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農業局,湖南 郴州 423000)
土壤驅蟲劑在高山區生姜連作中的應用
王 飛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農業局,湖南 郴州 423000)
為了促進高山區生姜產業的穩步發展,以課題組研制的土壤驅蟲劑為材料,在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新屋村百畝生姜高產示范片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土壤驅蟲劑既能調理土壤營養平衡,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滿足生姜對硅、鋅、硼等元素的需要,又能抑制生姜病害、驅避蟲害。當土壤驅蟲劑施用量為50 kg/667m2時,對姜瘟等生姜主要病害的防效69.56%~90.94%,對小地老虎和姜螟的防效達100%;同時,施用土壤驅蟲劑后,生姜表現脆嫩、辛辣、口感好,鮮姜產量比對照增加813 kg/667m2,增產幅度達32.24%。綜合情況表明土壤驅蟲劑可在同生態地區大面積推廣運用。
土壤驅蟲劑;生姜;連作生產;病蟲害;高山區
生姜可以避腥、增鮮,還可入藥,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等功效。它既是一種常用調味食材,又是一種保健食品。城鄉居民對生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生姜市場前景廣闊。2013年全國生姜種植面積達28.7萬hm2,僅郴州市的生姜種植面積就有約3 348 hm2,單價超過10元/kg。隨著生姜種植面積的擴大,全國生姜種植區特別是南方農業系統紛紛開展優質生姜生產技術研究[1-4]。據調查,郴州等南方高山區(海拔500~900 m)的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碳水化合物的轉變和有機物的積累,特別適宜生產優質生姜。但是該地區多為花崗巖土壤,活性硅容易流失,加上生態環境復雜,病蟲害較多,嚴重限制了生姜產業的發展[5-6]。為了揚長避短,確保高山區生姜產業得到長遠發展,郴州福萬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組成專家組對高山區生姜連作生產進行了專題研究。經田間試驗,課題組研制的土壤驅蟲劑能有效控制姜瘟、小地老虎、姜螟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并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土壤驅蟲劑田間小區對比試驗在海拔680 m的郴州市北湖區石蓋塘新屋村百畝生姜高產示范片進行,試驗田面積987.16 m2。供試生姜品種為江口小黃姜。供試的土壤驅蟲劑由項目課題組提供,主要有以下原料制成(原料以kg為單位):腐植酸100、活性硅粉60、茶(桐)餅30、烤煙桿3、紅辣蓼3、黃藤根3、號筒桿3、青蒿1、艾蒿1、黃荊3、硫酸鋅5、硼砂1。制備方法是:將腐植酸、茶(桐)餅研磨成粉,將烤煙桿、紅辣蓼、黃藤根、青蒿、艾蒿曬(烤)干粉碎,然后將以上兩種粉末混合,再分別加入黃荊水(黃荊和水按1︰10的比例加熱煮開0.5 h)、活性硅粉、硫酸鋅和硼砂,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造粒即可。
1.2.1小區試驗設計試驗依據土壤驅蟲劑用量設3個處理,分別為:CK,空白對照;T1,25 kg/667m2;T2,50 kg/667m2;每個處理3次重復,試驗田東西向開溝種姜,每4行為一個小區(試驗田四周設0.5 m保護行),各小區按順序排列。
1.2.2田間管理及施藥方法各小區統一于2016年4月21日播種施藥。溝施有機農家肥牛欄淤2 500 kg/667m2、海藻有機肥150 kg/667m2,45%復合肥100 kg/667m2作基肥。藥劑處理區加施土壤驅蟲劑25 kg/667m2、50 kg/667m2,空白對照區不再施加其他任何化學物質。5月24日進行第一次追肥培土,施20 kg/667m2尿素提苗;6月9日進行第二次除草培土。該試驗從苗期到收獲期不施任何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
1.2.3藥效調查從生姜出苗到收獲前在田間跟蹤觀察病蟲害發生情況。并分別于5月24日、6月28日、8月16日、10月8日,采取5點取樣詳細調查生姜病害發生實況。姜瘟病病情指數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級,全株1/4以下的葉片有病斑;2級,全株1/2以下的葉片有少量病斑或1/4以下的葉片有較多的病斑;3級,全株3/4以下的葉片發病或全株1/4以下的葉片全葉枯萎;4級,全株3/4以上的葉片發病或全株1/2以下的葉片枯萎至整株枯死。5月10日、6月10日采取5點取樣分別調查生姜蟲害發生實況。10月11日在生姜收獲時采取3點取樣法進行田間現場測產和室內考種測試。各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從表1可以看出,土壤驅蟲劑對姜瘟病、葉枯病、炭疽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50 kg/667m2的處理(T2)防效比25 kg/667m2的處理(T1)防效好,T1和T2處理對姜瘟病、葉枯病、炭疽病的最高防效分別為68.56%和90.76%、71.93%和90.94%、69.87%100%;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藥效有所下降,但藥后170 d(10月8日)T2處理對上述3種病害的防效仍分別為66.6%、66.91%、64.91%,這說明土壤驅蟲劑的藥效持續時間長。在生姜生產過程中,雖然發病嚴重的丘塊仍需化學藥劑作補充防治,但土壤驅蟲劑對病害的預防作用還是不容忽視的。表2的調查結果與表1的防效結果一致,說明試驗以病株率計算防治效果的方法完全可行。

表1 各處理不同時期生姜病害發生情況及防效 (%)
從表3可以看出,土壤驅蟲劑對蟲害的防控效果比病害要好,當用量達50 kg/667m2時,小地老虎和姜螟的被害株率均為零,防效達100%;而用量為25 kg/667m2時,藥后50 d(6月10日)對小地老虎、姜螟的防效分別只有54.32%、54.25%,未能有效抑制蟲害。因此,大面積推廣時土壤驅蟲劑的用量應為50 kg/667m2左右。
從表4可以看出,施用土壤驅蟲劑后,生姜的產量和質量都發生了一定變化;各處理生姜的株高、莖粗、分蘗均有明顯的差異,生物內質也有明顯不同,經濟產量有顯著差異。以T2為例,與對照相比,平均株高高9 cm,平均莖粗粗0.4 cm,平均分蘗多3條,口感表現脆嫩、辛辣,產量增加813 kg/667m2,增產幅度達32.24%。
試驗結果表明,土壤驅蟲劑原材料物質豐富、功能齊全,既能調理土壤營養平衡,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滿足生姜對硅、鋅、硼等元素的需要,又能抑制生姜病害、驅避蟲害。當土壤驅蟲劑施用量為50 kg/667m2時,對姜瘟等生姜主要病害的防效69.56%~90.94%,對小地老虎和姜螟的防效達100%。施用土壤驅蟲劑后,生姜表現脆嫩、辛辣、口感好,鮮姜產量比對照增加813 kg/667m2,增產幅度達32.2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土壤驅蟲劑防控姜瘟病的效果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姜瘟病的大流行,大大降低了化學藥劑的使用,避免了生態環境被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也得到了保證。綜合情況表明土壤驅蟲劑可在同生態地區大面積推廣運用。

表2 各處理不同時期姜瘟病病情指數及防效

表3 各處理不同時期生姜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效 (%)

表4 各處理的生姜產量質量
[1] 曠碧峰,肖昌華,歐陽豐. 南方生姜高產規范化栽培及加工技術[J].蔬菜,2013,(6):24-26.
[2] 葉涌清. 閩南山區生姜高產栽培技術[J]. 福建農業科技,2011,(5):54-56.
[3] 麻進興. 南方山區生姜種植高產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2010,(11):163-166.
[4] 王景光,呂秀茹,王 玲. 生姜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1,27(10):144-145.
[5] 江大純,江勝國,楊太明,等. 岳西高山區生姜立體栽培小氣候效應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5933-15935.
[6] 蔣生友. 桂北山區生姜優質無公害栽培[J]. 南方園藝,2006,17(5):55-57.
Soil Insect Repellant against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ith Ginger Continuous Cropping in Alpine Region
WANG Fei
(Agricultural Bureau of Suxian District, Chenzhou 423000, PRC)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a soil insect repellant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group in the 6.67-hm2ginger highyield demonstration area at Xinwu Village of Chenzhou City to improve the ginger industry in the alpine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il repellant can simultaneously regulate soil nutrient balance in high altitude area,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soil, meet the need of ginger for elements such as Si, Zn and B, prevent and control ginger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improve ginger’s quality and yield. The highest prevention effect on ginger bacterial wilt, leaf blight and anthracnose can reach 90.76%, 90.94% and 100%, respectively; and 170 d later, it still can reach 66.60%, 66.91% and 64.91%, respectively. The prevention effect on black cutworm and ginger worm can reach 100%. All the treated ginger’s quality is better than the CK, increasing the yield by 32.24%. This soil insect repellant can be applied widely in the same ecological areas.
soil insect repellant; ginger; continuous cropping;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alpine region
S436.33
A
1006-060X(2017)10-0057-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10.017
2017-06-21
王 飛(1978-),女,湖南郴州市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責任編輯:成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