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正佳 覃啟雷
【摘 要】服裝是現代人類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個生活產品,服裝設計理念中現代主義作為一個嶄新的思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而設計靈感取源于人類生活中,將"環境——人——服裝"合為一體來進行創新和實現。世間萬物源于自然,即穿著者就以大自然的仰慕和熱愛之情用服裝理念和藝術的語言展示出來,故"以自然為本"“以人為本”的服裝設計理念來成為創作思路,而回歸大自然世間萬物的設計理念和創作思路慢慢變成當今世界時尚的主流趨勢。
“人間煙火”在字面上扎實地落地于生活實際,是人情味。描寫人生應要心存感激去接受生命所經歷的一切,并且盡情享受種種人事物的美好,人生苦短無常,如人間煙火燦爛,縱使短暫卻充滿火熱。但對于服裝來說,有煙有火,也就意味著有人,有人穿著衣裝服飾,就有生活。人間煙火,是人情味,是自然的生命狀態。
現代主義在服裝設計領域中展現了非常頑強的生命力,以往禪宗風尚元素都被應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主要分析了當前服裝設計的禪宗趨勢,賦予了設計方面全新的觀念和廣闊的視野,使得在材質,設計,元素,色彩上的運用非常大膽,也非常富有新意。具體分析了禪宗元素如傳統服飾與風格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實際應用。為現代化服裝理念和傳統服裝理念設計領域引入了個性化的新風潮。
【關鍵詞】禪宗;現代;元素;趨勢
1 設計選題的由來
服裝是當今現代社會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部分,標志著現代文明,服裝不僅能優化人類形象,也能維持人體功能的冷熱平衡能力,從而適應地理環境所產生的天氣氣候的變化,服裝設計是科學,技術,藝術和思想的融合焦點,這種藝術涉及到色彩.市場.工程.材料.心理.文化和美學等主要因素。從而對傳統設計的創新,將傳統設計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元素相結合,在設計元素風格上更加大膽和創新,元素上更加多元化,材料選用方面更加豐富,創意更加形象生動,所以它更加強調了使用者的個性需求,“以人為本”注重人性化和自由化設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使設計在現代化社會更加深入人心。
現代化服裝非常注重人性化的體現,而且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從而使現代思想的服裝設計理念突破傳統的設計理念,努力打造服裝和人體的立體化,多元化的呈現效果。把傳統服裝進行重新構造和分類.整理。不斷追求創新和追求新鮮的服裝效果.裝飾與服裝形式的美感。具體來說,在服裝設計領域中現代主義思潮和自然世間萬物融為一體,已經緩緩滲透和進化到當今的設計領域之中,在色彩的使用和材料的選擇,多樣化的運用方面更加大膽,更加多元化。并且富有創新。同時,遵循自然循環規律,倡導綠色發展,符合如今社會對于低碳環保的宣傳,服裝理念也更加注重了服飾與材質的環保要求,倡導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的保護聲援,節約取用服裝材質對自然環境的能耗。才能持續發展可利用再生資源來創造出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服裝產品。
現代主義文化主張不同地域與傳統民族的文化特色,強調要求對地域文化的重視,并且將他們的元素運用到服裝設計理念當中,使設計既體現出現代美,也體現出民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元素已經被廣泛運用到現在服裝設計理念中,傳統文化中的形象元素具有地域特色中的梅花.蘭花.竹.牡丹花等圖案元素,被巧妙的運用到現代設計文化理念中,使傳統文化圖繪的生命力更加持久。這些代表性的文化的運用使服裝理設計理念展現出人與自然,以人為本和濃烈的東方傳統文化特點,不僅使中國民族傳統文化與以自然生態為首要的設計理念彰顯全球,更使得文化設計思想更加華麗見影,讓人們對自己的民族服飾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正是在設計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讓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發生碰撞和交融,就是服裝設計在世界視野中的魅力所在。
2 設計調研
服裝行業市場經濟
服裝是一種生活必須品,也是商品,眾所周知,服裝行業是當今社會最具有競爭力和挑戰力的行業之一,進行商品交易必須要遵守規律,把產品功能聯系到消費者身上,以消費者的重要性優先,產品的設計遵循消費者自身的需求來生產和創造才是真正的設計體現,無論是普通大眾服裝還是高檔高品質服裝,其產品的質量保證是商品的前提和基礎,要使服裝產品的創新形式源源不斷,把新面貌和設計理念展示出來,才能順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各式各樣,產生了多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格局。這給設計師體現出他的價值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不斷的挑戰,關鍵在于設計對產品的整體把握。由于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價值觀的不同,所以人們的眼光和追求是不同的。對于經濟收入一般或者偏少的人來說,他更看中的是服裝產品的質量保證和實用功能比如保暖功能和耐穿時間長短等等,把產品的質量和實用功能看做是產品的實質所在。
現代社會,隨著近年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再提高生活質量方面上的花費也再逐步提高,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儀表。人們對于服裝穿著不僅僅只在與功能性,更加注重美觀性和多樣性。服裝行業屬于中國必不可少的民生行業,它不比其他產業如服務行業,美食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那樣發展迅速,但是它是人類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行業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質。所以善于選擇和理性觀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巧妙運用服裝流行趨勢與服裝設計的開發,保持品牌的文化特色和市場運行機制。
據網上資料顯示:不同地方的服裝消費觀念也是不同的。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市場的消費者比較能接受新品牌和穿衣潮流,例如歐美國際每年發行的新理念新風格的服裝形式。以上海,北京為中心的華東和華北地區的消費者比較注重服裝品牌與服飾配套,以重慶,成都昆明為代表的西南購買力對比其他地區來說有些弱,服裝需求以中低檔產品為主,注重產品的質量保證和實用功能。東北地區的消費觀念與前者相同,服裝潮流比較接近日本和韓國的著裝趨勢。
3 無性別服裝調研
伴隨人們對自身的個性化與產品的多元化的強烈需求悄悄融入當今時代,越來越多另類化的服裝設計風格逐漸被人們接受和喜愛,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科學發展,男女服裝風格多元化和思想觀念日益開放,無性別服裝潮流席卷時尚界,勢必成為時尚界一大潮流趨勢,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影響潮流人士追逐潮流,去除性別差異的服裝風格再未來的時尚界和服裝流行發展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這一變化更加體現了人們審美標準的多元化與個性化,并且人們受到影響,多元化的潮流趨勢逐漸增大。比如無性別服裝形式,無性別服裝設計的研究是為了更好的去演繹和表達自我,把服裝風格從性別枷鎖的解放出來,還原服裝本來的目的,使得服裝從無性別轉變成自我表達的工具,這是一個非常新奇的設計風格。endprint
性別化的設計理念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相互作用而成的無性別服裝,所以無性別服裝是與中性服裝是有區別的,中性服裝是指從男女兩種性別得到社會認可并且界定男女性別都可以穿的服裝,而無性別服裝不僅僅是男女性別都可以穿,包括很多復雜性別的基礎上各種性別都能穿的服裝。無性別服裝的無差別特點,即一件衣服可以被生理性別的男女著穿。通過對無性別服裝的概念認知和研究,結合當今服裝設計理念潮流的現狀,對無性別服裝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可以看出無性別服裝正在走向著裝的自由化,多元化和小眾化。
綜上得知:無性別服裝是建立在性別思想取向認知進步的基礎上,對服裝的多樣性和個性化保持更加開放的態度而產生的服裝類型,它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包括文化,政治,思想,歷史,經濟等因素所影響。可以總結出無性別服裝的設計特征和文化含義:復合性、多樣性、結構性、和反傳統反秩序的思維方式。
也進一步得知無性別服裝的著裝風格從各個小眾社會群族中逐漸被廣大社會群眾接受并給予認同,無性別服裝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形成了較為抽象但可以被感知的獨特風格,不僅呈現出服裝文化結合民族傳統文化多樣化的風貌,更是呈現出人們展示自我的個人魅力和彰顯自我的個性品格的方式。我想這就是無性別服裝的魅力所在吧。
4 色彩搭配
黑色:從各種角度來看,黑色有著相互矛盾的內涵體現,一方面黑色服裝給人高貴的視覺體驗和優雅的感覺,另一方面又給人悲哀,消極,神秘的意味。
同時,黑色帶給人更多的感覺是優雅與高貴,也是時尚界運用最多,搭配效果最佳,最前沿的時尚色彩,給人一種高貴的氣質和雍容華貴的印象。
金色:金色亮度最高的顏色,也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之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火就指的是金色火焰,有太陽般光輝的光芒,象征著富貴與權威。金色的服裝也最能打扮出女人的氣場,如何能得體恰到好處地演繹金色權貴氣質,在奪目色澤中擺脫“土豪”的帽子,也是一種技巧。
附錄:時尚創新源源不斷,服裝的流行不斷變革,趨勢不斷創新,生活總是讓人充滿驚喜。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終于完成了此篇論文,從開題到論文的實現,每一個環節都是新的挑戰和不斷的嘗試,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也觸發了很多感受,從依賴慢慢變成獨立學習和參考試驗,查閱相關文獻和書籍,使自己初次完成的論文慢慢完善起來,每一次改進都是學習的收獲和自己能力的提升。雖然自己的論文作品不是很優秀和成熟,但這是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也是對自己的肯定,對此論文也有很大的幸福感和欣慰感。
【參考文獻】
[1]王府梅.服裝面料的性能設計,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范軍.后現代主義設計理念在當代時裝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2008年.
[3]郭偉.淺談中性服裝風格設計與影響因素[D].青島大學,碩士,2009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