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
摘要:新時期,特別是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后,給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民辦高職院校,應該深刻審視以及重視互聯網時代下所面臨的挑戰,創新學生工作管理思路,運用多種模式,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
關鍵詞:新媒體;學生工作;創新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是民辦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原有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特別是在互聯網+背景下,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為例,總結高博學院在學生工作方面取得的創新性研究,并對如何在新時期加強學生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一、高博學院學生工作創新性研究的必要性
自2007年高博學院成立以來,經過十余年的積極探索,學生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通過輔導員職業技能專題培訓、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校外學習交流等一系列培訓活動,學工隊伍職業素質不斷充實和提高。一系列的工作轉變也得到同類院校的學習,例如輔導員將辦公室搬進學生宿舍,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對學生的各個出勤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可以及時把握。其次,通過對四個學院的學習、調查和訪談,將各個學院的創新性先進經驗總結如下:
1、信息工程學院嘗試助理輔導員,緊密結合“2個初心1個理念”,參照公務員選用標準嚴格選拔流程,通過初選、筆試、面試三道關篩選優秀學生干部協助學院和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
2、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創新團組織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輔導員參與其中,帶動大學生動起來,從而走出網絡,走下操場。此外,還成立雙微部,即微信、微博,用以輔助學生工作的開展,緊密契合大學生發展趨勢。
3、國際商務學院在2016屆新生中,試行大學生發展報告,從學生入學開始,記錄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內容,幫助學生制定生涯發展規劃,督促學生按計劃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并且將學院的導師制度融入其中,將整個大學生的生涯與導師的指導緊密聯系,將導師制切實落實。
4、軟件工程學院黨政與學工緊密結合,黨政參與學工的整個過程,并嚴格責任分工。并且,真正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進作用,引領其他學生的學習、工作等。
二、新時期如何運用新媒體創新學生管理路徑
新媒體,簡而言之,就是各種互聯網媒介(網絡工具:微信、微博、QQ 群、QQ 等;高校網站;學生管理系統;遠程辦公系統等)。
根據微信查閱,高博學院4個二級學院都已經順應發展,開辟了微信公眾號,信工學院2016年4月注冊“信工系學生之家”,國商學院2016年4月注冊“高博國商學生會”,軟工學院2016年11月注冊“GIST軟件工程學院”,藝術學院2017年5月注冊“藝漾年華”。總體來看,各個學院的微信號運營情況參差不齊,內容上目前多以新聞、通知等,不夠豐富,因此,對如何運用新媒體創新學生管理的研究迫在眉睫。
在招生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情況要比本科院校、公辦專科院校更為復雜,以高博學院為例,作為一所省內知名的民辦高職院校,近幾年生源質量不容樂觀,而且生源也較復雜,如中職預科類等。因此,面對挑戰,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更應當采取多種途徑創新管理思路,特別是如何運用新媒體實現對學生的科學有效管理,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1、以學生為本,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從根本上來講,高等教育就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高職院校的目的則是希望學生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應當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圍繞進一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最終目標,開展有特色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時期的學生已經是95后的一代,個性化較強,情感生活豐富又充滿活力,因此,民辦高職院校的學工人員應當考慮到學生的特點,開展個性化管理工作。
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對傳統繁瑣的工作步驟充滿反感情緒,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應當以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為宗旨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并且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來調動學生參與自我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加強學生與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實現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環。
2、以網絡為基,建設完善的校園媒介
(1)總所周知,網絡自產生起就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的運用會給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極大地方便,當然如果運用不恰當也會給學生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學工人員應當建立完善的網絡管理體系,以及相應的監督制度,并通過相關教育如入學教育等來避免網絡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
(2)新時期,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大,手機使用率高,我們應當打破原來以學校網站為主的模式,建立微信、APP等校園媒介,對學生管理的形式進行優化,對學生服務的內容進行補充,這樣一定可以提高學生服務的有效率,從而達到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管理的目的。此外,民辦高職院校還應當成立相應的網絡管理部門,及時更新學生管理網站。
通過調查研究,當前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主要如下:學業焦慮、心理情緒、戀愛關系、人際交往、職業發展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如下舉措:第一,高校學工人員可以在相關的校園媒介上開設專欄,開通咨詢熱線,發布思想教育資訊及最新動態。如高博學院已經建設了省級的青春健康俱樂部,可以為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進一步交流與指導。第二,在微信公眾號、學生社區論壇開設職業發展規劃及就業信息、學習交流等欄目,就思想問題保持與學生的實時溝通交流,增加學生與管理工作者交流途徑,提高學生思想工作管理效率;
3、加強培訓,打造專業的學工隊伍
互聯網+背景下,對于民辦高職院校學工人員來說,特別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大的挑戰。互聯網技術和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師生之間的原有的主客關系模式逐漸向平等、開放、包容的互動模式轉變,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
民辦高職院校學工人員應當與時俱進,時刻學習著,及時關注網絡上與大學生相關的資料,準確了解學生思想觀念的動態變化和關注的熱點話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還應當時刻關注學生比較集中的如包括QQ群、微信等,一旦發現異動情況,則應當采取緊急預案,快速控制事態發展,盡可能地降低不良影響。
因此,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進行網絡知識培訓,幫助管理人員迅速適應網絡環境,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網絡交流能力。學生工作管理者還應當在學生群體內選擇一批優秀學生協助管理人員時時關注網絡動態,將學生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種做法能夠實現對緊急情況的快速預案和處理。
參考文獻:
[1]付盈. 互聯網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 人才資源開發, 2015(24): 103-103.
[2]張巖. “互聯網+ 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 中國高教研究, 2016(2): 70-73.
[3]單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制度變革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2014
[4]馬寧.新時期學生工作創新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