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端
摘 要:對小學生來說,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僅是陶冶情操、提升學生智力的重要階段,還是他們在這個階段認識世界、獲取知識訊息、培養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一環。但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目標不明確、方法古板單一、學生思維受限等多方面的問題,本文我們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紅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改進策略
小學閱讀不僅僅是小學語文學習的根本需要,對小學生來說,學好小學語文閱讀會對他們以后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理解能力等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對他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認知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閱讀是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最根本的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如何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是教學的關鍵。本文我們將從現有閱讀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出發,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供同行參考借鑒。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無法實施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推進,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有很大的改進,但總的來說,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課堂教學目標過于寬泛,這導致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無法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實現。目標的缺乏,會直接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2.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知識的講解與傳授
受新課改的影響,教師們都開始在課堂上提倡“自主式”教學的方式,但由于有些教師對課改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理解到課改的精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但并沒有將知識傳授、講解與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的融合起來,大多時候學生是在不懂的情況下,帶著疑問和迷茫進行自主學習的,這就會導致孩子們對重點知識理解不充分,而且由于“不懂”,也會打擊到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教學缺乏深度,導致學生思維受限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大多時候教師蒙在教學時都會以教師為主,他們會把自己覺得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歸納起來,為學生們提供了標準化的答案,然后引導學生們朝著他們覺得是標準化答案去思考。
4.教學手段單一,無法引起學生興趣
目前,受課改的影響,雖然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已經開始使用多媒體等新的手段進行教學,但大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還是圍繞課本,以課本為中心進行講解,內容單一,缺乏創新,且在教學的時候大多是一字一句帶領著學生讀,然后勾重點,然后講詞語,每一篇閱讀理解都是用的同樣的方法硬灌給學生,使教學變得教條化,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改進策略
1.調整教學觀念,做到“以學生為本”
隨著我國課改工作的推進,我國的學校教育的教學主體也在逐步發生變化,教學主體正在由教師向學生轉變,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也是一樣,首先應確定的學生為閱讀主體身份,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擺正自己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位置,給與學生自行閱讀、自己歸納理解的機會,讓學生能自由的閱讀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突破課堂本身的束縛,讓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他們的視野才能變得更加開闊,才能有更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從真正實現閱讀教學的目的——讓他們從閱讀中獲取知識、情感和感悟。
2.把握閱讀教學的關鍵,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說學習方法之類太深層次的內容他們可能會有接受理解困難的問題,因此,教師應根據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性,通過情景教學的方法,把日常生活、他們感興趣的動畫電影、童話故事等內容與課本結合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有學習的欲望,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去思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去感悟……除此,還可以采取問題教學的方法,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去尋找大膽,充分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推理分析、語言組織等能力,幫助他們在日常學習中掌握閱讀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覺得“有所獲”,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求知探索欲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讓他們按著教師畫好的條條框框去走,不僅會導致他們喪失興趣,還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導致他們的思維受限,因此,教師更需要采取新穎的引導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通過角色扮演、續寫、改寫等多種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還能很好的引導他們去想象和聯想。除此,作為教師,還應從多方面拓寬閱讀途徑,從他們的喜好和好奇心入手,激發閱讀興趣,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展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極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閱讀可以充分激發他們的這些想象力,作為語文教師,應注意通過閱讀教學,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想象,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鼓勵他們去思考,如在課堂上組織互動,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并且可讓他們通過一些優美詩句來贊美其他同學。或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走進自然。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要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幫他們打好字、詞、句的基礎,還要采取趣味的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學生們的創造力、想象力有效的激發出來,通過輕松活剝的課堂教學,教會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和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們真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金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7):115-115.
[2]逄海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現代交際,2016(21):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