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霞
摘要:企業的獲利能力不僅與企業自身的發展基礎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也是企業的債權人、投資者和所有者進行決策的重要的因素。本文通過對獲利能力評價體系相關理論進行分析,論述影響企業獲利能力的因素,從而建立完善的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關鍵詞: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現在,企業已經進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環境,企業的獲利能力對企業的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企業通過自身獲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所以,企業獲利能力的獲取分析,不僅僅是企業管理層的任務,而且企業的各個決策者都對此問題非常的關心。通過相關理論的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的評價體系需要具有代表性和綜合性,并且呈現出可比性特征。在企業的管理中,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目前,企業的獲利能力評價體系還不夠健全,不能兼顧企業的很多特征,不能對企業的真實情況進行反應。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今天,企業獲利能力的評價應該不斷得到完善,充分考慮各類影響因素。
一、影響企業獲利能力的因素
(一)企業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
在大多數的工業企業中,企業的生產和獲利能力與經營獲利能力有關。在大型的商業企業中,企業的經營能力與獲利能力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環節中,企業管理中重要的環節也是企業獲利能力的管理,是企業綜合管理能力的體現。在對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分析中,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結構、交易模式和交易規模。在固定的條件下,企業的生產規模越大,他們的獲利能力就越強,企業在生產中分攤在每個產品上的成本就越低,企業的產品結構是否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是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產品在市場上的適應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獲利能力。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產品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大規模的交易往往比小規模的交易的獲利能力更強,因為大規模的交易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
(二)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
企業在發展的環節中,資產的盈利能力盡管不能直接與企業的經營能力掛鉤,但是企業的資產盈利能力在企業的經營能力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企業在生產環節中,如果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在運用資產中就會更加合理,在生產產品中成本就會更低,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這樣可以提升企業資產的合理利用率,并且也能促進企業的科的經營和操作,為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且,企業資產如果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就能給企業帶來一些額外的收益,企業的資產利潤率可以得到穩步的提升。在企業中,對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進行分析應該與同行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對比,如果其資產利潤率比同行業的高,那么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就會更高。
(三)企業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
如今,企業實現了多元化的發展,企業在完善自身競爭力的過程中必然實現多元化的發展。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發展的環節中,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要找到穩定的融資渠道。如今融資渠道分成很多種,但是從企業獲利能力的角度去分析,企業的多元化發展離不開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使用,所以投資者的獲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投資回報率。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越高,那么企業獲得獲利能力也會越高。在所有者獲得獲利能力的同時,還對外部投資者和潛在的外部投資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外界環境對企業的獲利能力產生的影響也非常大。企業的投資的獲利能力在復雜的環境中呈現出循環的特征。
(四)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
企業在對外界進行信息傳遞的環節中,其載體主要是財務報告,通過財務報告的形式將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傳播,所以,在對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影響的因素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對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企業選用會計政策的環節中,會計準則會存在一定的保留,所以,企業在對會計政策進行選擇的環節中,對企業的核算業務會產生影響,從而對收益產生一定的干擾。在一般情況下,完善的會計政策對企業的獲利能力帶來積極的影響。在實際的工作環節中,企業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也對獲利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企業在進行管理的環節中,在交易中如果出現不合理的問題,就會導致虛增收入的產生,導致企業的持續盈利受損。
二、構建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的措施
(一)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利能力
如上述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利能力在企業的經營中具有核心地位,是企業經營的基礎。所以,在進行企業生產經營獲利能力體系中,應該考慮綜合的因素,然后綜合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利能力。企業的產品要經過對外流轉,在銷售環節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所以,在對企業的利潤進行分析的環節中,要分析企業獲得的毛利率,對企業的經營和流轉能力進行分析。在對相關指標進行評價的環節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出企業的整體定價策略,從而完善企業的成本控制,從而在與對手競爭的環節中,才能對各項經濟指標進行量化的分析,對流轉金額進行詳細的分析。在進行企業利潤率分析中,應該通過企業真實利潤的分析。確保企業的利潤率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對應,從而在對企業生產活動分析中才能更加地合理,防止企業在分析中受到一些特殊項目的影響。在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利能力進行分析的環節中,可以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應該結合關鍵性指標進行綜合的分析,在全面分析企業自身經營情況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分析指標。
(二)評價企業的資產獲利能力
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企業帶來一定的利潤,但是也會產生一定的成本。所以,在對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分析的環節中,要對其獲利進行控制,還要分析相關的成本。在對獲利能力評價中,應該從企業總資產收益率的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這項指標在企業決策的制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將企業各方面的利益都包含在其中,充分分析企業的經營獲利能力,而且也能分析企業的投資獲利能力。在對相關的指標進行分析的環節中,可以從整體的角度去評價。在對成本的費用進行分析中,企業在盈利中應該將成本的費用扣除,分析企業獲利能力的根本。
(三)評價企業所有者投資獲利能力
在對投資者的獲利能力進行分析的環節中,在理論分析層面上,應該確定自身的指標,每個指標都有自身的側重點。所以,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經營的特征分析,對企業資本獲取的方式進行了解。在指標的選取中,應該選擇那些可以提升企業凈收益能力的指標,因為這個指標不會受到外界條件的過多的限制,而且具有高度的普適性,其在企業中可以分析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優劣,從而形成良性的競爭。而且,通過這項指標,我們也能進一步了解到資本保值增長的利率,從而對投資的獲利能力更好地分析,對所有者投入資本的增值進行更加完善的分析,確保投資一直處于增長的趨勢,為企業的內部融資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
(四)評價企業財務信息及外部信息
在對各類分析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才能確保資產的保值,還應該借助一定的載體,確保企業的外部融資環境可以良好的建立,形成完善的企業獲利能力的評價指標。在對財務人員的工作進行檢查和觀察的過程中,確保各項評價政策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在這個環節中,在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價的基礎上,應該對相關的政策進行科學評價。在對市場占有率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對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進行合理的分析,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而增加企業無形資產的數量,提升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結束語
在全球經濟化的背景下,企業的獲利能力與企業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企業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共同的責任。企業的獲利能力評價體系的建設非常必要,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復雜,要結合內部和外部的因素,在進行內部的各項指標建立的過程中,要完善市場要素。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在建立的環節中,應該根據企業發展的情況建立一般的框架和體系,但是在這個體系中,相關的內容非常復雜,應該充分考慮其他的因素,不僅要對內部的指標進行合理的分析,而且還應該充分分析外部的市場環境,完善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結合有利因素。
參考文獻:
[1]趙燕.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9):134-135.
[2]宋德浩.試論企業獲利能力評價指標的正確運用[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