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琬珊
摘 要:傳統的拉閘斷電的規制措施以及單方面宣告電價基數的辦法,無法得到社會民眾的理解,進而也就無法實現電力營銷所要求的社會效益目標。因此,風險控制的措施應從與社區聯合開展電力宣傳工作、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用電情況、采取階梯電價制訂原則的方案、尋求與鄉鎮物流網點業務合作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關鍵詞:電力營銷;風險控制;電價;電費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33-0165-02
在電力銷售側改革背景下,有效控制電價及電費風險,不僅能提升供電企業的市場聲譽度,還能顯著增強供電企業的經營效益。然而,面對客觀存在的電價及電費風險,若不能從電力營銷模式創新中來尋找解決辦法,則上述風險仍將長期存在。那么,創新營銷模式的出發點又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盡管電力銷售改革朝著市場化、主體多元化方向發展,但電力營銷仍需具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這就決定了,傳統的拉閘斷電的規制措施以及單方面宣告電價基數的辦法,無法得到社會民眾的理解,進而也就無法實現電力營銷所要求的社會效益目標。在電力銷售多元主體共存的格局下,電力營銷的社會效益目標又與經濟效益目標形成了共生態勢,所以建立起二元目標良性共生的態勢,才是控制電價及電費風險的出發點。
1 電價及電費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對風險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1.1 主觀原因分析
聚焦居民的用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較少關注自家電表的流量。而且,隨著城市諸多小區智能化電表的改造完成,也并未改變多數家庭無視電費額度的習慣。對于老式電表而言,往往會因用戶欠費之后而給予斷電(符合規定);對于智能化電表而言,則會因電費使用完畢而自動斷電。因此,由于居民戶自身的用電習慣使然,使得他們在面對斷電時往往顯得手足無策。由此而帶來的后果便是,造成了居民住與供電企業之間的矛盾。最后,該矛盾更能會上升為居民戶對供電企業實施市政投訴。不難理解,在電力銷售多元主體并存的情形下,供電企業一旦遭受到社會聲譽受損,便等于將自己的傳統市場拱手讓人。
1.2 客觀原因分析
電價的制訂標準和原則屬于供電企業機密,在傳統電力市場處于完全壟斷結構下,電價標準往往以通告的方式發布出來。但隨著居民市場意識的覺醒,以及通過對城市之間的橫向比較,使得近年來供電企業在電價制訂上面臨著較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從而又演變社會和政治壓力。長期以來,供電企業在城區都設有電費繳納網點,且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植入了在線繳費APP。但受到居民不關注用電流量和繳費偏好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似乎上述便民策略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對于那些空巢老人和鄉鎮居民而言,都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在線繳費系統不會使用,以及繳費網點稀少等問題的困擾。
2 基于電力營銷過程的風險控制模式定位
針對以上所形成的風險因素,電力營銷風控模式可以定位于以下三個方面:
2.1 定位于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
筆者從工作實踐中感知到,無論是電價通告還是停電通知,都是以書面的形式發布出來,或者通知各個社區再由社區向居民發布。這種傳統形式越來越遭到居民戶的抵制,首先該形式過于“霸道”,而且也不近人情。因此,在今后的電力營銷過程中,應嘗試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模式。建立人際互動模式不能因事而發,而是要將其納入到日常工作的管理中來。
2.2 定位于形成植根性定價機制
廣東省在我國最先建立起電價聽證會制度,當時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如今也在全國推廣。但在實施該項制度時,仍感到普通居民的議價能力薄弱,在整合聽證過程中幾乎以“聽”為主線。那么作為供電企業而言,其將面臨其他供電主體的價格競爭,從而在制訂電價時還應形成區域植根性定價機制。而且,該定價機制應在時間維度的動態視角下來運行。
2.3 定位于挖掘現存的網點資源
電力已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也是居民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相對而言,處于鄉鎮區域的居民戶時常困擾于電費的繳納,而且鄉鎮大量存在的“留守老人”也難以完成在線繳費事宜。因此,挖掘現存的網點資源則成為了必須開展的營銷工作。
3 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中所面臨的挑戰
然而,將上述定位落實于現實營銷工作中,仍需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
3.1 電力營銷部門人力資源存量限制
在日常工作中開展人際互動,必然會受限于營銷部門的人力資源存量。在人際互動中,不僅需要向社區居民宣傳安全用電知識,還將對現行的智能電表使用問題和電費繳納問題等一一向社區居民給予解答。因此,面對如此繁雜的人際互動內容,現有的人力資源存量必然面臨著現實挑戰。然而,隨著民營主體參與到電力銷售中來,他們所熟悉的客戶關系管理策略,必然會對供電企業造成競爭壓力。可見,供電企業需要在此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3.2 電力價格制訂中的交易成本約束
電力價格調整是關乎民生的大事,但在通常的電價聽證會上時常發生激烈的爭執,而且各方代表著自身的利益訴求互不相讓,這勢必會帶來昂貴的交易成本。同時,在展開區域植根性電價制訂活動時,市場調研也勢必會產生顯著的交易成本。因此,這里也形成了不可忽視的挑戰。
3.3 電力費用繳費點布局穩定性缺失
事實表明,挖掘現有的繳費網點資源并不困難,而難題則在于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穩定性缺失的根源一方面在于網點契約意識的淡薄,另一方面則在于商業網點的拆遷。
4 對策
根據以上所述,電力營銷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 與社區聯合開展電力宣傳工作
盡管供電企業營銷部門的員工數量有限,但可以建立起與社區聯合的工作模式。現實表明,產期以來供電企業已和所在城市的社區形成了緊密的聯系,這是其他民營售電企業所不及的。因此,分時段委派營銷人員前往具體的社區開展用電安全宣傳,并現場講解在線繳費事宜的同時,還可以委托社區干部在日常向居民發放相關宣傳單,并接收和及時處置由社區所反饋的電力繳費問題。endprint
4.2 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用電情況
在當前智能化時代,供電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龐大的網點監管能力,利用大數據來分析特定區域的分時用電狀況。不難發現,這是其他電力銷售企業所無法實現的。通過大數據分析,來為電價的制訂提供基礎數據。
4.3 采取階梯電價制訂原則的方案
從電價的制訂原則來看,采取階梯定價原則是最為可取的方式。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關鍵在于制度累進電價的標準。由于供電企業具有規模化售電的優勢,那么這就使得單位電價的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從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元目標的要求出發,可以在累進電價的制訂標準上讓利于民。這樣,就能在售電市場搶占先機。
4.4 尋求與鄉鎮物流網點業務合作
隨著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鄉鎮物流網點也逐步形成規模。在市場經營過程中,物流網點植根于當地區域的穩定性遠強于商業零售組織。因此,供電企業可以尋求與鄉鎮物流網點開辦電費繳納合作事宜。作為激勵,供電企業可以在電力設施維護方面,給予合作的物流網點以大力支持。
總之,電費是電力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沒有電費進項,電力企業將難以繼續經營。但是,隨著電力企業的發展,其業務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不可避免地在電費的管理、安全和自動化等方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建設合理的管理體系、完備的電力控制系統和科學的自動化系統。電費風險的控制和處理可以使得企業減少發展的阻力,因而十分重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增強其市場競爭力不僅要從自身生產經營的角度出發,亦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在這種環境中電力營銷應運而生,而對其中電費風險的管理則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對電力營銷全過程的整體把握。
5 結束語
本文認為,在電力銷售側改革背景下,有效控制電價及電費風險,不僅能提升供電企業的市場聲譽度,還能顯著增強供電企業的經營效益。電力營銷過程對電價及電費風險控制的措施應從與社區聯合開展電力宣傳工作、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用電情況、采取階梯電價制訂原則的方案、尋求與鄉鎮物流網點業務合作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閻春寧.風險管理學[M].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
[2]林燕.供用電合同法律常識與風險防范[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3]呂曉旭.電費風險管理在電力營銷全過程中的探討[J].電工技術,2015(12):102.
[4]王建紅,張銀昌.淺析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理[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5(10):114.
[5]宋洪濤.電力行業電力營銷創新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
(26):1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