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清 王明
摘 要 在近些年我國大力構建農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實踐技能操作標準,動手能力強的農村醫學生顯得尤為重要。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能讓每位學生很好地掌握其內容。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資源,它是一種現代教學模式的很好轉變。微課以其知識性強、表現形式豐富等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后反復琢磨,利于更好地掌握技能操作,提高了學生學習技能操作興趣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及早適應未來崗位職業需求。
關鍵詞 微課 農村醫學 實踐技能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9.05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is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octors team, improve the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level under the background, how to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the standar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practical skills course of rural medical specialty has strong opera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n not make each student grasp its content well.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and resources, micro class is a good transformation of a modern teaching model. Micro because of its strong knowledge, rich forms and convenient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nd after repeated pondering, to better grasp the skills,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of interest and also to make students adapt to the future needs of early post occupation.
Keywords micro course; rural medicine; practical skills
微課現如今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資源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它既是傳統教學的很好補充,更是現代教學模式的很好轉變。形象化、精小化是微課具備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對學生操作性要求高的醫學實踐技能課程。微課激發了學生學習技能操作的興趣,同時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水平。
1微課的簡述
1.1 微課的定義及組成
微課是指以視頻教學為載體,短小精悍的記錄教師的某個教學活動的內容。微課的組成中核心資源是視頻教學,同時輔助以PPT 課件、習題和移動互動等教學內容。
1.2 微課的特點
(1)微課主題突出、技能指向性強;微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精煉,學習的方向性明確,有利于學生專注學習各項教學技能。
(2)微課短小精煉,便于隨時學習;微課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核心,通過教學設計和素材的精心篩選、多媒體的嚴謹制作等整合多少教學資源和素材,最終形成教學情景生動、主題突出、結構緊湊、形式多樣的微課視頻資源,并可隨時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3)微課資源繁多,情景真實生動;傳統的紙質教學資源只能提供單一視覺的效果,可動態視頻過程提供給學生的是更為全面、多樣的教學場景。
1.3 微課的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分類,微課可以分為實驗型、演示型、啟發型、答疑型、自主學習型、練習型、實驗型、解答型、講解型等。微課還可以分為錄屏型、拍攝型、合作型等。
2 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課程現況
2.1 農村醫學專業的培養特色
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是我國最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之一,主要為廣大農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近些年來,由于我國政府對基層醫療的高度關心和重視,所以在基層醫療的硬、軟件上也不斷加大了投入。其中,農村醫療專業學生的培養正是基層醫療對口人才投入。為此農村醫學生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農村居民生命健康、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中堅力量,是最貼近基層農民的健康“守護者”。隨著醫改的進一步深入,基層醫療服務工作環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農村醫學生的素質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農村醫療隊伍建設仍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薄弱環節,與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相匹配。為此,國務院辦公廳要求,重點圍繞農村醫療隊伍人才培養培訓、服務模式轉變、收入養老保障、執業環境改善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農村醫學專業學生在校學習主要是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操作技能;能在農村基層從事基本醫療工作的醫學人才。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的課程具有較強實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畢業后服務的對象是廣大老百姓,因此對他們的技能操作要求相對較高。
2.2 農村醫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操作現狀endprint
農村醫學專業教學課程中60%為實踐技能操作,為此強化學生實訓,突出實踐性教學,培養技能型人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然而現在的農村醫學專業學生多數動手能力弱,注意力不夠集中,在操作練習的過程中動作不標準,且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較差,行為懶散。在實訓課堂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常常都是在教師的監管下才會動手去練習,接受新知識處于被動的狀態為日后在臨床上實踐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而造成農村醫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操作薄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2.2.1 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很多入學報農村醫學專業的新生都是家長一手操辦的,甚至有些是被逼迫來的,他們在入校前對所報專業根本不了解,入學后對專業知識自然也不感興趣甚至厭煩。沒有明確設立階段性的學習目標。
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農村醫學專業都是中職學生,入校時對他們中學時候的文化素質要求并不高。他們一直以來的學習習慣并不好,學習能力也很差,自制力也不佳。沒有設定學習計劃,對專業學科又無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成績差。
班級內的差異性。由于是農村醫學專業,班級里學生的文化水平、年齡等存在一定的差異,且一般以男生居多。有的學生是初中畢業,有的是高中畢業,還有的初高中畢業后在外務工幾年后重回學校的等等。所有年齡差距很大,比較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2.2.2 教師、學校的因素
學校的實訓場地有限,實訓設備更新比較慢。在實訓教學中不能完全滿足每個學生的操練要求。由于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對待授課老師的教學督促表現為非常厭煩,特別是在要求學生練習操作時就更顯得尷尬和厭煩。為此,實訓教師在對待這些學習積極性低、不愛動手操作的學生時就會放松監管,放松對他們的課堂教學要求,于是進一步導致學生動手能力的下降。
3 微課在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教學課程中的應用
農村醫學專業培養的是專業技術人才,要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此,要求我們的教師隊伍準確及時地了解學科發展的動向,對教學手段和形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培養出具備高尚道德修養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工作者。
21世紀以來,信息化的急速發展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所謂的網絡“微”時代。在微時代,信息將以更快的速度傳播,傳播的內容也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沖擊性。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也將呈現出“微”時代的氣息,微學習以其方便、微小、快捷的特點適應著整個社會對學習的快速需要。在微時代的大環境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移動學習和非正式學習資源就應運而生了,并且枝繁葉茂。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整的講授一堂課,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直接壓抑著,于是對學習就缺乏興趣感。農村醫學專業應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改革課堂教育模式。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將微課引入到操作類課程教學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技能。現如今,很多職業學校已經把微課滲入到課堂教學中,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微課培養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也從傳統的教學主體轉變成教學的組織者、答疑解惑的角色。
微課利用它短小精悍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圍繞老師的教學目標開展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相長。對比傳統課堂,微課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學習進度任意暫停和重復觀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操作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微課學習不受任何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微課以其知識性強、表現形式豐富等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后反復琢磨,利于更好地掌握技能操作,提高了學生學習技能操作興趣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及早適應未來崗位職業需求。
可以預料,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學校教師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中,并擴展到終身教育。微課在農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教學課程中的應用必將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孟亞鵬,何冬梅.微課在醫學院校教學課程中的應用.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2.
[2] 孫翠英.中職衛校護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操作的現狀分析.內江科技,20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