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貝
(福州大學,福建 福州 350116)
伴隨著好萊塢的蓬勃發展,好萊塢電影無論是在制作方式,還是在營銷模式上,都對整個世界電影市場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好萊塢擅長通過電影來傳播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這也成為美國進行文化輸出的一種重要方式。達德利·安德魯曾經論斷,在后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強勢背景下,幾乎一切文化形態都將不可避免地呈現“共名特征”,但電影是個“偶然的例外”,文化的多樣性取向依然是其美學指向和靈感來源的“核心靈魂”。對于任何一部電影來說,其影像展示、鏡頭語言、敘事結構無論屬于何種風格,都無法完全擺脫我們所考察的時代環境的牢籠,以及國家、民族文化的印記對它的先天性書寫規定。而科技文化作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好萊塢電影這一渠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有效地展現了美國文化的個性。本文在分析電影與科技文化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從科技崇拜和科學自由兩方面來探討好萊塢電影的科技文化。
電影藝術與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一方面,影視作品的創作離不開特定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電影藝術的發展能夠促進文化的繁榮和傳播,二者之間相輔相成。電影伴隨科技進步而產生、發展,它是聯系科技與文化的重要橋梁,不僅反過來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而且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好萊塢電影作為傳播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形式,既加大了美國文化對其他國家文化的影響力度,又有效地凸顯了美國所獨具的科技文化。
首先,電影與科技有著密切的聯系,無論是電影的誕生,還是發展壯大,科技都成為其先決條件。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彩色電影,技術不斷地進步,電影也越來越“好看”。毫無疑問,美國是當今世界中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在科學技術領域有著絕對性的優勢,而且,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在傳媒領域也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劇以及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類新型的技術也極大地拓展了電影制作的進步空間,尤其是數字技術在電影上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效果,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對于好萊塢電影來說,數字技術逐漸取代傳統的影視創作技巧,各種電腦特技融入影片的創作之中,一次次地創造視覺上的奇跡,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既產生了無法抗拒的娛樂效果,又帶來了商業利益上的勝利。例如,近些年,好萊塢的《星球大戰》(StarWars)、《終結者》(TheTerminator)、《指環王》(TheLordoftheRings)、《變形金剛》(Transformers)、《阿凡達》(Avatar)等,將數碼特技應用到影片畫面之中,無疑成為影片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其次,好萊塢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電影,在傳播科學文化上有著巨大優勢。一方面,科幻電影大多以科學背景作為創作依據,題材上、內容上、思想上更有助于科學文化思想的傳播;另一方面,科幻電影往往具有幻想的藝術特點,這極大地增添了影片的藝術魅力,無形中增加了影片的受眾數量,也就擴展了科學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具體來說,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在融合創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上,以科學知識作為創作的基礎,影片無論是在視覺效果上,還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上,都極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促進了科學文化的傳播。當然,好萊塢科幻電影促進了科學文化的傳播,還有一層重要的因素就是,電影內容本身就蘊含著極強的科學理念,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幻電影的藝術價值。例如,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在影片上映之前,很少有觀眾知道什么是“侏羅紀”,以及恐龍的種類之類的科學問題。影片聘請古生物學家杰克·霍納作為影片的技術顧問,負責設計各種有關恐龍的畫面,在嚴謹的科學知識的指導下,影片將侏羅紀的恐龍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在獲得視覺享受的同時,得到了科學文化的熏陶。影片上映后,不少觀眾甚至成了“侏羅紀”專家,足見科幻電影傳播文化的優勢。
一方面,好萊塢是工業文明下的產物,離開了技術上的支持,自然也就沒有電影藝術的誕生;另一方面,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科技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何種題材的電影,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了科技崇拜的思想。
首先,好萊塢電影正是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創造出一系列視覺大片,從形式上體現出對科技的崇拜。例如,好萊塢電影中有一類題材,就是通過科學技術來改變人的基因,以此創造出英雄式的人物,從而凸顯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情懷。《蜘蛛俠》(Spider-Man)系列、《機械戰警》(RoboCop)、《美國隊長》(CaptainAmerica)等。長期以來,好萊塢電影就注重通過科學主義的精神來塑造影片中英雄式人物的形象,來突出科技崇拜的文化思想。例如,《蟻人》(Ant-Man)中,漢克·皮姆博士開發出一種“皮姆粒子”,并將這種粒子應用在蟻人戰衣中,身穿蟻人戰衣后的人類,可以縮小到螞蟻的大小,從而為完成一些特殊潛入任務提供了可能。熟練掌握蟻人戰衣后的斯科特·朗,不僅能夠隨意控制身體的伸縮,還具有控制螞蟻的能力。影片最后,斯科特·朗為了拯救女兒、打敗黃蜂戰士,選擇了極端的方式,他縮小到了原子量級,破壞了黃蜂戰衣,但自己也險些迷失在微觀世界中。在日常生活中,自由控制身體變大變小顯然是不可能的,《蟻人》中充滿科技感的皮姆粒子滿足了觀眾的想象力,由此造就的蟻人戰士斯科特·朗也成為典型的科技型超級英雄。由此可見,美國獨特的科技文化對科學技術的崇拜是美國文化普遍存在的價值取向,尤其是當好萊塢的電影開始朝著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時,美國的科技文化就得到更廣范圍、更深程度的傳播。
其次,好萊塢電影在內容選取上,也充分表現出科技崇拜思想。以科幻電影《阿凡達》為例,片中電腦制作的畫面在影片場景中占到60%,特技類的鏡頭達到了三千多個,這在電影創作中是較為少見的。無論是影片中的瀑布、雨林、植被,還是各種珍禽異獸,都讓觀眾切身感受到了現代化的科技感。尤其是在3D的視覺效果之下,觀眾不禁有伸手去觸碰影片中場景的沖動,仿佛置身在影片之中。這些卓越的視聽特效,得益于影片幕后制作人員對技術精益求精的追求,而這正是電影人崇尚科技的表現之一。科技崇拜的文化理念,在影片中隨處可見。第一,影片的主題思想突出了科技至上的理念。潘多拉星球上的群體,更多的是一種原始人的生活狀態,納威人以捕獵、采集為生,而地球文明則表現為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狀態,人們生活方式、生存狀態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便表現出一種科學崇拜的文化理念。第二,影片的劇情發展以“科技”為主線,影片開頭,是科技帶領人類去尋找新的資源,來到了潘多拉;隨后,納威人與鋼鐵巨俠之間武器上的對比,科技實力差距十分明顯,二者之間勝負自然也就明顯了;第三,影片結局雖然是擁有高科技的人類一方失敗了,但從本質上說,只有“神秘的力量”“神”能夠對抗得了高科技,這也是科技崇拜的思想體現。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人類不斷在科技的突飛猛進中感受到“異化”的痛苦。而在數字技術的發展中突飛猛進的科幻影片,因為其強大的視覺刺激效果勢必繼續對人們保持著娛樂上的吸引力,而同時其在對科學技術的幻想和虛構上的大膽呈現也勢必因為密切結合了人們在現實中科技所帶來的喜怒哀樂而愈發使觀眾感到親切,科幻影片作為科技崇拜在電影中的呈現類型,繼續受到人們的追捧和期待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電影作為目前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其中所表現出來的科學自由思想,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自由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既可以指科學知識的自由增長,又可以指科學的自由發展。這里的“科學”內涵也十分廣泛,涵蓋科學理論知識積累的過程,同時也包括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術的過程。總之,科學自由是囊括學術自由、科研自由等多個概念的范疇,涉及科學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類型電影,尤其是科幻電影的發展過程中,是否鼓勵自由的科學文化、自由的科學體制往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作為反饋,好萊塢科幻電影也著力宣揚科學自由的文化理念。以《超能查派》(Chappie)為例,程序員迪恩是機器人警察的設計師之一,他試圖制造能夠感覺、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機器人。迪恩利用公司的資源,偷偷制造了機器人“查派”。而他的實驗成功了,查派是具有自主學習、思考能力的智能機器人,除了具有機械的身體、需要依靠電池維持生命外,查派已經具有與人類無異的意識。片中,與迪恩同一公司的文森特是一個戰爭狂人,他一心將機器人警察作為戰爭機器,并排斥智能機器人的制造。文森特試圖摧毀查派,但最終他被查派和迪恩擊敗。影片最后,迪恩也具有機器人的身體,與查派無異。《超能查派》展現了對科學自由的認可,影片中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并沒有導致人類信仰的崩潰以及秩序的坍塌,反而成為拯救人類的方法(迪恩死而復生)。影片中對科技呈現出認可的態度,而對濫用科技的文森特則持批判的態度。科技本身并無善惡之分,只有掌握科技的人類自身,才是善惡的根源。
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制作過程,充分體現了自由、開放、包容的科學文化。科幻不同于魔幻,科幻電影將“科學”與“幻想”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而魔幻電影更多的是突出想象、魔幻的成分。在將“科學”與“幻想”結合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會出現眾多超越或顛覆科學理論的現象,這樣的“超科學”與“反科學”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就充分體現了科學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例如,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中,當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糧食嚴重緊缺,人類已經難以繼續繁衍時,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將拯救人類的兩個計劃都寄托在尋找太空中宜居的星球上,一旦發現合適的目標,A計劃是將地球居民進行搬遷,B計劃則是由一名宇航員攜帶人類遺傳基因組在新星球上繼續繁衍,而新星球在電影中就被稱為殖民地。片中,庫珀不僅乘坐飛船穿越了“蟲洞”,還掉進了黑洞內部,并從黑洞中心向遠在地球與自己處于不同時間線的女兒墨菲發送了重要信息,從而拯救了人類。片中的蟲洞、黑洞、奇點等都是科學研究中假想的存在,對這些“超科學”事物的展現,是好萊塢電影科學自由精神的體現。
總之,好萊塢電影中所蘊含的科學文化,在傳播美國的科技觀念、科學思想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受眾來說,它不僅能夠增添影片的視聽效果,滿足大眾審美上的需求,而且可以激發觀眾對于科學的興趣,幫助觀眾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科學的思維,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