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紅+段望英
【摘要】審計人員的項目經濟效益審計工作職能分為預防、控制、評價三項內容。開展工作的目的是避免施工項目存在投入成本高,創造效益低的問題。審計人員在開展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時,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應用審計的方法約束施工單位;另一方面,要應用審計的方法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單位提高施工水平。
【關鍵詞】工程項目 經濟效益 審計
當前我國的施工項目存在投入成本高,創造效益低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與施工單位沒有合理的應用資金造成資金浪費有關;一方面是大量的施工單位未能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做好施工規劃、控制、審核工作有關。審計人員要幫助施工單位做好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
一、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職能
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職能分為預防、控制、評價三項內容。在工程開展以前,審計人員要做好各項工作的補漏工作,避免出現施工成本浪費的問題;控制,是指審計人員要了解項目預計總成本計劃,動態跟蹤施工成本實際發生的情況,如果發現成本支出超過了預算,就必須及時分析問題并予以糾正。評估,是指審計人員要定期評估成本投入和經濟產出的問題,對經濟效益做出評價,并給予相應的管理建議。
二、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實施內容
(一)施工前的審核
1.項目的審核。項目審核的重點在于項目具有可行性。審計人員的工作重點如下:第一,審計人員要聽取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監理人員的意見,了解施工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直至項目審核通過,才可進行項目成本審計工作。第二,審計人員要從財務的角度了解項目的情況,了解項目工程財務的核算方法、計量方法、驗收方法等。只有財務具備合理性,才可審計項目建議書。第三,審計人員要了解項目建議書中的數據是否為真實的數據,施工要求是否準備齊全、施工計劃是否合理。
2.設計的審核。設計的審核,是指審計人員要把施工設計與財務審核對應起來,從財務的角度了解施工設計的可行性。比如施工設計人員會給出施工選址、規模、投資資金、產出效應、施工風險、社會效應等方面的問題。施工材料設計是這一環節審核的重點,施工材料與施工成本有最直接的關系,施工項目70%左右的成本要應用到購買材料上,審計人員必須了解施工單位需要應用的材料數量、規格、標準等,結合財務經驗分析材料需要使用的成本。待審核了設計項目后,審計人員方可進行相關的財務預算工作。
3.招標的審核。在招標階段,審計人員需了解工作的定位。審計人員需了解,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為第三方的財務人員,工作職能是完成經濟監督。在招標的階段,審計人員不必從財務的角度給予建議,而應在評標完成后發表財務意見。審計人員要意識到,審計工作代表第三方完成財務審核工作,審計工作人員的職能與財務會計不同,審計工作人員不必在施工過程中干涉施工單位的財務管理,而應從監督的角度指出施工單位財務處理存在的問題。
4.合同的審核。業主通常希望施工的成本投入少,施工的質量高。部分施工單位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在施工中會利用劣質的施工材料;部分采購人員由于接受了賄賂,從而損公肥私,增加了施工成本;部分施工單位的財務管理存在不足,存在施工浪費的問題。作為第三方的審計人員,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待合同,將容易出現財務岐義的項目列入到合同中來。比如施工現場可能會出現環保問題,環保問題處理的責任屬于哪一方,成本支付的對象屬于哪一方都需要列入到合同中。審計人員只有做好合同的審核工作,才能避免在審計工作中出現大量的財務糾紛。
(二)施工中的審核
1.施工準備的審核。施工前的審核,是指審計人員要從財務的角度審核施工要素是否準備齊全。比如施工成本是否到位、施工機械是否準備、施工材料是否到位、施工人員是否齊備等。如果施工前施工要素未能準備齊全,施工工程就難以開展,施工成本就難以控制。
2.施工建設的審核。施工建設的審核重點如下:第一,施工材料的審核,施工材料是影響施工成本最大的因素,它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點。審計人員要從采購、管理、應用這三個方面做好審計工作,避免施工材料財務帳目虛浮。第二,設計變更的審核,在施工時,如果隨意變更施工項目,那么施工成本就難以控制。審計人員要做好項目變更的審核工作,讓施工單位意識到在施工環節,單位必須要盡可能的確認好施工圖紙,已經確認便不可輕易變更。第三,施工進度的控制,審計人員要應用財務的方式控制施工進度,要求施工單位依照規劃完成工作進度,如出現工作項目推遲的問題,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擬訂糾偏計算,糾偏工作進度。工作進度與財務成本控制有密切的關系,施工單位只有控制了施工進度,才能控制施工的成本。
(三)驗收時的審核
1.工程驗收的審核。工程驗收的審核工作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工程驗收的流程、標準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第二,施工質量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施工質量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項目。第三,施工檔案與施工資料是否齊備,相關的合同是否齊備。如果施工的驗收過程、施工質量、施工文件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后續的財務糾紛,審計人員需要在驗收階段了解一切與財務有關的驗收事項。
2.工程造價的審核。在驗收完成后,審計人員要全面結算工程造價,這是為后續做好經濟效益判斷做好準備。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如下:第一,工程量的審核,審計人員要統一工程量的計算方法,避免發生計算差異。第二,審核定額換算的方法是否合理,避免在施工核算中出現換算錯誤的問題。第三,審核施工材料的價格,施工材料的價格浮動較大,審計人員必須依照材料購買的時間、方式、應用的數量計算施工材料的成本,了解施工中是否存在成本浪費的問題。第四,審核定額與費用是否配套,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存在虛報項目、重復設置項目、提高計算基費的問題,審計人員要重點審核這三項內容。第五,審核工程計算書計算的結果,了解是否存在虛算、漏算、錯算的問題。第六,審核施工設計與施工成果是否存在差異,這是審計人員需要實際審核的項目,然而卻也是不能缺少的工作步驟,只有做好實際審核,才能避免施工單位虛報施工成本。endprint
3.工程效益的審核。審計人員在完成以上的審核工作后,需完成經濟效益的審核。這是因為審計人員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完成審核工作,需要將客觀的審核成果告知業主及施工單位,而告知的內容之一就是經濟效益。審計人員要告訴業主及施工單位成本應用的情況及可獲得的經濟收益,使業主能客觀的了解施工項目成本;要告訴施工單位該次創造的經濟效益,讓施工單位了解預期的施工目標是否達到,是否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使施工單位了解自己的施工水平,是否存在的施工問題。
三、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方法
1.資料審核法。資料審核法,是指審計人員采計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的數據進行審核工作。審計人員的工作重點為統一項目類目、統一計算方法、統一換算方法等,應用將數據資料統一的方法,可以讓資料數據據有連續性、科學性。
2.對比分析法。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的數據有可能是虛報的,有時審計人員僅看工作人員提供的數據,可能不能了解數據的真實性,此時審計人員要應用對比分析法了解數據的真實性。比如施工材料受市場需求的影響較大,有時審計人員難以了解價格的真實性,此時審計人員可以對比數年來同期價格的漲浮了解該價格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審計人員還可在網上查找材料的價格,通過對比分析了解材料價格的合理性。
3.實地勘測法。實地勘測法是指審計人員要到施工現場了解施工情況,避免施工單位虛報工程情況。比如審計人員可以到施工現場親自丈量施工的成果,看施工成果的長、寬、高是否與設計一樣,應用的材料是否與設計圖紙一樣、施工進度是否與單位所報相符。實際勘測是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
4.驗算分析法。有時審計人員計算完整個工程項目可能看不出工程項目存在問題,單獨計算某個工程項目可能也沒有發現存在問題,可是如果將數個子項目對比來看,可能就會出現問題。比如審計人員如果將人力資源項目與施工材料項目進行對比,可能就會發現正在進行的施工項目中,人力資源與應用的施工材料是否匹配,如果發現不匹配,就要仔細核算工程細節。
5.現金追蹤法。現金追蹤法,是指以一筆現金為線索,觀察這一筆線索應用在哪一個工程項目中、應用了多少資金、創造了多少經濟效益。如是其中一筆現金使用存在矛盾,那么這一筆現金的使用可能存在問題,審計人員就必須仔細審核,了解工程審核存在的問題。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不可能審核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過程,此時,審計人員可以應用抽樣的方法了解施工單位如何使用現金。
6.評價呈現法。評價呈現法,是指審計人員應用直觀的圖表、報表、統計圖說明工成成本投入的情況、成本使用的情況、創造的效益等。評價呈現法要求全面的呈現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這一描述方法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要求極高,它要求審計人員既擁有宏觀的思維,又具備微觀的操作能力,同時具備充分的邏輯表達能力。
四、總結
審計人員應用科學審計的方法是為了做好項目審計工作。通過加強項目經濟效益審計正確的履行好自身的職能、認識自身工作范圍。審計人員要做好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工作,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應用審計的方法約束施工單位;另一方面,要應用審計的方法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單位提高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毛啟豐.淺析經濟效益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7(12).
[2]王暄博,付瑜,劉珺程.經濟效益審計中的相關問題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12).
[3]姜欣怡,李冰.現代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