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術森
小學數學做為小學教學一重要科目,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對于小學生有著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小學數學的主線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學習意識。在教學道路的不斷探索中,自主探究性的教學方式,逐漸引起了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視。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機械性的向學生灌輸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雖說能夠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學的效率和教學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因為這種教學方式的主題是老師,而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教學效果直接反映在學生的身上,學生愿不愿意接受知識,或者能不能接受知識是教學成果的直接表現。
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教育方式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自主探究的模式的教學主體是學生,老師把大部分的教學時間放給學生,供學生進行學習討論。這樣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做好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教育模式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營造好良好的課堂氛圍,既然是自主探究性學習,就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要有太多的束縛,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更好的想法被提出來。老師只是在其中起指導性的作用,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的方式獲得的知識會記得更牢固,理解的更加透徹。在需要注意的就是老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時間進行探索,探索的過程和老師教學的過程同樣重要,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無論是課前還是課后的探索都會有屬于學生自己的發現。
學生的自主時間雖然重要,但是老師的指導時間也同樣重要。有些老師在探索階段就會完全的把課堂交給學生,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數學是一個邏輯性思維較強的學科,小學的學生又是處于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在剛開始接觸新的知識時難免會有自己活著小組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此時如果老師不在就會出現卡可的現象。老師可以把探索的過程以小組劃分的方式進行。在探究的過程中把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的問題再集中整合講解,會大大的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此外,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也應該融入到探究性學習的教育模式中去,情景化的教學模式是在新時代教育改革下的產物,可以大大的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對于小學生來說,情景化的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數學教育應該運用自主探究性的教育模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傳統教育模式的被動學習轉變為新教學模式下的主動學習,對于學生的課堂效率會有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