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穩
摘 要:安全生產是道路運輸行業永恒的主題,也是推進道路運輸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履行好工作責任,做好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產是推進道路運輸行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安全生產 道路運輸 重要保障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汽車已進入廣大百姓家庭。汽車數量的大幅度增長,而公路的發展,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汽車的擁有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逐年增長。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不斷攀升,給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如何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這一新課題。即將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范了車輛駕駛人、行人等人員的行為規范。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中有關規定,結合公路部門工作實際,有下列一些問題需要著手解決:
一、明確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
根據業務量的需要,在行管機構設置專職部門或兼職部門,安排專業人員專職或兼職進行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門會議,具體組織、協調、督促、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既要有牽頭領導和部門,進行綜合組織協調;又要分兵把守,管業務又兼負相應的安全管理職責,把日常具體工作落實到客、貨、修、培等相關業務部門,認真分解工作職責。從目前安全生產管理任務看,客運部分占據比重較大。
二、把好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
各級道路運輸行管部門要嚴把市場準人關,把運輸經營者資質條件作為經營許可和企業經營資質評定的重要內容。對申請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業務的當事人,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不得審批或者核準。同時,加強日常監督考核,一旦發現經營者資質“縮水”,要立即下發整改令,督促企業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要降低其經營資質直至取消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
三、加強營運車輛技術管理
1.堅持和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制度。在車輛進入運輸市場前及對營運車輛進行定期審驗時,要嚴格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的要求進行綜合性能檢測,確定技術等級,核定經營范圍。沒有達到車輛技術等級的車輛或技術性能不合格的車輛不能參與營運。
2.強化道路運輸車輛定期維護制度。認真貫徹落實車輛定期維護和二級維護竣工檢驗制度,強化二級維護監督管理,督促維修企業嚴格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維護車輛,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3.規范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行為,監督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進行檢測,并按核定的經營性收費標準收費。對不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檢測的單位,要限期整改或停業整頓。
四、加強從業人員從業資格管理
1.督促培訓單位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大綱組織培訓,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堅決打擊無證、超范圍及違規培訓等經營行為。
2.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從業資格制度。認真貫徹落實《營業性道路運輸駕駛員職業培訓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規范從業資格考試發證工作。要重點加強對大客車、汽車列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駕駛員從業資格的管理。凡無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不得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性活動。
3.加強營運駕駛員日常監督管理,完善營運駕駛員檔案管理制度,做好信譽考核工作,對發生運輸責任事故的駕駛員,要視情節暫扣或取消其從業資格證件。
五、加強汽車客運站安全監督
1.嚴格執行車輛進出站的例檢制度。按照《汽車客運站管理規定》的要求,督促客運站履行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安全生產制度,配備安全檢查人員。
2.監督汽車客運站做好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檢查工作,按要求配備危險品檢查設備。嚴格按照客車的載客定額發售車票和檢票,禁止超員車輛出站。凡因客運站原因造成超員超載的,除按規定承擔分載費用外還要追究客運站的責任。
六、督促道路運輸經營者全面落實安全責任
運輸經營者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行管部門要督促其健全組織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完善安全生產硬件,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投人,提高車輛技術狀況,搞好車輛檢測和技術維修,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督促企業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到企業檢查時,要認真做好檢查記錄。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報告并提出整改意見,做好跟蹤和反饋工作。
七、特別注意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
行管部門要加強對危險貨物運輸業戶、貨運場站、信息配載站的監督檢查,嚴格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對達不到資質條件的業戶,堅決取消其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資格。對達不到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技術狀況的車輛,堅決停運整改。未取得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一律不準從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作業。
八、加強事故報告和責任追究工作
道路運輸經營者無論采取何種經營方式(包括承包、掛靠),都必須對其經營車輛所發生的事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行管部門要督促運輸經營者及時準確報告。對不報、漏報、瞞報的,可按有關規定處理。行管部門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并對事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情況及時續報。按照事故級別,同安監、交警等部門配合,共同做好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工作。要通過典型事故案例,教育道路運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從中汲取教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總之,道路運輸是高風險行業之一,做好安全事故的風險防范,消除事故隱患。是確保運輸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突出“以人為本”的立法精神。強調人的生命價值,確立了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則。定期開展安全學習,安全知識競賽,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對象是人,以客觀、科學的態度,全面綜合地對一次事故和責任人進行分析處理,使他們吸取教訓,使大家都受到教育。化解駕駛員事故后的心理矛盾,但安全制度強硬措施要落實到實處。道路運輸是全社會性的行業,人與財產密切相關,各企業安全生產好壞,是各企業經濟是否增長的關鍵,也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危。“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要使從業者人人皆知,搞好安全才會給自己生命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