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城元 王海娣
摘 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是解決居民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及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天然劣勢。各國正在制定和改進財政支持政策,以支持其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中小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采取了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仍有諸多問題沒能得到解決,尤其是經濟新常態以來,中小企業發展乏力問題非常突出,迫切需要解決。為此,本文擬從財政政策扶持的角度探討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問題,以期對相關研究和相關政策實踐提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對策分析
中國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擴大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市場機制不完善,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公平的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它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這也導致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5年左右。因此,僅依靠市場來規范,往往存在市場失靈,財政政策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財政政策研究將有助于改善中國的市場環境,融資環境,加快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社會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中小企業財政補貼。形成良性循環,改善國民經濟大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支持力度弱
財務支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財政政策的協調與協調不足,整合不力;其次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率低下,無法起到引導作用;再者,財政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重點不明確,針對性不強;最后,財政政策的管理不到位,致使財政資金投出得到的回報不高。
(二)中小企業自有資金不足
與大企業和國有企業相比,絕大多數私營中小企業資金不足。中小企業資金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自身資金不足,外部融資難,財政支持力度不足。企業有兩種主要的融資方式。外部融資主要通過發行新股、發行債券、向金融機構借款,增加負債來實現,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很難向銀行提供資金以滿足其融資需求。
(三)中小企業缺乏科技創新技術
在產業結構方面,中國的中小企業不平衡,不僅有一些技術水平高,產業結構合理的中小企業,如少數高科技產業;也存在著技術水平低、產業結構層次低、創新能力弱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科技水平處于整個產業結構的中等偏下。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利潤、低價格、”參與市場競爭,由于技術創新能力弱,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在競爭當中往往處于劣勢低位。具體體現在:技術創新投入不足。中小企業資金不足,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科技進步。技術專業人才缺乏。由于各自的原因,中小企業很難吸引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職業經理人。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缺乏人才專業培訓機制,人員整體素質較低。
二、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工具研究
(一)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支持力度
中國現行稅制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促進中小企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總體而言,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相對分散,并且有其局限性。支持中小企業的努力還不夠。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公平原則,輕稅原則,最低收費和管理成本原則,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原則。目前的稅收政策仍然保留了計劃經濟的顏色。
(二)完善政府財政支出政策
目前存在的財政支出政策,比如財政上的補貼,在扶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策的有效性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依然比較低,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針對財政支出政策在實踐中的不足,提出下面幾個可供參考的建議:首先,應該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增加政府可以撥打的資金。二是合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三是進一步規范財政支出政策工具,完善財政支出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財政部設立了五個專項基金,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直接補貼是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或貸款折扣;間接指導是指導社會服務組織和風險投資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融資,信息和其他服務。
(三)對中小企業適當推行特別財政政策
1、推行政府購買的優先購買法
政府將政府采購支出視為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采用優先購買方式。簡言之,優先購買就是在政府有需求,同等的條件下,政府需要優先購買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提供的勞動服務用來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為了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實現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這是政府首選的購買方式。也稱之為“首購”。
2、合理確定財政貼息規模
財政貼息是指當中小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時,財政先為這些借款的中小企業支付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所有的貸款利息,而貸款的中小企業本身僅僅承擔本金和剩余的利息的償還。政府代替中小企業支付部分或者全部的利息,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向中小企業的成本價格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補貼。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財政貼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銀行的經營風險,在減少銀行經營風險的同時增加了銀行的利益。在這種良性循環之后,銀行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中小企業的資金也得到保障。從另一角度來說,實行了財政貼息,中小企業的貸款增加,也拉動了內需,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3、適度增加財政補貼
政府可以借助財政補貼這樣一種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來完成多種政策目標,如促進市場上的生產和流通、增加國家間的貿易往來穩定物價、保持經濟的平穩健康運行等目標。
三、結語
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社會地位,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的經濟發展。因此,政府對中小企業實施適當的財政政策將有助于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地方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
[2] 趙凱.促進黑龍江省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研究[J].新商務周刊,2016(6).
[3] 朱峻銘.我國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納稅,2018(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