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霓
【摘 要】伴隨著大數據背景到來,人們的生活、工作模式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其中也包括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模式。在大數據幫助之下,高校圖書館可以能夠更好的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并尋找到用戶的需求,從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對此,本文詳細分析面向大數據背景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0 引言
大數據主要是指在一定時間中采用常規軟件工具實行捕捉、管理以及處理的數據集合,其能夠為使用者創造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源,例如銷售信息、檢索信息等。大數據背景之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必然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以及服務水平等多個方面。對此,探討面向大數據背景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具備顯著意義。
1 圖書館與大數據
高校圖書館是圖書館當中的一種重要組成主體之一,其不僅需要承擔教育資源的傳播任務,同時還需要對各種科學技術、教育資源、文化資源等進行傳播。近些年,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到來,圖書館的發展逐漸向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其中最為典型的發展趨勢便是數字化圖書館。對于數字化圖書館而言,其在管理模式、經營模式、資源量、共享效率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升。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開發是一種持續性的過程,需要在硬件、軟件方面共同結合,同時在資金支持的同時,對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開發提供基本的保障。但是,大多數數字化圖書館在資金方面的投入一般缺少持續性,從而導致圖書館當中數據庫的更新、人員的素質提升以及相關設備的維護等方面工作經常出現資金的空缺的問題,導致停滯不前。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普遍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這也更無法談論特色化的數據庫開發以及引進國外先進圖書館管理體系。大多數高校的圖書館基本上沒有對于特色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意識,再加上資金、人力資源方面的欠缺,導致許多圖書館在數字化發展方面的進程并不理想。
我國數字化圖書館的容量相對于國外而言也存在明顯的缺陷,雖然我國工作人員對于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有著較強的熱情,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開發質量相對于國外的數字化圖書館而言存在這明顯的不足。例如,在國內,我國知網屬于較為成功的信息服務平臺,但是在文獻收藏量方面也只有幾千萬,相對于美國而言,以OCLC為例,其文獻數量已經達到了上億篇,由此可見,我國數字化圖書館的資源容量相對而言并不多,仍然有明顯的提升空間。除此之外,現代化的數字化圖書館必須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但是我國的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為讀者提供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水平并不高,許多讀者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取所需要的數據資源,數字化圖書館無法及時有效的做好關于讀者閱讀需求的延伸工作,同時也無法根據讀者的個人喜好主動提供相應的數據資源,導致用戶在使用數字化圖書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麻煩,還未完全達到數字化的標準。
2 大數據對于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影響
圖書館信息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傳統的借閱服務,在高校中主要是為師生提供書籍、報刊等資料;第二種是編制多次文獻為師生提供書目信息、題錄信息等為主的信息開發服務,并以科技信息咨詢為主要服務模式[1];第三種是應用計算機等設備,構建網絡化的文獻共享平臺,并提供聯機檢索服務;第四種是面向大眾化的需求憑條,提供招生、招聘、專利檢索、專利開發、股市、尋醫問藥等信息的服務。在大數據環境之下,原本的信息服務越發豐富,同時對于信息服務的方向、內容以及廣度也會形成一定程度影響。大數據的采集、統計以及數據挖掘等流程可以更加準確的分析高校師生的實際需求,并為圖書館收集圖書期刊、編制目錄以及開展咨詢等提供有效幫助[2]。除了在內容方面有明顯影響,在服務方式方面也有一定影響。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傳統的IT結構和數據儲存、應用等機構,對于作為社會當中儲存信息知識、儲存信息服務的圖書館必然會形成一定的挑戰與沖擊。信息的成本會快速降低,同時生產的模式也會越發多元化,在社會當中的信息數據量會快速增長。對此,傳統的借閱服務、咨詢服務以及參考咨詢服務等必然會向著信息化、網絡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也間接提高了對圖書館本身服務能力的要求。
3 面向大數據背景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3.1 應用大數據開展個性化服務
大數據背景之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不僅僅是文獻應用與共享那么簡單,還會涉及到一些數據的分析、整理、統計以及應用。高校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文獻搜集與應用為主,但是在數據信息的挖掘以及整理方面并不是非常重視。在大數據背景之下,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個性化的服務滿足用戶的各方面需求,相對于圖書館而言,圖書館可以收集用戶的行為、喜好以及服務需求等,并應用類似的計算方式為用戶主動提供幫助[3]。例如,武漢大學圖書館便是應用大數據軟件框架,采用Apache開發了關于Hadoop的大數據軟件框架,圖書館可以借助這一框架開發相應的應用程序,這一程序可以主動對用戶群體進行劃分和分類,并對每一種類型的群體采取針對性的推薦服務。
3.2 應用大數據開展聯合性服務
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大數據的優勢,開展聯合性的服務,例如人才、資源、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信息資源的共享性服務。信息資源的共享其主要的流程便是借助同類型信息的集成,為用戶提供集成性的信息化服務,當前圖書館的信息集成內容主要包含信息源的集成、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集成以及信息采集等過程[4]。大數據環境之下高校圖書館可以選擇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方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大量的數據可以儲存在一個大型的云數據庫當中或者是分布式的集群之中,這一種方式更類似于云計算當中信息資源的儲存模式,各個圖書館或相關機構能夠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或能力上傳或下載相關信息。大數據本身的計算與分析能力,可以更好的分析出某一個地區、行業或學科在信息方面的實際需求,并為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提供集成化的推薦服務,從而讓圖書館服務更加針對化。endprint
3.3 構建專業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庫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主體最核心的便是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建設專業的信息資源庫需要圖書館內多個部門的共同寫作,并做好整體的規劃設計工作,相關人員需要先明確數字圖書館的具體選題以及相應的內容,同時將這些內容發布到網絡當中,對于有意向合作的資源擁有者可以和圖書館的管理者進行聯系,同時資源的開發者需要根據相應的標準開發符合自身的特色資源,并將這一些資源統一交給管理中心,并上傳當信息資源庫當中供給給用戶閱讀。在這一過程中,因為開發資源的不同所以會存在多個開發者,在開發者開發資源的同時需要保障內容的多元化,允許由多個資源開發者共同進行合作開發,這樣可以保障信息資源的全面性。例如,以清華大學圖書館為例,其在大數據環境之下構建了網絡圖書館,同時在圖書館當中提供了許多的資源可供檢索,這一些檢索內容非常多,同時還可以根據檢索的內容提供一些相似或類似的信息,從而更好的為使用者服務。
在一定程度上,數字圖書館具備國際特性,我國大多數數字圖書館需要大力推廣和宣傳我國的獨立特色,不能和國外其它圖書館形成資源的重疊。目前我國的圖書館已經建立了綜合性的數據庫,但是伴隨著學術研究的不斷專業化,學者對于某一種學科、專題的研究需要更豐富的學術資料,這也間接的加大了數字圖書館資源庫的建設要求。假設圖書館資源不豐富,必然會顯著減少讀者的閱讀積極性,同時還會嚴重浪費圖書館的財力、人力資源。專業的數字圖書干資源庫是對圖書館特色信息的一種集中體現,在網絡平臺當中,可以按照不同讀者用戶的需求構建針對性的信息資源庫,同時專業的數字圖書館資源還可以更好的豐富資源建設情況,強化數字圖書館的服務能力,構建良好的社會形象,并強化圖書館的整體競爭力。
3.4 完善網絡平臺,改進服務模式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表示,想要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效能,首先應建設固定設施體系、流動設施體系、數字傳播體系相結合并能支撐基本服務能力的高校圖書館設施體系,同時應考慮設施體系的服務半徑和服務能力,逐漸從“全設置”走向“全覆蓋”;其次要加強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和管理人員的職業化。除此之外,政府應該提供科學有效的投入保障,使高校圖書館的資源規模達到具有支撐基本服務能力的臨界標準?!叭欢漳芰Φ奶嵘⒉粫匀坏剞D化為服務效益,在我國還應建立以效益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評價和激勵機制,高度重視目標人群覆蓋率、外借率、到館率和點擊率等指標?!?/p>
網絡平臺的自定義菜單能夠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在自定義菜單當中,用戶可以準確的尋找到自己所想要的信息類型,讀者可以通過幾次簡單的點擊便獲得相應的信息數據。合理的構建自定義菜單可以降低用戶的使用繁瑣性,促使用戶更加清晰的應用網絡圖書館,例如采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進行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館可以選取一些較為經典或重點推廣的內容放置在自定義菜單首頁,并將這些內容以更加趣味性、直觀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讓讀者能夠清楚的理解信息的類型與大致內容,盡快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閱讀內容。
4 結論
綜上所述,伴隨著高校圖書館所擁有的數據資源、信息資源不斷增多,用戶的行為、服務的信息等非結構化的信息也必然會不斷的增長。在大數據背景之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必然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大數據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不僅是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一項挑戰。對此,高校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主動的探索大數據背景所帶來的各種挑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信息化服務,滿足用戶各個方面的需求,從而提升圖書館自身的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群,李愛國.基于用戶數據資源化利用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現代情報,2017,37(5):111-115.
[2]李艷,余鵬,李瓏.“大數據+微服務”模式下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22(3):99-103.
[3]鄭美玉,劉田.大數據視角下高校圖書館聯盟服務創新探析——以福建省高校數字化圖書館(FULink)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2(7):63-69.
[4]胡云霞.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探索——基于在杭高校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23(6):99-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