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黃永會+孟志平
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安全、支持環境改善已成為全球共識。在國際上,綠色金融發展日趨成熟,尤其是綠色信貸產品的創新、綠色金融管理體系等諸多方面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甘肅平涼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也將借鑒國際先進實踐經驗,逐步探索發展綠色金融,進一步發揮金融核心作用。
一、國際開展綠色金融經驗借鑒
(一)制定綠色金融政策標準
除參與制定并遵循“赤道原則”等全球化綠色融資標準之外,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綠色金融方針政策。如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銀行依據的政策標準中都有赤道原則,匯豐銀行還發布了5項環境貸款指引,涵蓋對環境敏感的行業,強化對赤道原則的承諾。
(二)構建綠色金融組織架構
國際先進銀行的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包含董事會、委員會、專責部門或團隊。如渣打銀行可持續問題由品牌和價值觀委員會全面負責。荷蘭銀行由董事長最終負責。匯豐集團董事會專設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花旗銀行設立了環境和社會政策審查委員會。巴克萊銀行設立了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系統,負責起草綠色金融戰略文件、制定政策標準,由專家團隊進行環境與社會風險的審核與風險督導,并將可持續發展績效與高管業績考核掛鉤,合理激勵員工為銀行的環境和社會業績做出貢獻。
(三)強化綠色信貸流程管理
在信貸發放過程中都實行了環境與社會風險“一票否決制”,對列入排除清單的項目或客戶不予發放貸款,對“高風險”項目需進一步詳細審查,了解借款人是否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否擁有完備的緩解和糾錯措施及順暢的投訴機制,評估項目可能造成的社會和環境影響與風險。貸款發放后,銀行至少每年對環境與社會合同進行合規性審查,未能達到合同要求或基本達到要求的客戶將會面臨更嚴格的監督。
(四)健全綠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1版)》是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依據,如花旗、摩根大通、荷蘭銀行對項目融資情況的披露比赤道原則10項報告內容要求得更多,不僅對外公布按風險類別分類的交易情況,還公布按照行業和地區細分的交易數。自愿披露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共同的信息披露指導原則使得各銀行信息披露口徑較一致,有利于進行橫向比較。匯豐、花旗不僅通過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自己在可持續發展上的進展,還積極鼓勵其利益相關者加強環境與社會信息披露。
二、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情況
2016年3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發展綠色金融,全面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同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號),我國將成為全球首個建立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將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創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同時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資。充分利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關政策為綠色發展服務。同年11月,我國作為G20輪值主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納入G20峰會重點議題,提出發展綠色金融7條具體措施,也使綠色發展已從“國際共識”變成了“共同行動”。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2016年7月末,我國發行的綠色債券接近1200億元人民幣和180億美元,占全球同期發行的綠色債券的40%以上。
三、綠色金融在甘肅平涼的實踐
實踐排污權交易。平涼市作為甘肅省排污權交易試點城市之一,于3月15日開展了首次排污權交易工作,平涼市寶馬紙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排污權交易系統完成了55.61萬元交易,獲得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污染物排放指標。標志著排污權的有償使用,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創建綠色城市。平涼市采取壓煤、減排、降塵等多項措施,創建綠色城市。通過“治、管、控”等措施嚴控用煤量,淘汰散燒供熱鍋爐,改由電廠統一為全市供暖,市內一律將燃煤灶改為燃氣灶或改用電。嚴控揚塵污染。通過全天候機械化吸塵、清洗、清掃、灑水作業,讓街道保濕保潔。實行立體管控“車、油、路”,公交車和出租車實施“油改氣”,市內嚴禁黃標車通行,建設立交橋,實施通暢交通。
發放綠色信貸。充分發揮信貸資金引導作用,通過發放環保、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貸款,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發展。2017年6末,平涼市綠色信貸余額26.62億元。
四、平涼市發展綠色金融下一步工作設想
(一)大力發展綠色債券
緊緊圍繞平涼市產業布局和綠色循環經濟導向,梳理全市綠色金融債券項目庫。采取積極舉措,為平涼市紅太陽熱電聯運項目發行綠色金融債券。
(二)發展綠色基礎設施
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并逐步改善平涼市基礎設施,如盡快完成彭大高速、平慶高速、平涼環城高速等一批高等級公路建設,爭取高等級鐵路途徑平涼,早日完成平涼民用機場建設等,改善平涼市民出行難題。
(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以平涼金果為品牌,在宜栽植果樹的區域,進一步做強果品產業。以平涼紅牛為特色,通過專業規模化養殖,做優平涼畜牧業。以崇信甜瓜、芹菜等商標,做大涇汭河谷的蔬菜產業。從而帶動平涼綠色農業發展。
(四)大力發展綠色小鎮
加大美麗鄉村建設,通過一鎮一業、一鎮(村)一品,大力發展特色小鎮,如涇川玉都鎮民俗大觀園旅游、崇信戚家川特色旅游,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農家樂,建設一批循環產業示范鄉鎮等,推動綠色鄉鎮建設。
(五)大力建設森林城市
以城區、面山、村莊、道路、河堤和庭院栽植綠色為重點,實施植綠造景等各項綠色建設工程,使居住環境綠樹環抱、生活空間綠蔭常在,到2019年底,完成生態林建設100萬畝、經濟林建設50萬畝,積極創建森林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