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榮
摘要:初中物理新課標在課程大綱、內容、管理和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創新與突破,新課標要求物理課程應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們從生活中感受物理,培養學生們的物理思維和勇于科學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關鍵詞:科學學習;方法;物理學習
初中物理新課標改革改變的不僅是教材的大綱和內容,最重要的是改變老師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提倡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標要求學生們學會生活聯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從生活中感受物理,從物理中感受生活,面向學生,注重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開發他們的物理思維,開拓創新,倡導全新課程教育理念[1]。
一、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提高他們的求知欲
物理這門課的內容看似深奧,實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物理學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科技、生活水平的動力。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一些奇妙的現象多多少少都與物理有關系,想學好物理,得勇于提出自己的質疑,并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在無形中增強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比如在海邊發生過的"海市蜃樓"這一現象,有學生提出質疑:海市蜃樓的出現與地理位置或者是當地的氣候條件有沒有關系?一天中哪個時間段出現的概率大?針對學生的質疑,老師可以帶學生們做一個模擬實驗,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實驗地點要選擇一個密封性比較好的屋子里,因為海市蜃樓易發生在沙漠,因此實驗就做模擬沙漠實驗。找一塊適當大小的鐵片,表面盡量光滑,然后再找出幾根木棍做成小柱子,將光滑的鐵片放在這排小柱子上,然后在鐵片上撒上滿滿一層沙子,做成沙漠的模型。然后用一張深色的紙剪成樹木和駱駝的形狀,貼在一塊毛玻璃上,將毛玻璃與鐵片呈垂直狀放在鐵片的一端,最好將剪紙露在沙子層的上面便于成像。在玻璃板后下方,用一只手電筒向上照射,然后,加熱鐵片下方,加熱時,應該注意要將鐵片受熱均勻,當加熱一定時間以后,沙面變得很熱時,開始沿薄鐵片往毛玻璃方向觀察,就能發現沙面下方出現樹木和駱駝的倒影,好像樹木和駱駝旁邊有湖水時所形成的倒影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海市蜃樓”。關于學生提出的質疑老師可以解釋:發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樓”,是因為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氣而出現的折射現象。通過實際實驗讓學生們了解物理現象發生的原理,可以讓他們理解更加通透,增加他們的求知欲。關于海市蜃樓可能會發生的概率較大的地點和時間,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自主查文獻,讓他們學會總結,科學探究[2]。
二、注重分析過程
學生們在學習初中物理的過程中,也在漸漸完善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物理這門課的知識復雜深奧、千變萬化,讓學生們找到一個學習方法很重要。科學探究是要求學生用已有的科學知識來理解科學的思想觀念,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最好的一個方式就是通過實際探究活動來逐步形成和發展。如在學習“小球的單擺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節時,老師可以改變傳統的自我演示教學方式,讓學生們投入到實驗中去。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給他們不同質量的小球、線、秒表、承托臺等。老師應鼓勵學生們自己定方案研究影響小球單擺周期因素,如控制單擺的擺長、小球的質量、擺角的大小。讓學生們學會去做單因素實驗,即保證其他因素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來探究問題。針對此實驗,學生會發現可以制定這樣幾個方案:①保證小球的質量和單擺長度不變,將單擺的角度分別調為30度、60度、90度,發現擺角不影響小球擺動的頻率。②保證小球的質量和單擺角度不變,將擺長設置成幾個不同的梯度,發現擺長不同的小球擺動頻率是不同的。③保證擺長和角度不變,改變小球的質量,發現質量不同的小球擺動周期是相同的。同學們通過實際操作,互相討論,總結和發現問題。通過這種科學教學方式,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們領悟到科學探究的思想,學生們從被動學習轉化成主動探究,很好的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能力[3]。
三、讓學生學會讀“物理語言”
每門課都有自己專屬的語言,物理也不例外,物理這門課的概念和公式都是由物理語言來組成,物理的語言包括文字、圖像和符號。文字語言常用于歸納物理的概念或規律,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新的物理知識時,要向他們反復強調每個物理知識點的概念或規律一個字都不能省略,物理是很嚴謹的,少一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可能就是千差萬別。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通過理性分析物理文字語言,去實際思考和解決一些問題。
符號語言實則就是公式,物理公式與數學公式不同,老師應引導學生用物理內涵來解釋公式,看到一個公式,就能立即用語言來描述,只有懂它的意思才能去運用到實際運算中。
圖像語言相對來說比較直觀明了,是科學探究的一個極好的方式,初中物理課本上出現越來越多物理圖像來闡述學習內容,老師應引導學生們去讀懂這種圖像,通過適當的練習使學生們摸清楚點線面所呈現出的物理內涵和規律,讓他們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時可以快速的找到解決的辦法。
四、掌握信息檢索技術
初中生們的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單純的依靠老師來解決問題學不好物理這門課,在私下練習物理題時,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也應該擁有自我解決問題的技能。這就需要老師來指導學生如何在網上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物理牽涉的方面很廣,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的再好,肯定也會遇到一些難題,學會信息檢索技能,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查詢它的相關知識,讀懂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應該就能解決問題,再解決不了的找老師或同學們討論,這個信息檢索技能不僅適用于物理,更適用于其他課程,學習層面越往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越多,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在身邊輔導,學會信息檢索對自己也是一個保障。
五、結語
老師不應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應該總結學生為什么取得這樣的成績。想要讓學生從根本上學會物理,應該注重科學教育方法,但是科學的方法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老師能直接帶給學生的,想要使學生們真正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要從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鼓勵他們多探究,多思考,讓他們在不斷的思考中感悟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套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朱艷超.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管窺[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12):124.
[2] 黃白.運用啟發式教學新探[J].中小學教育,2006(10).
[3] 張壽.對呀主動性學習理論的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