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華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壓腎病患者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參與試驗的60例高血壓腎病患者,收治時間為2015年6月1日~2017年2月1日,隨機分成觀察組30例,實行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30例,實行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結果 護理干預前后,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尿微量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后對照組舒張壓、收縮壓、尿微量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腎病患者在臨床護理干預工作中,采取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深入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腎病;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3..02
高血壓腎病在西方國家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第二位疾病,由良性和惡性小動脈腎硬化受到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病程超過10年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短暫性肉眼血尿等,為了明確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應用效果,對30例高血壓腎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臨床干預工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治時間為2015年6月1日~2017年2月1日的60例高血壓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優質護理患者30例,常規護理患者30例。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41~78歲,平均(54.68±6.12)歲,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40~76歲,平均(53.26±5.38)歲。兩組高血壓腎病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且所有參與的患者均統一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干預:①根據醫囑,指導患者用藥。②向患者告知飲食要求,宜清淡,限脂,限糖,戒煙戒酒,以免促進動脈硬化,影響身體恢復。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分為以下幾點:①環境干預。護理人員保證病房的良好通風,陽光充沛;制定計劃表,對室內進行清潔消毒;適時調節室內溫濕度。②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交流關系,耐心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高血壓腎病的基礎知識。③用藥指導。根據醫囑對患者用藥,耐心告知患者藥物的療效及特性,并對患者用藥后的病情進行實時動態監測,一旦發生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時向其主治醫生反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壓:舒張壓和收縮壓情況,腎功能指標:尿微量蛋白、肌酐、尿素氮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高血壓腎病患者年齡多為40~50歲以上,高血壓病史5~10年以上,這種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有相關學者表示,高血壓腎病與人們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有較大關聯性。現階段,高血壓腎病主要有兩種類型的治療方式:中藥治療、藥物治療[1]。在早期高血壓較輕,尿常規檢查正常,可采用中藥治療,一般采用柴胡枳桔湯、天麻鉤藤飲等,保持大便通暢。在惡性腎動脈硬化癥時期,或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常用降壓藥物,有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在患者選擇臨床藥物治療時,可以采用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2]。本文研究兩組患者的血壓和腎功能指標表明,優質護理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狀態。在心理干預方面,使患者了解高血壓腎病,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治療[3]。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有效改善高血壓腎病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負面情緒等,對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恢復,具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董小芳,何香女.對高血壓腎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評價[J/OL].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6,34(04):325-326.
[2] 孫 蘋.實施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02):103-104.
[3] 胥之梓,范秀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9):319-320.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