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管理創新是互聯網時代發展下的重點,以現階段互聯網時代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企業管理工作面對的挑戰,分析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創新的方向和內容,以此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依據,促使其順利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社會經濟;企業管理;創新
1.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面臨的挑戰
1.1企業管理理念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企業發展并不存在企業管理理念,在改革開放后雖然提出了企業管理,但卻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很多引用的觀念大部分都源自于西方發達國家,如20世紀20年代泰勒的科學管理、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行為科學等。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下并沒有優質的管理形式可以引用,在這一背景下管理理念創新最大的特點在于以“用戶為中心”,應用者可以在網絡中提出的自己的需求,誰可以提供優質服務誰就可以獲取消費者。而在現階段的經濟市場中,企業并沒有及時優化管理觀念,依舊以企業自我為中心,實施產品研究、生產和管理等工作,但也有很多企業只注重在表面展現“用戶為中心”的觀念,并沒有推廣到企業的各項工作當中,致使企業發展難以實現戰略創新。因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消費者的生活形式、購買心理以及習慣等內容都出現了改變,導致很多無法實際優化的企業難以為消費者提供需求的服務。最終被市場舍棄。例如,最為典型的就是諾基亞。在21世紀初期,中國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第一選擇是諾基亞,但是受到互聯網時代的影響,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開始渴望得到更為優質的服務,但是諾基亞的創新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所需,致使其在市場中逐漸消亡。
1.2企業管理形式
因為在實際發展中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工作存在很多影響因素,致使企業管理工作的相關制度也受到影響,這也導致企業管理者難以消除計劃經濟系統的“緊箍咒”,最終導致企業管理系統創新的并不全面,企業管理系統過于復雜,難以與互聯網時代發展需求、優化的市場環境相結合。
1.3企業組織形式
現階段,我國企業的組織構成很多都在應用以往的金字塔多層級形式,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網絡技術的推廣,也在影響企業組織構成和管理工作。在這一背景下,每一天都在創新,要想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掌握有效的發展機遇,并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以往的組織形式是難以滿足實際發展需求的。在以往的組織形式中,信息和管理需求層層傳遞,這樣的工作效率過低,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難以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更無法掌握有效的發展機遇,這就需要管理工作者創新企業組織構成形式。
1.4企業人才管理
在網絡充斥人們生活的過程中,企業人才管理也受到了影響。在傳統意義上的人才資源管理工作中,企業更為關注工作者的管理和監察工作,提出只有約束工作者行為才能保障工作效率,但這種管理形式往往會讓工作者產生厭煩和不信心的情緒,并且其在傳遞訊息時需要層層傳遞,最終管理者集中提出方案,致使企業管理者出現集權行為,員工只能去落實管理者提出的方案。但員工作為執行者,也需要自己為工作提供智慧,但在以往的管理形式中難以實現這一點。而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平臺可以讓工作者和管理者、工作者與工作者之間進行交流,且非常便捷。由此,在企業發展中,讓每一位工作者都可以在網絡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了解市場變化、不斷地學習,并構成自己的觀念,同時也需要企業人才資源管理形式進行優化,加大對工作者的溝通,并為工作者帶來信任和安全感,通過整合全體員工的智慧為企業發展提供依據。
2.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
2.1創新管理理念
在以往的管理觀念中,企業管理者更為關注“廠商”,并將標準化、大規模生產、促銷以及低成本競爭工作選做工作重點。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生產和發展的權利不會受到企業的影響,更多的是受到應用者的影響,應用者的需求正逐漸展現出個性化、體驗化等特點,此時就需要企業突破以往引用的商業形式,重新分析市場、產品、消費者以及企業價值等內容,提出全面的管理觀念。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全新的管理理念需要具備合作、共贏和開放的特點,并從以往的生產型企業逐漸演變為服務型企業,從以往“廠商”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形式,促使企業與工作者、產業鏈、合作群體以及競爭者成為利益相關的群體,從而實現商業生態系統合作發展的目標。
2.2創新管理形式
以往的企業管理工作更為關注購買、成本支出、產品儲備以及生產、銷售、運輸等工作,但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認識到需要從物料生產轉變成以智慧為根本的服務,以往的物料生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會隨著有形資產的減少而出現生產要素的效益遞減。反之,知識因素會在實際發展中通過優質技術、操作步驟等,深入發掘市場需求,以此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從而提升實際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需要正確應用網絡技術,將信息技術與研究、銷售以及管理等工作結合到一起,不斷優化上下游產業鏈、客戶需求、成本銷售、生產管理等個工作,提升實際研究效益。
2.3創新組織構成
企業需要依據以往的生產、銷售、低成本競爭來獲取經濟效益,從而擴大發展方向,此時企業管理一直引用依據職能分工的金字塔型的層級結構,以此獲取更多的效益。但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管理工作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對發掘的市場需求做出反應,提供市場所需的專業研究、銷售以及信息查詢等服務。企業若是依舊應用以往的管理形式,難以正確、及時對外來信息做出反應,此時企業管理層一定要減少,將以往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轉變為信息化和扁平化。
在實際發展中,“網狀扁平化管理”觀點逐漸成為組織構成的新方向,其不存在統一的中心點,每一個小單元擁有高度自主權,單元間也是彼此相連的,點對點之間的影響不斷拓展成為網狀,這種組織構成在一定意義上與以往的“金字塔”管理形式相比,更滿足現階段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求。其一,信息傳遞速度快,直接面向市場。在互聯網時代下,網絡平臺可以直接取代中層,向市場和消費者展示獲取、傳遞、研究以及整合信息的工作,企業可以深層次了解消費者需求,消費者也可以認識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為創造服務提供依據。其二,消除層級,提升管理效率。與以往企業組織構成不同,這種組織構成非常簡單,每一位工作者都可以與遙遠的總部直接交流,獲取更多的信息,而傳統意義上的管理需要層層傳遞才能提出決策進行落實,全新的組織構成可以減少信息傳遞的步驟,增加企業信息傳遞效率,提升實際管理效率。其三,工作者自主管理,提升主觀能動性。“網狀扁平狀”管理下的企業,每一個結點都是創新的基礎,工作者不但可以參與到項目活動當中,也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這樣的管理形式優化了每一個結點工作,且提升實際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同時在實際發展中制約了官僚作風,為企業工作者創造出合作、平等、開放化的工作環境。
2.4創新人才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形式更多應用“規章制度”實施管理工作,指依據規定管理、紀律檢查、獎懲規定等形式對工作者實施管理,以此獲取更高的勞動生產效率,并被認為是科學管理工作的基礎目標。其中泰勒管理觀念中指出,要想達到最大化的工作效率,就是要依據合理化、標準化的管理形式取代經驗管理,將工作者看成是一個追求速度的機器,并注重工作數量、組織權威以及專業工作劃分。泰勒結合自己提出的理念設計了一個理性化的形式來管理企業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并通過工作定量來明確組織管理,加大對管理制度的了解,以此有效提升現代企業的工作效率。但是這種剛性的管理形式,雖然優化了企業的管理形式,但難以激發企業工作者的積極性,相反過于理性和剛性的管理形式更剝奪了工作者的工作意識和樂趣。在現階段,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與泰勒所處的背景完全不同,個人并不再是注重速度的“機器”,而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創造性的影響力,影響著企業的實際發展。由此,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大對人才管理工作的了解,通過研究企業發展需求和人才發展特點,創造符合時代和市場需求的人才管理形式,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時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互聯網的重要性得到了突顯。由此,企業要想順利發展,就需要正確應用互聯網優化企業管理形式,這樣不但可以提升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還可以保障企業推廣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并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有效依據。
參考文獻:
[1]顏祺祥,王娟虹.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創新探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3):84-85.
[2]向林.互聯網眾包對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啟示[J].北京郵電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張山(1978.3- ),漢族,湖北孝昌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