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義/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OIE豬瘟參考實驗室
豬瘟診斷技術
張乾義/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OIE豬瘟參考實驗室

1.最急性型豬瘟。突然死亡;突然發病,表現為全身痙攣、四肢抽搐,皮膚和粘膜發紺。
2.急性和亞急性型豬瘟。急性發病期為6~20 d,亞急性為21~30 d;發病率、死亡率高達90%;白細胞數量嚴重下降,不及正常豬的1/2;體溫升至41℃~42℃以上;食欲下降或停止;精神極度沉郁、扎堆;病后不久,病豬全身無力、走路不穩,后軀表現明顯。
3.慢性型豬瘟。多發生于老疫區或接種豬瘟疫苗但免疫水平不高的豬群;病程通常在一個月以上;常有嚴重的繼發感染;食欲減退;體溫出現周期性發熱;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病豬毛色粗亂,生長停滯。皮膚呈現紫色出血斑、出疹或壞死;病豬難以完全康復,常成為僵豬。
4.持續性感染型豬瘟。不表現臨床癥狀,無典型豬瘟的臨床癥狀;死亡率低,病程長,超過一個月甚至長期存在;母豬繁殖障礙,表現為“帶毒母豬綜合征”,產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新生仔豬發顫抖病。
持續感染型豬瘟危害最大:(1)帶毒導致免疫失敗。“健康”的先天性帶毒仔豬均不能消除體內的病毒,臨床上表現為仔豬發病、死亡,產生免疫耐受,疫苗之后不產生抗體,導致免疫失敗;(2)惡性循環。帶毒仔豬進入后備豬群體成為種豬,形成惡性循環,成為重要的傳染來源,這是目前對我國規模豬場養豬業危害最大的感染形式;(3)散毒。帶毒仔豬如果逃避病原監測而進入后備豬群體,經水平傳播不斷排向外界,引起易感豬感染、發病和感染,并污染環境,導致再一個豬群內病毒持續存在,難以清除。
1.最急性型豬瘟。無明顯病變,僅見粘膜、腎臟有少量的出血。
2.急性和亞急性型豬瘟。(1)脾臟:脾的邊緣或脾體表面可見從粟粒至黃豆大,數目不等的紫紅色或紫黑色出血性壞死灶。梗死灶組織堅實、表面稍凸于周圍正常組織,切面呈楔形,其檢出率約為占總病例的30%~40%;(2)腎臟:病變明顯,顏色淡有時呈土黃色,有針尖大至米粒大出血點,量少時出血點稀疏甚至只有少數幾個,量多時密布整個腎臟表面,如麻雀蛋外觀;(3)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脹,表面呈深紅色至紫黑色。切面呈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狀外觀,在頜下、咽背、耳下、支氣管、胃門、腎門、腹股溝及腸系膜等淋巴結病變最明顯;(4)全身多數組織和器官:表現出血,喉頭和會厭軟骨上多數有小出血點。腸道淋巴濾泡常腫大。膀胱散在點狀出血,胃大彎內粘膜常見明顯的充血和出血,表面糜爛、潰瘍。
3.慢性豬瘟。腸粘膜充血、出血;回盲瓣潰瘍,呈紐扣狀。
4.持續性感染型豬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仔豬先天性感染CSFV,導致發生死胎、木乃伊胎、胎兒皮下水腫,腹腔積水以及畸形胎兒,出生后很快死亡的胎兒通常在皮膚和內臟器官呈現點狀出血。
很少使用,幾乎不用,包括兔體交互試驗和本動物試驗。
包括抗原ELISA、免疫熒光/過氧化物酶實驗。
1.ELISA。檢測物:血液、組織研磨液。優點:操作簡便,檢測時間短。缺點:靈敏度低,田間感染很難檢測。
2.免疫熒光/過氧化物酶實驗。檢測物:組織切片、抹片。優點:特異性高、檢測時間短。缺點:對檢驗人員要求高,敏感度低。
病毒分離是實驗室診斷的經典方法。
1.檢測組織類型。(1)血液:脫纖血、抗凝血;(2)扁桃體:可活體采樣、豬瘟病毒嗜性組織;(3)淋巴結:頜下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不可活體采樣;(4)脾臟:健康脾臟(應為飽滿的紅棕色);蒼白、柔軟、邊緣梗死-病毒感染。適宜在梗死灶之間進行采樣;(5)腎臟:蒼白的紅棕色-健康腎臟;表面有針狀出血點-病毒感染,采樣時采集皮質和髓質交界處;(6)回腸:回腸底部潰爛是急性豬瘟的典型癥狀,但只見于回腸內壁;潰爛周圍組織是病毒富集區,適宜進行采樣。
2.操作流程。組織處理—接種—結果判定—鑒定。
3.優缺點。優點:特異性好,可用于病毒的進一步鑒定和毒種保護。缺點:靈敏度低,檢測周期長,易出現假陰性。
病毒核酸檢測是實驗室診斷最常用的方法。
熒光RT-PCR:用于豬瘟病毒野毒、疫苗毒等所有毒株的診斷和監測,適用于豬活體及其臟器、血液、排泄物和細胞培養物中CSFV核酸的檢測。注意事項:(1)設置NTC對照,包括樣本NTC對照與體系NTC對照;(2)實驗分區(試劑配置區、樣本處理區、核酸擴增區);(3)避免與引物在同靶區域的開蓋PCR方法同時使用造成污染;(4)檢測結束后不要開蓋,密封處理;(5)大規模檢測時,建議使用UNG防污染體系。
1.間接ELISA。優點:檢測針對某一種蛋白(E2)的總抗體;敏感性高;適合我國全面免疫的防控策略;有商品化產品(自主研發)。缺點:與同屬的其他病毒無法鑒別。
2.阻斷ELISA。優點:特異性高,有商品化產品。缺點:敏感性低。
3.競爭ELISA。優點:特異性高;操作簡便,檢測時間短。缺點:敏感性低,仍處于研發階段。
優點:操作簡便、快捷;全程只需5min左右,肉眼直接觀察和判斷檢測結果;可采用儀器進行相對定量。
缺點:敏感性低;不適合進行大批量的檢測樣品。

1.化學發光技術。
2.熒光微球技術。
3.鑭系高敏熒光定量免疫層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