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
中海在2016年有很多的新聞,年初并購中信地產,是地產行業的頭條,全年的人事“大震蕩”更是大家對中海2016年最大的關注點。2016年中海實現合約銷售金額2106億港幣,同比增長17%,銷售面積為1304萬平米,同比增長4%;銷售金額三年復合增長達到了15%。
從人事變動來看,2016年1月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陳誼離職,11月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郝建民離職,12月把顏建國從龍湖挖回來做總經理,整個中海的人員流動和前面提到的求“穩”的保利可謂是“天壤之別”。
從2015年年報數據來看,萬科銷售規模雖然行業第一,但利潤額僅258億人民幣,而中海的利潤額高達341億港幣(按0.84匯率,折合人民幣286億元)。按照等比例推算,中海今年的利潤額依舊可能超越萬科,成為行業第一。
第二個優勢是中海還算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好的房企,既擁有著央企在資源、土地、成本、品牌等方面的諸多優勢,也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短板,工程、物管、營銷的表現都還不錯。
第三個優勢是這次的人事變動也許會真正解決中海內部多年的人事紛爭問題。不破不立,這次顛覆性的變化可能會帶給中海新的發展機會。過去若干年中海都是地產界知名的“黃埔軍校”,每一年大量的城市總、專業總從中海離職,進入到其他房企任要職。就連今天的中海總經理當年也離開中海到龍湖做副總裁,分管龍湖的研發、造價、工程等方面的工作。這次人事變化也說明,中海的人才建設的確做得蠻好的,城市總比較全面,海之子計劃也很到位。
此外,2016年3月,中海也并購了中信的部分住宅項目,項目主要位于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其他區域,大部分項目位于一線及二線城市。并購之后,中海土地儲備覆蓋的城市也更加合理。
我們仍然希望中海的人事變動能夠盡快結束,不要讓人事的不穩定繼續困擾整個中海。事實上,究其根本,中海最致命的問題也可能是來自于中建-中海的這種架構模式,一張任命書決定一個房企的命運,這本身就是現代企業制度當中最不合理的部分。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在中海繼續上演。
希望這次徹底的顛覆性的人事變化帶給中海新的轉機,2017年可能還是中海的調整之年,2018年和2019年希望中海能夠真正發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