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自貿試驗區建設是當前國內外形式下的重要國家戰略。我國在廣東等地設立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自貿試驗區經驗。廣東自貿區在資源稟賦、戰略定位上有著顯著特點,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將對我國的“一帶一路”乃至國家戰略建設產生重要推動作用。
【關鍵詞】廣東自貿試驗區 資源稟賦 戰略定位 “一帶一路”
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于2015年4月21日,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包括廣東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共3個片區。廣東自貿試驗區面向港澳,側重服務自由化。更加突出同香港、澳門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對香港、澳門服務業與金融業的開放和銜接。{1}廣東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于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方向為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粵港澳深度合作,形成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力爭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范、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貿易園區。
一、戰略定位及舉措
(一)建設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加強法治環境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以法治環境建設為主要抓手,在擴大開放的制度基礎上大膽嘗試,以形成與國際標準相對接的投資貿易規則體系。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試點對內的司法體制改革和對外貿易規則制度改革,一方面實現各類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完善自貿試驗區出口貿易規則制度的完善。完善公眾參與法規起草機制、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規機制,發展國際仲裁等法律環境建設。二是實施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制度是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內容,負面清單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和取消對外商投資的限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投資規則體系,
(二)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
一是對港澳服務業的開放。在《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框架和基礎上,探索對港澳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和開放,進一步取消和放寬港澳投資者的限制。重點在金融、商貿、服務業中探索對港澳的深度融合和開放。二是推動服務要素的自由和便捷流動。在此基礎上,推動粵港澳標準和規則的相互銜接。結合國家政策,制定外國專家和港澳專家和人才的認定、引進、獎勵辦法,為高層次人才的來華提供政策獎勵,在項目申報、創新創業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加快推進粵港澳之間的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在此基礎上推動服務貿易的深度自由化。
二、取得成就
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意在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釋放政策紅利、推動與國際接軌。自設立以來,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成為撬動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支點。在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金融領域創新等方面形成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涉及行政管理、貿易、金融等諸多領域,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貿易便利化
貿易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取得主要經驗成果之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基本實現了在沒有海關監管、查禁的情況下的貨物自由進出口。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基本都實行了境內關外政策,貨物在自貿區邊界上的進出就相當于在國境意義上的進出,可以享受關稅等多種優惠政策。在監管模式上則采取“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模式。監管重點從對貨物的監管轉變為對企業的管理。一線監管集中在對人的監管上,口岸監管單位只做必要的檢驗檢疫措施,海關也從每批次逐一監管轉向集中、分類、電子化監管模式,從而實現自貿試驗區內人員與貨物的高效快捷流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廣東自貿試驗區必然要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與便利化的發展,進一步放松現有的貿易壁壘和貿易束縛措施,推動區內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和對外的便利化交流。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不僅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同時也是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的方法和手段,更是改革深入發展和開放進一步推進的標志。
(二)投資自由化
在當前國際經濟大形式下,各國都在爭相采取投資自由化的政策和措施,以進一步吸引投資,發展國內經濟。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的初衷就是要試行投資自由化的政策,因此,從成立之日,廣東自貿試驗區就采取了高標準的投資自由化規則,例如公平競爭政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其中,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尤為重要,只要是未記錄于負面清單上的投資事項,都被允許為合法的投資事項,這一管理模式的重點在于將非歧視、自由化和市場化確立為自貿試驗區投資的主要原則。同時,從國家戰略的大層面出發,廣東自貿試驗區應與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使用同一張負面清單,并兼顧我國對外簽訂的投資協議以及一系列的投資談判,從而體現出新時代我國國情與特色。
(三)金融國際化
金融制度的深化改革是自貿區的重要任務,目前金融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體現在金融國際化方面,最終效果是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現代金融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企業運行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國內的金融改革正逐步展開,涉及四個“化”,即利率市場化、匯率國際化、人民幣境外使用的擴大化、管理的寬松化。廣東自貿試驗區在金融方面則更進一步,嘗試更多金融創新的內容,不僅包括金融四化的改革,更要探索離岸金融的內包括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
三、面臨的問題
資源整合是廣東自貿試驗區面臨的主要問題,廣東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對接香港、澳門特區,整合相關資源,實現發展合力,但從過往經驗來看,從CEPA到港珠澳大橋,到空氣質素問題(碳排放交易),我們看到在諸多問題上,粵港澳無論是發展方向還是戰略定位理念都存在較大偏差,難以把協作效應發揮到最大。如何真正消化中央之前對前海、橫琴以及南沙等方面的政策,包括CEPA的內容,整合粵港澳三地資源,是廣東自貿試驗區面臨的主要問題。
此外,還有內部整合的問題。廣東自貿試驗區面積大于上海自貿試驗區。但是前海、橫琴、南沙自貿試驗區在功能上互有重疊,形成互相競爭。雖然南沙、橫琴、前海獲批國家戰略發展平臺時定位有所不同,南沙定位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橫琴新區定位為粵港澳緊密合作新載體,而前海則是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但三個片區對產業和資源需求重疊的地方較多,需要進一步整合,令各自的特色進一步強化,形成分工互補的格局。
注釋
①參見: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4/20/content_9623.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