友,每年企業年節送禮時,會來林蕾這里買點茶葉送人。這讓林蕾更加堅信選擇創業是正確的,自己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好。
就這樣,一份訂單的成功為林蕾的創業之路開了一個好頭。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茶友慕名而來,林蕾自家的武夷巖茶也在校園里漸漸小有名氣。大四將至,林蕾離開校園,回到武夷,準備人生大事。
恰逢機遇
不料,林蕾在籌備婚禮時,意外得知學校的“雙馨苑”對外招租,于是匆匆返回參與競標,如愿以償得到了這個項目。林蕾一直提倡“體驗式”消費的經營方式,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能夠在一個小小的場景品嘗到正宗的茶。從大棚轉到徽派建筑,室內環境古香古韻,條件更好了,林蕾決定,應注重還原茶的品質,將“體驗式消費”在“雙馨苑”里逐漸完善。
雙馨苑請來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茶友,共同辦了一場小型斗茶會。斗茶,既是我國傳統文人士大夫的雅趣,也是后來流傳民間的風俗之一。林蕾組織的斗茶會這一次主要是品正山小種。林蕾說:“真正的正山小種,就應該有它自身的香味,它不是煙熏出來的。茶友應能感覺到這一款是很柔和的,柔和當中又不失醇厚。”參加斗茶的人各自獻出所藏名茶,沖泡之后輪流品嘗。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煮水火候等等,經過集體品評,以上乘者為勝。賓客評委們在斗茶會上贊不絕口:以前對正山小種的工藝啊,特色啊,沒有什么了解,這次品茗,概念更為清楚了,不僅增長了知識,更體驗到茶文化帶來的愉悅……”
在林蕾的心里,能為自家的好茶、自己的品牌找到知音,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在創業的路上,她也逐漸懂得了感恩,懂得回饋乃為長久之道。得到學校眾多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她也決定回饋母校,將對茶文化的體驗分享給她的老師,把德藝雙馨的“雙馨苑”建成溫暖的“教工之家”。
學校的一些機構組織會在雙馨苑舉辦一些茶課活動,學生們通過一些簡短的課程,動手沖泡、現場評飲,對茶葉增加很多具象的認知。除了開設茶課,林蕾還在雙馨苑內安置了供老師開會的場所,并且在每一年的教師節,對來雙馨苑喝茶的老師,提供免費品茶的體驗。大家對體驗式消費的肯定,是林蕾感到最欣慰的事情。讓每一位茶友喝得放心,喝得安心,注重茶的品質,成了林蕾堅持的創業原則。
遇上知音
“尚亭”是林蕾創業的一個茶葉品牌,是父親支持她做的。
林蕾父親說:“尚亭茶業從采摘到制作,全都按照國家要求的標準。進入市場之前,茶葉都必須檢驗達標。這樣的品質保障,能夠讓消費者喝上放心的、安全的大紅袍。”
因為堅持做放心好茶,林蕾的尚亭茶業有了越來越好的口碑。有了自己的招牌好茶——正山小種、煙熏小種、“不再多系列”、“真精彩”系列等,滿足不同茶友對不同茶種類的需求。
發揮專業特長,林蕾十分有心地設計了剪茶葉包的方式。她家的茶葉的泡袋上設計有一個開口,但是林蕾習慣把它剪開。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尚亭的LOGO在中間,她特別愿意把它剪成一個“山”形,因為所有的茶葉都來自于山上。這樣也還原了草本,她尊重草本。這是她作為茶農的一種茶人精神。第二呢,她希望在這個地方不剪斷,希望跟所有喝茶的客人們茶緣不斷。
在林蕾的茶品牌體驗館里,延續不斷的不僅有對茶的喜愛,和茶友、知音的茶緣,更有她創業以來堅持的夢想。她希望再過幾年,可以在上海開一家新的尚亭茶業的體驗店,讓更多的茶友認識武夷巖茶。她也希望創業之路能和茶的品性一樣,腳踏實地而溫馨長遠。
林蕾說:“創業這條路真的很難,很辛苦。但我相信,對于每一個懷抱著夢想的年輕人,即使路途上再艱辛、再苦,他們也永遠不會后悔。因為創業真的是能夠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把夢想的藍圖實現,看著自己親力親為地把那個美好的夢傳遞給你身邊的每一位客人、每一位朋友。我覺得這是一種創業者才能體會到的幸福感。創業是一個苦樂并行的過程。”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一位來自閩南大紅袍故鄉的茶妹子,帶著自己對茶的熱愛和對創業的堅定信念,在上海這座大都市將茶文化傳承、創新。她每一天都準備著一壺壺熱茶,等待著每一位品茗說茶的知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