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娟
思維是學習的第一要素,善于創新是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共同的成功秘訣。作文教學也是如此,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刻意追求立意標準、格式標準、寫法標準,學生的思想、思維受到了嚴重的束縛,想象力遭到了扼殺,個性的發展受到了壓抑。那么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就此談談筆者的幾點認識和感悟。
一、擬題新穎,培養思維發散性
創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決于擬題者的指導思想與教學觀念的更新,取決于作文擬題的開拓與創新。我在作文教學中,首先在擬題上,盡量少給學生布置命題作文,多讓學生自主命題。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給學生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我在給學生出題目的時候,首先考慮命題能不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能不能讓學生展開聯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認識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與思考。其次,命題時,從發展學生個性方面著手。由于學生成長的家庭及社會環境不同,學生個人性格、愛好等方面都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首先考慮的是學生在興趣愛好、思想認識、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別。如果學生實在不感興趣,可以選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自己命題自己寫。這樣,命題、自命題的作文形式,為每個學生展示他們的個性和成長提供了機會,從而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發展。比如,我曾經參照一份現成的一道八年級命題作文習題讓學生練習,它是這樣設置的,作文題目:《真的,我不是故意的》,作文要求學生選擇擅長的文體,結合最熟悉的生活,抒發最真摯的情感。這個作文題關注了學生矛盾復雜的心理,關注了他們情緒宣泄的心理需求,不管哪種性格,哪種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學生拿到題目后,感到都有話說,表現出對這次作文極大的興趣,說出了心里話,抒發了真感情。有時還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積極價值取向,具有現代意識的材料,留給學生廣闊思維和想象的空間,自定題目,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
二、形式新穎,培養思維即時性
所謂形式新,就是要求學生體裁自由選擇。我從每年的中考滿分作文里,精選一些優秀的作文,讓學生學習模仿。現在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體裁,不同的表達形式,從人或者物的角度去敘述,去議論。比如小小說、寓言、詩歌、日記式、會議記錄、倡議書、廣告啟事、成果報告、課本劇等等。有時寫記敘文,學生最喜歡寫成小劇本的形式;有時用小標題的文章結構;有時變換為書信式;有時運用問答式。日記和書信,都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學生可以隨心所欲抒發真情實感。比如《合作》、《飛翔》、《讀書》、《愛好》、《真情》等,學生選擇靈活多樣的形式,內容材料自由選取,或記敘,或說明,或議論,或抒情,或想象等,使得文章新穎獨特,個性紛呈。不同體裁和形式的變換,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寫作興趣。
有時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縮寫、擴寫、續寫、改寫等。至于表達方式上,學生可以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表達能力。比如我在講完《女媧造人》、《皇帝的新裝》后,讓學生選擇合適的一種寫法,比如縮寫、擴寫、續寫、改寫,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在想象創新的天空縱橫馳騁,寫出了很有新意的文章來。有的學生改成一首敘事詩,有的改成了一部課本劇,還有的縮寫成了一篇故事梗概。對于改寫成的課本劇,經過修改,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給學生時間,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寫作的興趣。形式多樣的創新方法,變化多樣的形式,讓我們也覺得很有新意。
三、內容新穎,培養思維求異性
創新作文,本身就是創造性的活動,需要新穎的材料作基礎。那么,生活就是我們作文材料取之不盡的源泉,我要求學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進行想象發揮,充分而準確地提取源于生活的素材。比如:我在講了蒲松齡寫的《狼》之后,讓學生進行內容的改寫。有的學生想象奇特,寫得和故事內容截然相反。原來的故事情節是屠戶遇狼——屠戶懼狼——屠戶御狼——屠戶殺狼。在人與狼的較量中,狼雖然奸詐,貪婪,狡猾,可最終被人所殺。改后的情節內容是屠戶遇狼——屠戶喂狼——屠戶遇難——狼知恩圖報。前者人和動物的矛盾不可調和,不是人把狼殺死,就是狼把人吃掉。而后者則體現了人與動物能夠和諧相處。前者把狼看作是奸詐、貪婪、兇殘的動物,把狼比作惡勢力;而后者則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狼,兩只狼因幾天沒有找到食物,它們緊追屠戶,只是想得到他的施舍,當屠戶把剩骨扔給狼后,狼吃了之后,非常感激。誰知前面來了一只野豬,擋住了屠戶的去路,屠戶十分害怕。兩只狼猛撲過去,將野豬趕跑,并護送屠戶回到了家中。內容的改變,情節的改編,贊頌了狼的知恩圖報,給人以新的感受。還有的學生以小見大,巧妙地通過小題材,來表現一個大主題。做到了“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說人情”。在一次作文訓練中,我出了一個以“自然”為話題的作文讓學生寫”,一個學生聯想到了曾經看過的電視節目,然后寫了一篇文章《候鳥的遭遇》,作文通過候鳥被擺到了餐桌上,想到了動物的滅絕,食物鏈的破壞,表現了要保護自然環境的大主題。一次,讓學生寫《愛好》,有寫愛好繪畫的,繪畫給了小作者無窮的創作空間;有寫愛好音樂的,音樂給了小作者神奇和美妙;有寫愛好文學的,文學給了小作者啟迪和熏陶;有寫愛好體育的,體育給了小作者強健的體魄;有寫愛好書法的,書法給了小作者藝術享受。學生內容豐富多樣,生動感人。
四、語言新穎,培養思維的柔韌性
在創新類作文中,語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關鍵。在作文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語言上力求新,要用那些鮮活新穎的語言,要用那些具有時代特色的語言。讓學生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蘊深厚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指導學生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借鑒和模仿中考滿分作文,反復修改錘煉。通過訓練,在學生的習作中,逐漸顯現出許多新穎的語言。在學習了《女媧造人》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改寫,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不僅改寫的內容豐富多彩,想像大膽新奇,而且語言幽默詼諧,生動形象,極富表現力。
五、情感新穎,培養思維求異性
要求學生抒寫真情實感,亮出自我風采。 作文是反映學生情感的一個載體。創新作文既要有豐富的想象,還要寫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作文的生命核心,也是個性化作文的基石。只有真情實感,塑造真我,才能打動讀者。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頭,同樣的生活內容,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寫作內容和情感體驗。在作文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要對我們生存的世界和生活的社會進行宏觀的思考,還要關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關注心理學科等。要用心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諸方面的瞬間感受,深入挖掘。從全新的視角構思作文。如作文習作《真情》,學生在作文中把父母親情,同學友情,老師關愛等各種真情實感寫了進來,生活的真實,情感的真摯,生動而感人至深。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站在教育發展的角度,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創新作文的寫法,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把生活材料變為課堂創新作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多讀書,勤觀察,掌握創新作文教學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進取心,讓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教學逐步走出傳統課堂教學的藩籬,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寫出新穎獨特的創新文章來。endprint