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超穎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和解決方法
游超穎
隨著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各高學校陸續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提倡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正處于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也逐漸趨于現代化。但是,目前仍有許多高校對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依然存在著諸多弊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通過網絡與外界的接觸也越來越多,網絡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健康。本文針對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思想政治 教學改革 存在問題 解決方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理論課的教育,因此,其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枯燥,乏味等一系列的問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因此,國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重視。而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表明,依然有部分學校對思想政治課程并不重視。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學課堂也更加生動,教育手段逐步趨于現代化,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著積極的變化。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學校需要在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目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主要采用書本教育以及應試教育為主,依靠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導致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未能以先進的教學理念認識思政教學的本質,仍然停留在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上。除此之外,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下,網絡已經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及開來,據調查,我國大學生互聯網的使用率高達97%。網絡在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積極的作用,但是同時,網絡中復雜的負面信息也常常會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而目前學校大多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知識的普及,并沒有從根本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導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存在于皮毛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根據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弊端,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看法。
第一,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多媒體教學模式。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逐漸普及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多媒體教學模式也逐漸在課堂上廣泛運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只停留在書面教學,其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依靠網絡平臺更加直觀為學生展示思想政治知識,其教學模式新穎且富有多元化,因此,更易被學生所接受。
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自身素質。開放思政教師的教學考核平臺,通過對教師的定期考核來提高思政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升教師的知識儲備量,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學質量。
第三,開設網絡實時教學以及校園網絡互動平臺。由于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學校可以通過開設校園網絡互動平臺來對學生進行實時的關注,并引導學生分辨網絡中的復雜信息。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平臺上不僅提供有最新的思想政治知識,同時,實時更新思想道德教學事件。學生可以自主在互動平臺中進行知識探討。教師主要負責對學生起引導作用。
第四,開設思想政治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認識,了解思想道德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其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其素質高低決定了我國的未來。傳統的高校對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為此,本文針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老師教學質量進行考核及改變教學模式等幾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解決看法,極大程度為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Z].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羅勁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教學研究、教材編寫、教師培訓與學科建設實用全書[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13.
[3]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飯社,2011.
貴州師范學院)
游超穎(1985-),女,貴州安順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日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