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萬利
摘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語文剛剛起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學好基礎,基礎知識牢固才能方便未來的學習,首先就要識字,只有識字才能進行閱讀寫作。要讓學生準確的記憶漢字,并理解其中的含義,能夠正確的運用。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探索開放性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目的,并提出一些教學方式上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策略;開放性識字
一、采用激勵方法,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要想讓學生能夠做到開放性識字,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做到以下幾點。
1、情景教學,以閱讀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有目的性的引入、創設出具有一定的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生動具體場景,可以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從側面幫助學生輕松的理解教材,還能發展學生的心理機能。小學生年紀比較小,他們欠缺理解的能力,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思維很敏捷,想象力也很豐富。語文老師如果可以打開學生們的生活寶藏,強化她們的生活體驗,就能夠把學生們引入老師創設的情境當中去,從而激發出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大多數老師會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的再現。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課文時,老師可以播放和愚公移山相關的歌曲,同時還可以配一些有關愚公移山情景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這樣學生要想能了解文章的內容,進行閱讀,首先就要識字。這樣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主動識字,以達到閱讀的目的。
2、求知欲引導學習識字。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基礎,在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任何質疑和發現,都是建立對語文學習文章閱讀產生濃厚興趣之后,當學生心理對于語文學習處于積極狀態時,創造性思維便打開了。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當學生對某一樣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思維打開,積極探索,善于質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選擇適合本學習階段的字去教授,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去設計教學活動,或者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生動形象的把漢字變得更加形象化,使整個課堂呈現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3、激勵學生,增加學習漢字的自信心。只有相互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應在課堂上多進行交流活動,不能僅僅是單邊的教師向學生傳授,可以讓學生探討“漢字的不同,相同拼音的漢字有多少,所表達的不同含義是什么?!彼枷胝嬲玫浇夥?,而不流于形式,然后進行小組比賽,老師提問,小組搶答,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為組爭光的意識,讓他們了解到團結的重要性,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對表現出色的同學進行獎勵。不斷地進行合作討論,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的勇氣和自信,使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習中,主動學習漢字,成為學習的主人,最終使創造性思維得到良好的展現[2]。
二、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1、營造開放性的讀寫氛圍。在學校中,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很有必要的,而有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對小學生來說,更加重要。不僅是學校,在家庭里也要有讀寫氛圍,小學生在家中呆的時間相對更長,對于讀書識字興趣的培養主要是在家中形成的,所以營造一種家中讀寫的良好氛圍很重要。一方面,父母也應該養成愛讀書記筆記的習慣,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會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父母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閱讀,一起去買書,教孩子識字,選適合孩子的書籍,使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氛圍,主動學習漢字,父母在讀書的過程中也應該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這樣的話,學生在父母的熏陶中也會漸漸養成看書記筆記的習慣,增加漢字的使用,增加漢字的掌握量。在家中養成的這種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堅持的時間會更長,這對孩子學習語文有重要的意義[3]。
2、以讀促寫,良好的筆記習慣。老師們要引導小學生在平時讀書的時候學會做筆記,不僅可以增加漢字的閱讀量,還能學到更多的漢字。通過記筆記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進行書面表達;讓學生寫出讀后感言,讓學生重視讀后感寫作,認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想,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并指導學生進行一些仿寫,通過模仿寫作,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識字意識,還能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老師還要通過多渠道,利用多種方法去鼓勵孩子主動識字,例如,學校在組織學生外出游玩時,引導學生認識公交站牌、商店、廣告標語、讓學生通過學生證互相認識,看電視、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積極主動的認識漢字,并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識字量,提高自主識字能力[1]。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老師可以做一些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把一些抽象的漢字變得更加具體。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方便學生的理解。例如,毛筆的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毛筆是由竹子和動物的毛組成,而筆,可以分開為竹和毛。這樣就把抽象的漢子變得更加具體。老師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對每一個漢字都展開聯想利用自己的發散性思維。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玩游戲,拆字游戲,把一個完整的漢字拆分,進行聯想。哪種具體的事物可以表達,這樣學生就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盡情聯想,也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其次,學校也應創建在班級中讀書識字的良好氛圍。例如,在每個班級設一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放在里面,可以分享交流,對于不認識的漢字,要及時查字典,或請教同學老師。老師也要推薦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并定時寫出自己心中的感悟與想法。只有把閱讀,和識字結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才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漢字。
四、結語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為以后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知識,要想學好語文,首先就要識字,這是學習的前提。以閱讀來引導學生識字,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漢字,也為寫作積累了素材。也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發揮閱讀識字結合的作用,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都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提高了文化素養,真正做到了開放性識字。
參考文獻
[1] 郎正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索[J].教育科研論壇,2011(1):26-27.
[2] 李美花.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性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5):102-105.
[3] 蔡來榮.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的趣味性教學微探[J].小作家選刊,2015(36):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