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根年
摘 要:小學語文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課程,是全部學科的基礎,也是小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可想而知,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性。隨著我國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的教育教學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小學生應該具備的語文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滿足現代教學的新要求,需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探索出適應小學教學新要求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究
引言:
最新修訂版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課程學習目標提出了新要求,囊括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還要加強對學生愛國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培養,還要將語文學習融入到生活中,激發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熱情。每一個階段都對教學任務做了明確的規定,“聽、說、讀、寫”貫穿于整個小學教程,強調學生的運用能力。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中也同樣重視聽說讀寫教學,同時強調教學過程中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理念的實踐
(一)重視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發散性思維,首先要加強對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個性化教學,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一年級到二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漢語拼音和掌握漢字的筆順筆畫和偏傍部首,而且一二年級的學生更多的是用“眼睛”思考,他們更喜歡用眼睛去記東西,所以針對這個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形象”記憶法,將聲母韻母與實物相聯系,比如“h”如一把椅子,“n”像一扇門等,不僅如此還要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用越來越多實物來比擬字母,鼓勵學生思考,以此來激發他們運用想象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對于更高年級的學生,需要掌握他們的思維特點和需要掌握的知識結構特點做出教學方式的調整,四五年級的學生需要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能夠運用簡單的詞語和成語[1]。教學上可以注重形近字和近義詞的教學,例如“大”字的形近字是“太”,在延伸至給這兩個字加偏傍部首,再進行組詞,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讓學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現代社會通信技術高度發達,教學中也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互聯網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通過網絡收集各種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特別是一些人物描寫的文章,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放映視頻或者動畫的方式將人物“活化”,讓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文章主人公,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在給教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能過于依賴。雖然通過多媒體設備放映色彩斑斕、靈活生動的動畫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體教學也有弊端就是學生做不到過目不忘,所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需要有個限度,不能過多地把知識內容依托于多媒體然后灌輸給學生[2]。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還不夠,主動學習的能力還不夠,有時候需要教師被動灌輸。多媒體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合理利用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究
(一)鼓勵學生多聽,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和發音的標準
很多人說中文作為母語不需要培養語感,事實并非如此,據調查顯示,小孩最容易被周圍環境影響,語言環境、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等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甚至決定他們將成為怎樣的人。英語強調多聽多讀培養語感,中文也一樣適用。所以,為了讓學生的發音更為標準語感更好,教師應該把“聽”作為教學的一個內容,鼓勵學生多聽標準的朗讀音頻,甚至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長期如此將會對學生的口語發音起著重要作用。
(二)培養學生敢于說話、自由表達的能力
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話,需要增加課堂上的互動性。師生的互動不僅局限于問答,同時還可以通過增設小游戲加強師生的課堂互動。在語文課堂中可以玩玩成語接龍等文字游戲,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有展現自己的機會。還可鼓勵學生上臺講故事的方式,培養學生敢于表現自己、敢于說話、自由表達的能力。
(三)對學生的閱讀時間提出要求,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對于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儲備十分重要,現在規定小學生每天的閱讀量不應少于一小時。大量的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及視野,是學生擁有良好文筆的基礎,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認識的字數量有限,閱讀的書籍可以是簡單易懂的故事書或者有聲讀物。
(四)采用科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多是讓學生將語文知識運用起來,可以從三年級開始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是最好的培養小學生寫作的方式,學生通過記述生活的點滴,慢慢地就形成了記事記人記物的思維,將有利于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結束語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鼓勵他們學會聽、敢于說、喜歡讀、能夠寫,還要鼓勵他們敢于想象。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學好用好語文,為將來更多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房德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究的方法[J].小作家選刊,2017(30).
[2] 章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